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老子所講的“無為”和“不爭”的思想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

眾所周知國學熱已經持續了多年,但是真正受益於國學經典的人卻並不多。為什麼?其中的原因可能不止一個,但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卻一定是多數學習者沒有能夠真正領悟國學經典的核心思想,更沒有能夠將這些核心思想靈活和正確地運用於現實生活與工作之中。

老子的《道德經》被很多學習國學經典者所熟悉,老子的“無為”和“不爭”的思想更是被人們常常提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很難看到這些思想被落實的情況。多事實上,數人都窮其一生與天鬥、與地鬥和與人鬥,人們很難在內心接受老子的“無為”和“不爭”的思想。其實,很多人真實的想法可能是:如果按照老子的思想去做人和做事,自己就會吃大虧。有誰願意主動地去吃虧?俗語中也有“吃虧是福”的說法,但又有誰真的願意吃虧?人們多半是在自己無奈地吃虧後,才會用這些話來安慰自己。

老子講的“無為”和“不爭”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子說的對嗎?如果老子說的有道理,為什麼人們卻不主動和直覺地去落實呢?

總而言之,學習經典並非易事,特別對於學習老子《道德經》這樣的哲學經典,不能以學習一般性知識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而要從提升人生境界的角度和轉變內心為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