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一款號稱“國產自主”的智能創新瀏覽器,竟然只是把谷歌瀏覽器換了一個殼而已。8月15日,紅芯國產瀏覽器剛剛宣佈完成2.5億元C輪融資後,就被IT屆高人猛烈大臉……指責其不過是將谷歌瀏覽器換了一個殼。

面對網上的質疑,紅芯瀏覽器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陳本峰在回答《財經》記者採訪時承認,紅芯瀏覽器確實是基於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而開發,但他強調,紅芯在內核層面有自主創新,以適用於中國企業用戶的辦公上網需求。

8月15日,紅芯宣佈完成2.5億元C輪戰略融資。投資方包括大型上市公司、政府客戶,以及晨興資本、達晨創投和IDG資本等。

紅芯稱,該公司打破美國壟斷,推出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不過很快被網友們打臉了!

1

這是一款怎樣的國產瀏覽器?

來看看這家公司的官網,是不是有一種氣吞萬里河山的氣勢?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紅芯在發給媒體的通稿中稱,目前世界主流的四大瀏覽器和內核分別為: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和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而紅芯宣稱要打造世界上第五個瀏覽器內核Redcore。

在官網上,紅芯寫著:紅芯內核 — 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IT圈的人都知道,完全自主研發一款瀏覽器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並不小於開發一款操作系統。

一般來說,主流的瀏覽器都有自己的內核。

小一點的瀏覽器,往往用的都是別人家的內核,比如一大票國產瀏覽器(360、百度、搜狗等)用的都是谷歌 Chrome 瀏覽器的 Blink 內核。

紅芯在新聞通稿上寫著:目前,紅芯業務收入已經連續兩年實現同比近3倍的增長,業務已經覆蓋高端製造、能源、交通基建、金融、政府軍工等多行業,紅芯瀏覽器已成為國務院、國資委、中車集團、中遠海運、國家電網、比亞迪、海信、中糧可口可樂、深圳能源、金融街等政企機構的工作平臺。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紅芯創始人兼CEO陳本峰對媒體表示:“Core是內核的意思,Redcore就是中國的內核,這裡跟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叫Redcore。我們現在講我們有國產芯片,我們有國產操作系統,我們有國產數據庫,但是瀏覽器內核層面,我們還沒有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因此紅芯在做的事情,我們覺得非常有使命感,就是我們要在這個領域上突破,打破美國壟斷,打造中國首個自主創新的瀏覽器內核。”

2

號稱國產,卻被網友扒出是谷歌瀏覽器

有人將紅芯瀏覽器的Windows版本下載安裝後發現,紅芯瀏覽器的眾多設置與谷歌Chrome雷同,安裝文件的目錄結構也很相似,安裝程序Redcore.exe的屬性甚至顯示為Chrome。而在將安裝文件不斷解壓之後,甚至還有Chrome的logo。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微博賬號“瀧涯“發表文章解剖了紅芯瀏覽器的技術細節——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紅芯官網截圖

文章稱:紅芯瀏覽器文件結構和谷歌瀏覽器Chrome基本上一模一樣,甚至“屬性”裡的Chrome都沒有改掉?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安裝目錄(左邊為“紅芯”,右邊為“Chrome”)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主程序目錄(左邊為“紅芯”,右邊為“Chrome”)

文章調侃:一個號稱“自主創新”的瀏覽器,安裝目錄裡也有別人的LOGO。這可能是在“致敬”Chrome吧?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別人家的LOGO

文章還發現紅芯瀏覽器的一些界面設計和谷歌瀏覽器幾乎一樣: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歷史記錄(上圖為“紅芯”,下圖為“Chrome”)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實驗功能(左圖為“紅芯”,右圖為“Chrome”)

文章稱,紅芯整體就是一個“換膚版”的Chrome。內核版本是49。Chromium的源代碼是使用Apache License 2.0分發的。如果你要使用Chromium的源代碼,便必須遵守Apache License 2.0。在Apache License 2.0中,有這樣的規定: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Apache License 2.0

大意便是:你必須包含一份此聲明。如果各位使用的是Android手機的話,在大部分ROM,包括各類國產定製ROM中,在“關於手機”中可以找到類似“法律聲明”、“開源許可”之類的菜單,點進去就可以看到很多授權協議,大部分都是Apache License 2.0。不過,這個“國產瀏覽器”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換句話說,它沒有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權。

另外公眾號“小聲比比”還發現了其他是一些“抄襲”——

隨便輸一個地址,無法訪問的提示,和Chrome一樣一樣的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然後再看看URL,連名字都不改就端上來了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3

網友炸鍋:現在騙錢這麼容易了?

該事件經過多個微博、公眾號作者的肢解式分析後,紅芯瀏覽器的創新名頭已經體無完膚,網友的討論更是炸鍋了。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或許因為遭不住網友的指責,紅芯瀏覽器的官網已撤下了瀏覽器的下載鏈接。

4

為什麼IDG、晨興、達晨創投會投紅芯瀏覽器?

自2017年下半年起,“資本寒冬”在小範圍內被提及,2018年過半時,“資本寒冬”終於通過不同維度的表現,開始變成行業共識。凜冬將至,險象叢生,而紅芯憑藉獨一無二的瀏覽器核心技術再次突出重圍,獲得資本的青睞。

如果說之前核心技術並未引起足夠重視,那麼中美貿易的爆發則再次暴露出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長期受制於人的現實。“缺芯少魂”使得國內很多產業不得不受制於別國。

硬件如此,軟件亦然。瀏覽器內作為通向雲應用的入口,是軟件的“核心”, 但中國卻並無自主可控的瀏覽器內核技術,放眼世界上四大主流瀏覽器內核(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蘋果Safari內核Webkit、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皆為國外所有。

想必IDG、晨興、達晨創投也是看中了這條賽道,從而對紅芯繼續押注。

根據紅芯的PR資料顯示,相較於普通瀏覽器內核,紅芯內核是在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的基礎上,結合紅芯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的一款國產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安全瀏覽器內核,並新增六大模塊與功能,從用戶統一身份、用戶行為安全、打造統一工作入口,以及企業數據的加密存儲和傳輸等層面,為企業端安全加碼。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而作為中國第一個兼容“飛騰”國產芯片和“銀河麒麟”國產操作系統的瀏覽器,目前,紅芯瀏覽器已獲得麒麟公司的兼容認證。未來,紅芯將堅定不移地為客戶提供國產、自主可控的產品,保障企業客戶的信息安全。紅芯創始人兼CEO陳本峰表示: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國密算法在網絡通信領域的應用,紅芯安全辦公瀏覽器支持通過國密算法進行通信,可以大幅度提升網絡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安全性。

而紅芯的創始團隊也有看似光鮮亮麗的履歷。

騙錢這麼容易了?連知名VC都投資了這家深陷醜聞的國產瀏覽器

據知情人士透露,紅芯本輪的估值已達10-20億之間。

真沒想到換了個馬甲、加了點修飾的瀏覽器能這麼貴...

5

CEO回應:並不是要去騙國家資金

8月16日,陳本峰向《財經》記者回應了相關質疑。陳本峰確認,紅芯瀏覽器確實是基於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而開發,但他強調,紅芯在內核層面有自主創新,以適用於中國企業用戶的辦公上網需求。

陳本峰向《財經》記者強調,“我們不是要騙什麼國家資金,我們沒有拿過國家的錢,我們的客戶都是企業用戶,並沒有特別強調政府用戶。”

另一位紅芯產品深度知情人士向《財經》記者證實陳本峰說法屬實。

“紅芯最大問題在於過度宣傳和模糊宣傳,但初衷絕不是學漢芯要騙國家資金,它是將谷歌瀏覽器內核基礎上增加了些功能,內核層面有些修改,也就是說有自己的創新,它的那些客戶也是銷售一點點磕出來的。”該知情人士說。

在C輪融資發佈宣傳中,陳本峰稱,紅芯瀏覽器是在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構架的基礎上,結合紅芯安全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的一款國產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安全瀏覽器。同時,在該公司官網上,紅芯瀏覽器也被描述成為“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

實際上,紅芯在宣傳上玩了文字遊戲,一方面說“國產自主創新”,一方面也說明是“在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基礎上”引入了自主創新技術。

“國產自主創新”、“打破美國壟斷”這樣的宣傳字眼更吸睛,也更容易讓一些IT人士起疑心。因為IT人士都明白,完全自主研發一款瀏覽器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並不小於開發一款操作系統,很難相信一家創業6年的公司能完成如此重大科技突破。

一些IT人士開始動手下載紅芯瀏覽器以親自驗證,新浪微博網友Touko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財經》記者,他自某個微信群聽聞質疑聲後,就從紅芯官網下載了紅芯瀏覽器,將解壓安裝的全過程製成了小視頻。視頻顯示,紅芯瀏覽器安裝文件解壓之後是谷歌Chrome瀏覽器,“感覺就是用谷歌瀏覽器套了層外殼,跟360瀏覽器、UC瀏覽器的做法沒差別。”他說。

15日晚6點,Touko將此視頻發佈在新浪微博上,數小時轉發數就過萬,不少網友看了視頻後,紛紛表示其行為不亞於當年的“漢芯”事件。

綜合自:微博賬號“瀧涯”、公眾號“小聲比比”、“財經十一人”、財經雜誌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