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夏(太康縣)名人知多少

  • 看到《宋書·謝弘微傳》中說:“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於是隨手查了一下“陽夏”,找到了出自《淮南子》的一句話:“和春陽夏,殺秋約冬。”一眼看到就特別喜歡這句話,它分別用一個字總結了春夏秋冬各自的特色,非常精妙;試著想了一下,酷夏、寒冬之類現代白話裡常用的詞彙,遠不如這裡的用詞準確,言近而旨遠。但是很明顯,《淮南子》裡提到的“陽夏(xià)”並不是《宋書》中的“陽夏(jiǎ)”——後者是個地名,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太康縣。據查,秦王贏政二十三年始置陽夏縣,隋文帝開皇七年改陽夏縣為太康縣,沿襲至今。
  • 一家天子·太康
  • 物過盛而當殺。(《秋聲賦》)
  • 陽夏之所以又叫太康,是因為夏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太康因失國而逃亡至此,並最終病逝而被埋葬在今天太康縣的“太康陵”。《史記·夏本紀》記載:“夏后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集解孔安國:‘盤於遊田,不恤民事,為羿所逐,不得反國。’)”
  • 大禹治水,造福天下蒼生,於是得以接受舜的禪讓而成為天子。其子夏啟即位後擊敗各方勢力,鞏固了政權,首次確立了王朝世襲制度。在夏啟之後即位的就是太康,啟的長子。太康遷都於斟鄩,位置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這裡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都城遺址,被稱作“夏墟”。太康不是一位好的君主,生活驕奢,朝政廢弛。剛剛即位,他就攜帶家眷、親信外出狩獵,數月不歸。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后羿,得知夏都守備空虛,乘機起兵佔據了斟鄩。太康歸國,被拒於城門之外,只好到處流亡,最終流落到陽夏,死於斯,葬於斯,也因此留下了“太康”這一地名。太康死於即位後的第四年,實際在位不足一年。
  • 太康的五個弟弟和母親被趕到洛河邊,追述大禹的告誡而作《五子之歌》,表達了對亡國的哀悼,對太康的不滿,對失德的反思。《五子之歌》對後世影響很大,歌中的“民惟邦本”,意為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是民本思想的最早反映。聞一多曾借用其名作《七子之歌》,將列強割走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和大連)比做祖國母親的七個兒子,在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的時代表達了對國家強大、統一的熱烈期盼。《七子之歌·澳門》被選作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主題曲,傳唱一時。
  • 太康失國,皆因他不顧百姓,貪圖享樂。可悲的是,藉機篡位的后羿,居然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轍,他自持善射,以為天下無人不服,便終日沉湎於酒色,不問政事,把國家交給親信寒浞管理。寒浞暗地裡收買人心,伺機殺掉后羿,自己當上了國君。這位寒浞,亦在晚年驕奢淫逸,死於少康的復國之戰中——少康是太康的侄孫,他發憤圖強,奪回天下,恢復了華夏中原,史稱“少康中興”,那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不過有趣的是,據說少康駕崩之後也埋葬在陽夏,那麼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這前後近百年的波瀾壯闊的故事,是始於陽夏,也終於陽夏。
  • 一位英雄·吳廣
  • 約,纏束也。(《說文》)閉塞而成冬。(《月令》)
  •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起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起義領袖之一吳廣,就是陽夏人。
  •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失期便要殺頭,“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一番謀劃之後,陳勝、吳廣決定發動戍卒起義。他們先在隊伍中製造種種“神蹟”,比如用硃砂在一塊白綢子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提前塞進戍卒要買回來的魚肚子裡,大家發現了帛書之後覺得很奇怪;比如吳廣趁夜在駐地附近的古廟裡點燃篝火,模仿狐狸的聲音叫喊:“大楚興,陳勝王!”大家聽到聲音後覺得很驚恐……於是戍卒們開始偷偷地對陳勝議論紛紛,指指點點,認為他是天命所歸。
  • 輿論既成,還需要製造機會。吳廣一向關心別人,戍卒中很多人願意為他效勞出力,他們準備藉助這一點來成就大事。於是在押送隊伍的縣尉喝醉酒時,吳廣故意多次揚言要逃跑,激怒了縣尉。縣尉當眾鞭打吳廣,又拔出佩劍要殺掉吳廣,吳廣奮起奪劍,反殺縣尉;此時陳勝與一些戍卒一擁而上,眾人合力殺死了另外一個縣尉。他們隨即召集屬下說道:“各位在這裡遇上大雨,誤了期限,是要殺頭的。即使不被殺頭,你們當中十之六七也會死在戍邊的地方。大丈夫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名揚後世。”然後,他們吼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屬下群情振奮,都異口同聲地說:“聽憑調遣!”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假借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舉起反秦大旗,號召群眾加入自己的軍隊。他們一路攻殺,所向披靡,最終攻下了楚國故都——陳縣,在這裡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楚。
  • 張楚政權的建立是大澤鄉起義的高潮,也是轉向衰落的重要節點。一方面,建立張楚政權代表著大澤鄉起義的成功,帶動了各地風起雲湧的起義,百姓、貴族紛紛起兵反秦;另一方面,建立張楚政權就等於主動拋棄了像公子扶蘇這樣的全國性領袖(比如後來的項羽還要擁立楚懷王熊心為義帝而不是自立),導致反秦勢力割據一方,各自為戰。起義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此時,秦朝大將章邯已把在驪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隸編練成軍,開始向起義軍反撲。原六國貴族擁兵自重,不願出兵幫助張楚軍隊。結果,被陳勝派去進攻關中的周文,孤軍深入,戰敗身亡;率軍西擊滎陽的吳廣因與部下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殺死,而一意孤行的田臧最終導致了自己的部隊全軍覆沒。起義後的第六個月,陳勝不敵章邯的進攻,敗走陳縣,被自己的車伕所殺。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的。陳勝吳廣,皆因禍起蕭牆而亡,令人唏噓嘆惋。
  • “辛苦傭耕久,飢寒謫戍餘。竟令秦失鹿,首為漢驅魚。”(南宋•劉克莊)陳勝吳廣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為之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他們留下的革命精神,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出了無數人心中的真實願望:人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貴賤;命運不是天生的,不平等的命運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
  • 一門世族·謝家
陽夏(太康縣)名人知多少

  •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范仲淹《岳陽樓記》)
  • 謝鯤(281-324),字幼輿,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兩晉名士,官至豫章太守。
  • 謝裒(282-346),字幼儒,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元帝時任吏部尚書。
  • 謝家成為士族,就是從謝鯤、謝裒兄弟二人開始的。他們的祖父謝纘(魏典農中郎將,職同太守)、父親謝衡(西晉國子祭酒、太子少傅)雖然也都身居高位,但皆聲名不顯,史書無傳。謝氏原是儒學世家,謝鯤卻改宗玄學,漸入元康時尚,取得了進入名士行列的必要條件,使得家族地位得到提高,是謝家社會地位變化的重要轉折點;謝裒自幼文筆出眾,在琅邪王司馬睿的王府擔任掾吏,追隨司馬睿南渡並參與創立東晉政權,謝家由此成為皇室的嫡系親信。
  • 謝鯤之子謝尚,才智超群,為人風流,進號鎮西將軍,都督豫、冀、幽、並四州軍事,成為屏藩東晉朝廷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謝尚無子。謝裒之子謝奕,與桓溫是布衣朋友,後桓溫升安西將軍、荊州刺史,任用謝奕做司馬。謝奕與桓溫的交好非常重要,因為作為一度控制政權的士族桓家,事實上決定了謝家的榮辱興衰。因為桓溫的力挺,謝奕得以擔任豫州刺史。後來謝安也曾當過桓溫的司馬,謝奕之子謝玄曾為桓溫掾及桓溫弟弟桓豁的司馬,桓溫軍府幾乎成了謝家的跳板。謝奕在豫州刺史任內逝世,朝廷本擬讓其三弟謝安襲位(因謝奕二弟謝據早逝),被隱居東山的謝安推讓給四弟謝萬。可惜謝萬無將帥之才,北伐前燕大敗而回,使得豫州大部淪陷,最終被廢為庶人。此事使謝家權勢受到了很大威脅,年逾四十的謝安自此才被迫東山再起,出世為官,開啟了陳郡謝氏崛起為東晉頂級豪門之旅。
  • 謝安少以清談知名,屢辭徵召,隱居會稽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遊山玩水。他的妻子劉氏看見謝家各門都是富裕顯赫,只有謝安隱居山林,便對謝安說:“大丈夫難道不應該讓家門富貴嗎?”謝安摸了摸鼻子說:“唉,富貴啊,恐怕早晚都是避不開的呀。”後來果然不得不出山為官,擔任大將軍桓溫的司馬。謝安拜見桓溫時,有人送給桓溫幾味從山中採來的草藥,桓溫拈起名叫“遠志”的草藥問謝安:“這種藥為什麼又被稱為‘小草’呢?”謝安未及回答,旁邊坐著的名士郝隆應聲答道:“在山叫遠志,出山叫小草。”謝安聽出這話是在譏諷自己,不由面露愧色。似乎朝野之間都在等著看謝安的笑話,他們想不到此時羽翼未豐的謝安會在日後變成神一樣的人物。謝安歷任徵西大將軍司馬、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職;簡文帝駕崩後,謝安與王坦之挫敗桓溫篡位的圖謀;桓溫死後,謝安與王彪之等共同輔政。
  • 東晉時期的最大邊患來自北方的前秦,朝廷下詔訪求可以鎮御北方的良將,謝安舉薦了自己的侄子謝玄。時人評價說:“謝安是賢明之人,內舉不避親;謝玄是棟樑之才,必不負所望。”太元三年(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堅派兵三路合圍襄陽,總計投入兵力17萬。謝安在建康佈防,又令謝玄率5萬精心訓練的“北府兵”,自廣陵起兵解圍。謝玄四戰四勝,全殲敵軍。太元八年(383年),苻融率25萬先鋒軍,苻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共112萬前秦大軍伐晉;謝玄率領8萬北府兵迎擊,在淝水大敗前秦,陣斬符融。接到謝玄戰報的時候,謝安正在下圍棋,他拿著戰報安安靜靜地從頭看到尾,默然無言,然後緩緩放下,轉過頭來繼續看棋盤;旁人忍不住了,追問前方戰事如何,謝安淡淡地說:“小兒輩大破賊。”謝安神色如常,好像所面對的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小仗。可是這場勝利,讓偏安東南一隅近七十年的東晉終於收回了黃河以南的故土;這場勝利,讓前秦因此衰敗滅亡,讓北方再次分裂,讓東晉在之後數十年間再無外族侵略之虞。這都是謝家的功勞。淝水戰後,謝安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江左風流宰相”謝安病逝。太元十三年(388年),“謝家之寶樹”謝玄去世。
  • 謝安、謝玄之後,謝家再無如此文韜武略之人物,但出了不少藝術高才,比如被稱為“三謝”的謝靈運、謝惠連、謝朓,尤為李白所推崇,《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有“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的句子,毫不掩飾對謝惠連、謝靈運(襲封康樂公,又稱謝康樂)的欣賞。至於對謝朓(字玄暉,因任宣城太守而稱“謝宣城”,因與謝靈運齊名而稱“小謝”)的喜愛,更可見於“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三山懷謝朓,水澹望長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等一系列詩句。以至於清人王士禎說:“青蓮才筆九州橫,……一生低首謝宣城。”
  • 一名商賈·許家印
  • 陽,營天功,明萬物。(《玉篇》)
  • 1958年,許家印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聚臺崗村。
  • 1959年,母親得了敗血症,匆匆撒手而去,許家印從此成了“半個孤兒”。
  •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但因為準備時間倉促,許家印沒有考上。
  • 1978年,許家印終於如願考入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在當時的周口市,他的成績位列前三。
  • 1982年,從武漢科技大學畢業的許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廠。
  • 1992年,許家印下海,揣著簡歷,在深圳的招聘市場奔波,最後進入了一家名叫中達的貿易公司。
  • 1997年,許家印與中達老闆做了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深談,其後決定創立恆大集團。
  • 2009年,恆大集團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現已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銷售面積最多的龍頭領軍房地產企業。
  • 2010年,許家印以一億元收購因涉嫌假球被罰入中甲的廣州隊,更其名為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
  • 2011年,許家印捐款3.9億元,位居2012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榜首,成為中國首善。
  • 2012年,許家印連續第五年榮獲國家民政部頒發的中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是該獎項創立以來獲獎次數最多的個人。
  • 2013年,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奪得亞冠聯賽冠軍,許家印一時風光無兩,被譽為“中國地產足球第一人”。
  • 2017年,福布斯最新數據及胡潤研究院發佈的《胡潤百富榜2017》顯示,許家印力壓馬化騰、馬雲,成為中國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