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劉邦本建都洛陽,但後人都知道西漢都城是長安,爲什麼會遷都

82.劉邦本建都洛陽,但後人都知道西漢都城是長安,為什麼會遷都

公元前202年,帝西都洛陽。奇了怪了,後人只知道西漢都城在長安,是什麼原因讓西漢決定將都城遷往長安的呢?

82.劉邦本建都洛陽,但後人都知道西漢都城是長安,為什麼會遷都

劉邦建都洛陽不到一年的時間,有人大代表就建議遷都,這個人叫婁敬。當初的婁敬還只是個小縣官,算不得人大代表,但是他認為建都洛陽甚為不妥,於是通過一位將軍得以面見劉邦。見面的第一句話就來勢洶洶: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

這毫無疑問嘛,誰當天子都想傳萬世的對吧。

82.劉邦本建都洛陽,但後人都知道西漢都城是長安,為什麼會遷都

婁敬當即指出,建都洛陽實屬不妥,應該儘早遷都。(附上原文):

陛下取天下與周異。周之先,自後稷封邰,積德累善,十有餘世,至於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諸侯自歸之,遂滅殷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營洛邑,以為此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故周之盛時,天下和洽,諸侯、四夷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唯其德薄也,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成皋之間,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夷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婁敬的這一建議,引起一片譁然,劉邦隨即召開省部級以上幹部大會嚴肅討論遷都一事,很明顯,這將分為兩派。

一派是堅持定都洛陽的。

這一派,大多是洛陽城周邊的,就好像北京人誰也不會同意建都去別的城市一樣。他們也能說出他們的理由,因為建都洛陽,周王朝統治長達幾百年,而建都長安的秦王朝僅僅兩代就滅國了。並且洛陽有崤山、黃河等為屏障,也是夠堅固的。

一派,以張良為代表,建議遷都長安。

張良的看法是: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關中左、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婁敬說是也。

82.劉邦本建都洛陽,但後人都知道西漢都城是長安,為什麼會遷都

這場討論會,如果投票的話,遷都長安肯定通不過,但是劉邦是誰,他能聽大多數人的嗎?

82.劉邦本建都洛陽,但後人都知道西漢都城是長安,為什麼會遷都

即日車駕西,都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