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感官理論「四」

1、皮膚導航論

皮膚導航論觀點認為,賽鴿是通過皮膚感覺導航而飛歸的。這是美國動物醫學研究所的唐納德·麥克博士的研究成果。他的實驗是取下一小塊鴿的皮膚組織標本,從中測得它有對氣壓、溫度、溼度的感應功能,且進一步分辨出這羽鴿的遺傳基因中導航性能的差異。他發現鴿的皮膚組織細胞中含豐富的信息傳遞物質——乙酰膽鹼,它是一種能將外界感受器所獲得的信息傳遞到大腦皮層的重要化學物質。賽鴿皮膚細胞內的乙酰膽鹼感應受體非常發達,且特別靈敏,賽鴿的靈敏度要比非歸巢性鳥類要多出60%,且它們的受體和反應也是豐富多彩的,縱然是它們在遠離家舍數千千米之外,也完全可從所在地的自然環境中感受到氣溫、乾溼度、風向的差異,它們就能憑藉著這些感受到的變化差異,飛向家舍,直飛到離鴿舍50千米範圍的半徑以內,才開始運用眼睛記憶識別功能飛歸家舍。

麥克博士的這項研究成果,給予養鴿者們許多有益的啟示。每一羽獲勝的優秀鴿都有一身健康而良好且極其滋潤的皮膚,以及一身品質超群的羽毛。因而,無論平時還是賽前、賽後給鴿水浴、藥浴、砂浴和日光浴,不僅可去蝨除蚤,而且還可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強化對羽毛、皮膚的養護,提高皮膚層乙酰膽鹼感受器的感受敏感性能,且更有利於調節飛翔目標引導的靈敏度。此外,根據檢測報告,凡體內缺乏乙酰膽鹼與乙酰膽鹼合成功能受到阻礙的賽鴿,必將會飛失於他鄉。

導航感官理論「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