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考生能100%通過自主招生初審?初審的審核模式是怎樣的?

哪些考生能100%通過自主招生初審?初審的審核模式是怎樣的?

2018年自主招生已正式落下帷幕,相信有很多考生都通過自招低分去到了自己嚮往的名校。而隨著自招熱的逐年走高,2018年自招也呈現出一個明顯的特點:初審更加嚴格。

以清北為首的各大名校紛紛在初審大量刷人,而相對的複試錄取率高得多,因此能否通過初審,將是我們2019年自招之路的一道大坎。

那麼各校自招初審是依據什麼刷人的呢?哪些考生最容易通過高校的自招初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各校自招初審的評判模式。

自招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自招初審我們主要需要準備的有九大材料

1、自主招生申請表

2、高中三年的成績單

3、綜合素質評價表

4、理科競賽/文科競賽/科技競賽等競賽獎項

5、專利/論文及其他相關證明

6、自主招生自薦信

7、自主招生推薦信

8、自主招生實踐、輔助材料

9、其他有效材料

其中,第2、4、5是最有分量,也是各校最為看重的。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哪些考生百分之百通過初審?

1、在高三上學期和高二暑假參加過各大學的暑期學堂、夏令營、金秋營、冬令營

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高校許諾給予自主招生初審資格的。

這其中以清華北大的各種競賽營、綜合營、專業營最多:競賽營一般都提供直接降分優惠,綜合營、專業營大部分提供清北初審資格。

2、在五項學科競賽獲得國決金銀銅牌,並且在決賽現場同各高校進行面試,簽訂了相關降分協議的考生。

每年各科奧賽的國決現場不僅是競賽生的對決,也是各大名校搶人的對決。

一般金牌選手會被清華北大爭著簽約,一般是直降一本線約;銀牌選手面試表現好的話,也有籤清北的機會;銅牌選手則一般簽約復旦、中科大等次一級的名校。

3、少數高校對在一些指定活動中,承諾過給予自主招生初審名額的。

比如在英才計劃中有突出表現得、比如在外語類保送生考試中未被錄取卻表現優異得考生。

哪些考生比較容易能通過初審?

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了省一獎項的學生更加容易通過初審;獲得過兩科省二的也相對更容易通過初審。其餘單科省二、省三的要看高校的生源情況。

在科創類大賽中獲得過高級別獎項。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這三大科創競賽獲得國一國二獎項相對更容易得到認可。

在含金量較高得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四大文科競賽中獲得全國大獎也是相對比較好通過初審的。

擁有原始第一產權人發明專利的考生。不少家長搞不明白專利是啥意思,實際上專利包括髮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三類。

被普遍認可的只有發明專利。

在省級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兩篇真實的高水平論文的考生也比較容易通過初審。

如果你在當地省份排名前五的頂級高中且在校綜合學業成績特別優異、單科成績特別突出也會有一小部分高校的初審比較容易通過。

高校是怎麼審核考生申請材料的?

如果考生滿足某高校的報考條件之一,那麼一定會通過該校的初審嗎?那要從高校初審的審核模式說起。

如果考生滿足高校要求的報考條件,那麼通過初審的概率肯定會相應增加,但是,高校會根據所有考生的學科特長等級、競賽獎項高低等,分類別分專業篩選,優中選優。

很容易理解,省一等獎的考生通過初審的概率肯定要比省二等獎的大,但如果省二等獎的學生還有其他比較突出的、高校看重的特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初審通過率的。

不同大學間的審核模式並不相同。

南京大學採取由學校統一負責的審核模式:組織專家對所有報名考生進行統一評審,根據考生所展現出的學科特長和發展潛質,對報名材料進行綜合審核,確定測試資格名單。

武漢大學則採取分包到各個學院進行審核的模式:學校各學院分別成立以專家教授為主的資格審核專家組並制定審核方案,擇優確定資格合格學生名單。

此外,對於沒有任何獎項,只憑單科或者綜合成績分數及排名來報考的學生,大部分高校也會根據比例來分配一定的初審名額

因此,綜合對比近年來自主招生相關數據也表明,有很多”三無”考生憑藉綜合成績優秀也能拿到名校自主招生資格。

通過自招初審還有哪些竅門?

1

研究高校往年在本省錄取人數

大部分高校自主招生雖是針對全國招生,錄取不分省市,但自主招生最終入選名額或多或少會兼顧各省招生計劃。

研究各高校往年在本省招生計劃,以確定大概的競爭情況,招生人數多的,自招也會更容易一些。

2

挑一所限報數量少的高校

機會與挑戰並存,限報數量越少的高校,在一定的程度上,報考人數較少,如果考生對自身成績、獎項要求等有較大的信息,可嘗試報名。

3

做足報考專業的功課

是否能拿到自主招生入場資格,不僅和考生本身條件有關,專業選擇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每個學校參加自招的專業都有不同,有的大熱專業報考的人非常多,有的則很少,避開大熱專業,往往能免於慘烈的競爭,甚至拿到高出自身條件的名校初審資格。

小結

準備自主招生註定是一場持久戰,不管是前期的各種大賽準備,中期的擇校、報名,還是後期的高考、自主招生考試,志願填報,每一環節都是費時費力,且至關重要的。

但不能忽略是,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考成績之上。考生平時成績影響自主招生初審,高考成績直接影響是否能被理想大學錄取。

在準備自主招生時,不能因為準備各項競賽而完全忽視高考複習備考,這個“度”一定要拿捏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