舊鐵路的游徑化改造一:總體概述和新加坡鐵路功能演進

作者: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杜超 劉斌全

一、國際廢棄鐵路轉型背景

歷史上,鐵路作為主導交通運輸方式的背景導致在一段時間內鐵路線路的大量建設。而隨著時代發展,航空、公路網絡的出現減弱了鐵路的作用,出現了嚴重的鐵路線路過剩的現象,致使大量鐵路被廢棄。與此同時,大部分國家地區隨著科技化進程加速,交通工具的多樣化運用,工業化企業向外遷移,城市中產生了大量廢棄的鐵路。隨著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鐵路廢棄地轉型為公園空間後, 能夠有效地解決城市閒置空間等問題。

我國對廢棄鐵路轉型成公園的案例有廈門鐵路文化公園綠道、杭州白塔公園、杭州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天津城市綠廊、臺灣東豐自行車綠廊等。國際的案例包括巴黎的綠蔭步道(Promenade Plantée)、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新西蘭的奧塔哥中部鐵路綠道(Otago Central Rail Trail)、德國柏林三角公園(Park am Gleisdreieck)、悉尼貨運線公園(The Goods Line)、芝加哥的布魯明戴爾公園(Bloomingdale Trail and Park) 等。其中,美國的改造工程數量較多,現有31,000英里軌道改造項目,並有8,000英里存在改造潛力。

二、新加坡廢棄鐵路發展背景

(一)土地權屬演化

關於鐵路的土地權屬,新加坡在 1965 年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後,該鐵路土地仍為馬來西亞所有。根據 1918 年簽署的法案,這些土地不僅將在999年的期限內屬於馬來西亞鐵路公司(英屬殖民地時期Federated Malay States Railways(FMSR)),且不能進行除鐵路用地之外的其他開發。

舊鐵路的遊徑化改造一:總體概述和新加坡鐵路功能演進

新加坡廢棄鐵路。

2010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領導人簽署了關於馬來西亞鐵路協議,將馬來西亞鐵路公司行政大樓(Keretapi Tanah Melayu Berhad ,KTMB)搬到兀蘭(Woodlands)鐵路口岸,與鐵路海關、檢查站、檢疫中心等共同設立,並將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鐵路旅客站廳及舊武吉知馬(Bukit Timah)鐵路站廳設為重點歷史保護遺蹟區。同時,兩國將成立馬新私人有限公司(M+S Pte Ltd),六成股份由馬來西亞國庫控股集團所有,剩餘的四成股份則屬於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公司。該公司將承擔在丹戎巴葛、克蘭芝(Kranji)和兀蘭的三塊土地及武吉知馬三塊土地的聯合開發。之後,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簽署了在丹戎巴葛、克蘭芝、兀蘭及武吉知馬等地塊的土地置換協議,用六塊新加坡市區內等值土地交換馬來西亞鐵道公司在新加坡境內所有的六塊鐵路用地。這意味著2011年7月之後,所有的鐵路土地都歸新加坡政府所有並具有開發權,丹戎巴葛火車總站正式走入歷史。

(二)鐵路管理機構

舊鐵路的遊徑化改造一:總體概述和新加坡鐵路功能演進

新加坡廢棄鐵路。

新加坡這條廢棄鐵路曾連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半島,穿越新加坡島的中心位置,止於南岸。在馬來西亞鐵路管理局放權之後,2010年,Nature Society Singapore(NSS)向新加坡政府提出建設“綠色廊道”計劃,旨在鐵路運營停止後保留當前KTM的鐵路用地,並進行綠色廊道的改造。新改造“綠色廊道”將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並提供公眾休閒娛樂之用。政府採納了改造建議之後,將管理職責賦予了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ingapore Land Authority ,SLA),同時由NSS協助進行志願者工作。

關於新加坡“綠色廊道”改造工程的詳情將會在下期繼續介紹。

1. 張小奧,周秀梅.仿效與創新——廢棄鐵路轉型成線性公園現象的探析[J].城市規劃研究,2017,(9);30-31.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il_transport_in_Singapore

3. http://www.thegreencorridor.org/category/news/

4. 查爾斯·E·利特爾著,餘青、莫雯靜、陳海沐譯.美國綠道[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3.

5. 國際城市管理協會交流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