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懂了道家的不爭,爭得過大部分人!

這世上很多東西都非常現實,如果一個做得到啥也不爭,那麼他的結果必然是被壞人盯上!如果他在面對折辱時連爭辯的話都不敢說,那麼他人一定覺得這是個賤骨頭,不值得同情,還會有人覺得,他活該被欺負。

同樣如果老子說的不爭,真的是讓人啥也不爭,如是那種不爭,是沒道教修行的,畢竟順則凡,逆則仙。如不爭逆什麼仙啊!要理解道家學說到底在說什麼,就必須得拋棄一些陳見。

有人認為道家是老人哲學,是弱者哲學,但問題是在古代道家除了道教繼承,也有帝王拿來治國啊!文景盛世就是用黃老之學治國的,天子怎麼會是是弱者了?更何況漢景帝的經歷非常強悍,他在做太子時和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玩六博,爭起來就拿賭具把劉賢打死了,你覺得這種人會持弱者哲學嗎?

真懂了道家的不爭,爭得過大部分人!

道家學說經天緯地,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者是帝王,是王佐之才,這些人都不是弱者!道家學說的目的也不是培養弱者,而是培養強者。故道教學說中的很多內容,如果不明白身份和處境就強行使用,必然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無為和不爭。這兩者皆是管理者的哲學,管理者的方法,白丁可以用這個掌管自己的身體,領導可以用這個掌管手下。如白丁用這個在無法掌管的地方,如生活,那麼這個不爭、無為的白丁,到最後一定下場悽慘。如果一個領導在無法管理的地方也不爭,那麼就是自取其辱!

真懂了道家的不爭,爭得過大部分人!

這裡就此談談應用,相信大家都知道網絡上很多論壇偶讀有管理員。普通人不喜歡一個帖子的確可以和人爭辯,但管理員是不能爭辯的。如果管理員爭辯了,那麼絕對不能再刪帖封號了,不然在他人眼中,你和人爭了,就是有偏向性,馬上就會有n多人聲討你的公平問題。

反之你是管理員,你就是因為看人不爽給人封號了,但你沒有表露這個,別人就算是不服,也不知道找誰爭,就算要喊人一起爭,大家也不會那麼相信你不公平。

現在我們再來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對一個管理來說那個論壇是他可以掌管的地方,所以他不能爭。在自己的可以管理的地方,不要和人爭執,只要有了爭執,就必然有人和你爭!反之,如果你沒有爭執,那麼也不會有人和你爭。

真懂了道家的不爭,爭得過大部分人!

(古代無為後面常有而治,本來說的很清楚了,但今天斷章取義只說無為,有人誤解也不奇怪。)

對所有人來說你的身體是你可以掌管的地方,故大家在修身養性,鍛鍊自己的時候都可以用無為不爭之法,這裡再一個談談應用。

修道、數學、堅持好習慣等事在很多人眼中都非常難,但這些事並不難,難的是你在和自己爭!當一個人覺得一件事難的時候,他做這件事就痛苦。但人心主喜,不喜歡的事情心是不會堅持的,會讓人放棄,為了繼續做下去這等人會就會和自己爭,最後往往是爭不過。

所以說大家看到一個失敗者,不要以為他沒毅力,也許他的毅力比很多成功者都好!他缺乏的只是正確的想法,如果這種人在決定做一件事時用無為之法沉澱自己,那麼他必定可以堅持這件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無為之法就是放棄,放棄自己的成見,從更高更心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放棄自己的痛苦,轉念除歡喜之心。此雖是不做,但卻比做更好!這就像在人生路上很多人不懂捨得放棄,到最後失去更多一樣,很多時候人並不是不能逆向思維,只是被成見、情感束縛。

但是這個放棄的過程需要心靜,其法依舊不爭無為,任情感陳見來去,人不爭心自不動,此亦是無為。

當然無為不爭的應用不止這些,不過更多的用法就需要大家自己琢磨了。

想了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