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一辈子去8次安徽颍州?因为那个女孩

(画外音)各位粉丝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12期“古人访谈录”,大家知道,上一期推送已是3个月前,主角是上得战场、下得书房的大众偶像辛弃疾先生。两期之间隔了这么久,是因为“古人访谈录”获得了很多粉丝的认可,但怎么做得更好,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时间的沉淀。

另外,新书《历史的荷尔蒙——古人的抉择与情感》将于后天(2月6日)晚8点在当当、京东、淘宝等平台全面预售,欢迎大家届时去抢签名本。

欧阳修为什么一辈子去8次安徽颍州?因为那个女孩

《欧阳修》剧照

历史的囚徒:好久不见!下面,我们有请今天“古人访谈录”的主角,他一生刚正不阿、自然随性;他是大文豪苏轼的老师;他爱喝酒,号称“醉翁”。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他就是著名的欧阳修先生。

历史的囚徒:欢迎修哥,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Hi,大家好,我是来自北宋的欧阳修,很高兴能通过网络跟大家见面,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初次触网,请多关照。

历史的囚徒:修哥,您知道吗?我见您第一面,就为您感到委屈,根据北宋某些文人日记的记录,您身材矮小,嘴大,兔牙,脸黑而耳朵白,可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样,我想您虽然比不上嵇康和辛弃疾,但跟很多人相比,帅得还是比较明显的。那些文人的日记,简直是一种赤祼祼的人身攻击,对历史也太不负责任了。

欧阳修:根据朝廷的工作安排,我修过新唐史,自已也写过五代史,对历史有深刻的体验。你也是写历史的,不知道是否也有类似的感觉——历史有时候确实很悲凉,真正的东西往往被尘封,甚至完全被改写。要说委屈,历史上有太多的人,他们比我委屈多了,对我相貌的丑化简直不值一提,百年过后,大家都是白骨一堆,能留下来的,可能只有文字、图画、视频等等吧,也许还有精神。

历史的囚徒:对您的豁达心胸和奋斗精神,我很是钦佩,您幼年丧父,没有什么家庭收入,不得不跟其它贫困户一样吃低保,但越是困难,您越是坚持。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还是一个5岁孩子的时候,您就用麦桔杆在沙地上练字,后来“见笔则书”,最后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欧阳修:人要是没有一种精神,没有奋斗,就会随波逐流,一事无成。我确实很爱书法,尤爱颜真卿,买不起毛笔,还不能在地上比划吗?当时每天都要坚持4个小时,到我20多岁参加全国科举统一考试,一直都没有间断,后来能考第一,估计跟我的书法有一定关系。跟写文章和做人一样,我想说,万物相通,关键要用心。

历史的囚徒:有了坚持和用心,所以您才能您成功。您是历史上知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苏轼、王安石等很多名人的老师,还是一名资深驴友,狂热的白酒爱好者,所有的这些title里,您最喜欢的身份是哪一个?

欧阳修:这还用问吗?所谓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都是后人给我的封号,是一种虚名,而爱旅游、爱喝酒,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最看重、最喜欢的,还是老师这个身份,他可以再造一个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身上,一个老师的精神生命得到延续,除血缘至亲外,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超脱、最难变质的人际关系。

历史的囚徒:钱惟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欧阳修:是的,他是一个有魅力的王子,也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领导,他对我和梅尧臣等人的生命情惆和思想感情有巨大的影响,表面上看,他纵容我们旷工游玩,对我们一点也不严格,实际上他深知,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严”是必须的,但有时候“宽”更重要。

历史的囚徒:有人说,您偏爱颍州,一生8次去那个地方,是因为您年轻的时候在那里喜欢过一个女孩?

欧阳修:这也没什么难为情的,以前晏殊老师在那里做官的时候,我曾经前去探望,吃饭撸串的时候有一群人来跳舞助兴,然后那个唱歌的女孩更绝,她叫棠儿,居然会背我所有的诗词,我十分感动,主动拿到了她的联系方式,可是后来再去的时候,就再也没找到她,那种失恋和失重的感觉,我只能用一生去回味,去追逐。

历史的囚徒:大家都知道您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我们很好奇,您当时才38岁,就自称“醉翁”,您是在麻醉自己呢,还是在逃避什么?

欧阳修:所谓“日日花前常病久,不辞镜里朱颜瘦”。一个人不能预知接下来的人生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遭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生充满变化,离不开折腾。史书上说我被贬到滁州,是因为我与张氏有染,他是我的外甥女,没有血缘关系的那种,因为他是我妹夫的前妻所生。可以想见这样的桃色事件传播起来是非常快的,该案在开封府公开审理,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当时很多报纸都报道了,标题很耸人听闻,什么《欧阳修毫无底线情挑小萝莉》《这个人道貌岸然,却连外甥女都不放过》之类的,看了就窝火。

历史的囚徒:既然您主动提起这事,我想说这也怨不得别人,您大多数作品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但您平常不是也写过一些艳词俗文吗?比如“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还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很广泛的,但里面也有一些糟粕束缚着人们的自由。我认为,喜怒哀乐,应该皆付于文,在题材上的探索也很正常。再说,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爱过这个世界上美丽的事物,哪怕它是表面的,甚至是庸俗的。

欧阳修:跟张氏有染的案子最后“查无实据”,但我的名声已经败坏,经常跟我过不去的钱勰也借此攻击,最后我就被朝廷贬到了滁州,在那个小城市,我一共呆了4年,一直到1049年回朝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欧阳修为什么一辈子去8次安徽颍州?因为那个女孩

欧阳修书法

历史的囚徒:我估计您对人生命运的变幻,对官场的艰险有较深的体验,所以您在滁州很郁闷,经常喝醉?

欧阳修:我只是在思考很多问题,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虽然我被贬了,但没有影响工作,我为滁州的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跟他们建立了鱼水之情,民调支持一直稳定在78%以上,最后我调回京城的时候,很多同事和百姓去送行,我哭得稀里哗拉,家里的纸巾都不够用。

历史的囚徒:是的,我看过您的很多资料,您这个人从容宽厚、自然真率,为政、为人、为文,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您还坦诚地说,“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带头铸就宋朝文学的辉煌,是历史选择了您?

欧阳修:如果说在宋朝那个阶段,我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了一些事情,那是因为我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努力录取优秀考生、扫除文章沉疴。而且,只能说文坛大势如此,无人能够阻挡,即使没有我欧阳修,也会有司徒修、上官修什么的站出来。

历史的囚徒:但是您个人的努力还是很关键的,要做文坛革新的领袖,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就像苏轼评点的,您“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看起来,您是一个全才啊!

欧阳修:惭愧惭愧,苏轼对老夫的评价,有事实的一面,也有拨高之嫌,倒是他这个人,对政治、对文学、对人生、对朋友,已经接近历史上的完美。虽然他从8岁的时候就称老夫为“我师”,后来我也真成了他的老师,但不管是人生境界上,还是文学成就上,东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老夫的老师无疑。

历史的囚徒:来自高层的支持确实很重要,能说说仁宗和神宗的不同吗?

欧阳修:回首我这一辈子,很是辛苦,因为有追求就会苦逼,但我一辈子做到了快意恩仇,很多时候还能见义勇为。很长时间里,仁宗是我的最高领导,他曾说过,“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令我心里很温暖,这是一道无形的保护伞,我头2次被贬,都在他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公元1067年神宗继位后,我仍然尽心为民,尽力为国,但那些年的反复的党争,令老夫疲惫至极,第3次被贬后,我决定彻底退休。

历史的囚徒:晚年您自称“六一居士”,真实的寓意是?

欧阳修:一个人生命的最后几年,总是回归简单,退休前后几年,我饱受眼疾、足疾和血压困扰,生活里只剩下“书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回望人生,我心情平静,无怨无悔。

历史的囚徒:是的,您曾跟好朋友谢绛说,自己平生所作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可以这么理解吗,您的创作灵感来源有些特殊?

欧阳修:我想所有在人生中,在文章上有所追求的人,都有他们的灵感来源,都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比如李白的灵感就来自于白酒,没有酒,他的文字就完全没有灵气,杜甫也随身带着小笔记本,经常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捕捉不定时闪现的灵感……

历史的囚徒:好的。刚才导播跟我说,这期访谈的时间差不多了,最后按惯例,您可以送出一句人生箴言。

欧阳修:我想说,想左右天下的人,必须先学会左右自己。

历史的囚徒:再次感谢修哥光临“古人访谈录”的现场,有机会再见。

欧阳修:一定再见。我也为你的公号和新书打个CALL吧:要跟古人混得熟,就看历史的囚徒!

PS:

书友会粉丝1群将满,将启用2群。

欢迎大家加出版社美女编辑微信lich23,她会拉你入群.或关注微信公号历史的囚徒,看更多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