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写诗是一气呵成的还是反复斟酌修改的?

段利东


古代诗人写诗是一气呵成的还是反复斟酌修改的?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其实不分古人和今人,我以为写诗应该是有几种现象。

一、出口成章

有的诗可以“援笔立成”、出口成章,写诗肯定有人或者有时候能够随口吟出的,例如传说中曹植的七步诗的故事,如果当场不能做出,可能就身首异处了。

1、《七步诗 》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又如黄庭坚评价秦观和陈师道: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一三句说的是陈师道作诗慢,二四句说的是秦观,第二句说秦少游对客挥毫,相比较而言,看来秦观作诗比陈师道快得多。

3、又如苏东坡为歌女当席作诗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在黄州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个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题诗,但是苏东坡从来没听说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笔立即开头写道:  东坡四年黄州住,  何事无言及李琪。  至此停下,接着与朋友说话。在座的人以为这是很平淡无味的起头,而且仅仅两句,全诗尚未完稿。东坡继续吃饭谈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诗写完。东坡又拿起笔来,将此首七绝的后两句一挥而就:  却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虽好不吟诗

这首《赠黄州官妓》全诗是:

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却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虽好不吟诗。

二、查找资料 反复斟酌

当然也很多的诗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的,还要查找很多资料,所以并不是每个大诗人都能够随时口占一绝、援笔立成的。

1、李商隐在《漫成五章》首章中评价初唐诗人: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属对能”

其实属对能也是李商隐自己的特点,李商隐怎么作诗呢?宋·吴炯 《五总志》记载李商隐作诗,各种史书、典籍、工具书堆在眼前查找资料:

“ 唐 李商隐 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2、这一点有点像上文说到的陈师道,据《文献通考》陈师道作诗,孩子要抱到邻居家,猫狗都要打跑,这样肯定不会一气呵成的:

世言陈无已每登览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即猫犬皆逐去,婴儿稚子抱寄邻家。徐待诗成,乃敢复常。

3、另有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写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五绝,是贾岛写完“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后加的注诗。三年得已属不易,据说左思的文章《三都赋》十年写成,要想引得洛阳纸贵,期间需要经过多少次修改?

4、清朝的西河先生毛奇龄:

“凡作诗文,必先罗书满前……﹝其夫人﹞曰:‘君等以 毛大可为博学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须獭祭乃成。’

毛夫人说的很实在,你们真的以为我老公那么博学强记吗?他作七言律诗,也是要翻书(獭祭)查找资料的。

三、检查字的平仄 红楼梦诗韵匣子

大家知道作诗是要押韵的,而且很多字的发音一直有变化,韵书那么多字,谁也不能完全背过,所以古人拿不定的字也需要查询。例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依照平水韵写成有利于记忆的书就出现了。

在唐朝,白居易《醉吟先生传》中写过

:“好事者相过,必为之先拂酒垒,次开诗箧。”

“诗箧”是什么东西?据说“诗箧”就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的“韵牌匣子”。每个不同韵部的字分别装在不同的匣子里,作诗的时候拿出来挑韵脚。

可见写格律诗一气呵成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字的平仄和韵部记住很不容易。

四、提前有准备

还有一种现象是所谓的“宿构”,可能以前就写过相似题材,或者如同高考作文一样,搞出一个模式或者准备几句成句,无论什么题目,稍微改一下即可。

第二天当场吟出,看似不加思索,其实你不知道他早就打好了腹稿,有的可能是押题压中了,有的可能本来就知道题目,提前写好。

例如滕王阁序的故事,主人其实已经准备好的文章,就等大宴宾客之时,让自己的女婿露一次脸,没想到被王勃搅了局,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至于王勃本人是不是提前有准备,那就不得而知了。

后记 改诗有僻的人

据说宋朝韩驹喜欢改诗,有的诗作寄给朋友数年,他仍旧追取回来,修改几个字然后还给人家。韩驹、字子苍,宋江西派诗人。 其诗云:

世上无情似有情,俱将苦泪点离樽。人心真处君须会,认取侬家暗断魂。

第一句押“情”字,@老街味道 不解,有明白人吗?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我们知道,诗歌不可无为而作,总是遇事有感而发。但所遇事,有大事有小事,相隨而来的感觉也有深有浅。在这种濛胧壮态下,冒然写下的诗歌必然浅薄,不够深刻感人。那么古人是怎么写诗的呢?由我来看,首先是感情的积累。就是将经过的事,多次经过,将初步的感觉逐步加深。再这种状态下,写下的诗歌,不用修改必然是好诗。我翻阅前人古书,总见一些古代的诗人,隨身带一挎兜,见一事,遇一景,见景生情。当即口出一联。写在纸上,装入口袋,可不要小看这一作法,这就叫灵机一动。是第一感觉,古人讲心有灵樨一点通罢。这种做法坚持下去。各种诗句越积越多。再有近似的场合,诗句稍加凝炼张口就是好诗。三国时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何以能张口就来呢?就是曹家兄弟长期的关系紧张。曹植感触极深。不吐不快,不用怎样构思,出囗就感人至深,难怪曹坯无言以对。我看头条,天天有请网友看图即兴作诗,或是规定几字作藏头诗。因不是有感而发,为事而作。这样的即兴作诗,几乎没有好诗。光说不练也不行。下面是我作的一首诗。因为夏天晚上经常去沈阳于洪广场乘凉。写下《夏夜街头漫步》一诗。诗曰。灯暗风微暑气收,夹墙槐叶拂人头。广场歌舞渐消歇,烧烤宾朋正粘稠。三两归车绝尘去,万千灯火照明楼。国强民富千般好,满眼繁华看未休。我不太喜欢格律诗,束缚人的思想,该诗只做古风看罢。以上个人看法,不对处请诗友指正!


户59033226115郭同建


问者让选择的两种方式,占比都很小,要讲明白古人做诗的方式,不得不先讲明白古诗的几种分类与古人作诗的不同情境。

从写作特色讲,古诗可大致分三大类:古代诗、近体诗、古风诗。近体诗即格律诗,由其成为古代诗与古风诗的分水岭。而古人作诗情境又分为四种:创作型、应试型、唱和型、抒发型。

古代诗,是唐律诗出现前的诗歌总称。与散文的差别主要是句型与韵律,即诗歌讲究句式整齐且朗朗上口。

诗歌的诞生一定源于民间,我国即为诗经,细读诗经,其中应有作者创作,但可惜未留名。文人创作有记载是屈大夫为最早一一诗人在此之前应该是汇编整理诗的人,如编诗经、楚辞者。但文人诗出现后,诗歌惭惭以文人创作为主,但经历时间不短,如汉乐府、南北朝民歌。“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是古代诗的主体,古诗十九首,多为文人创作。

讲这么多并非无用:古代诗文人创作不多,应试型不存在,而其写诗也不如后世以抒情为主,更多是明志,屈原、曹操与陶渊明皆如此,写诗更象是写宣言或演讲稿。一气呵成是没有的事,也不是字斟句酌,更象是拼凑而成,以将意思表达完为准。唱和型也不求现场完成,所以曹植会被惊为天下“才高八斗”,就因他常常当场完稿,但质量真不乍的。


南北朝对中国诗歌写作的影响很大,其实对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都很大。最大的一点,就是民间文化形式不再占主流甚至退出,文化能力被士大夫与上流社会视为必备的素养与能力,诗词书画玄酒茶正式登上社会与政治舞台。对诗歌创作的推动尤其大,至唐朝开国后,作诗能力已取代书法与绘画成为评价才华的第一要素,唐楷之冠欧阳询文坛地位不如诗中四杰,诗书画三绝画为北派宗祖为王维,最被人称颂敬佩的也是其诗才与成就。

此时,写诗现场完卷已成最高标准!一气呵成,成为主要现家。细读初唐四杰作品,都是一气成作,明显没有后来的炼字炼句现象。而影响之一,就是诗中大作也不多一一杜审言不太参与唱和,八句诗不少,但还不是律诗,形神也相似了。

同时一种政治行为再次参与促成对诗歌写作的改革:科举制度。科学制度形成于隋,对其诞生原因,专家教授解读得非常玄乎,其实简单得很:以前推举制,不仅各大家族互相勾结、假公济私、任人唯亲,而且掌控国家用人。杨家一统天下,对举荐之人统一考考,就这么简单。而且昭告天下:基层选拔也考。其实就是国家与家族争人才评定权。

马上得天下的李世民也喜欢这个,科举定型。其实,最早的科举选拔标准很简单,就是字不错、诗不错,面试再看行止仪态,除了检查礼仪素养,也防止作弊。

唐初数十年,叙功、科举、推举是并行的,大致是“功定爵,学定位,门有承,能定升”。但武则天当政后,这套制度出问题了一一功门两类都是李家故旧,只有独重科举了。

于是,天下才子汇长安,各以诗才荐天颜,纷繁华章难评定,制律命题设试关。格律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本是要为祖报仇,却被武则天感化成政治盟友,以关中语言为基础、四杰诗作为案本,制订了律诗与绝句的格律体,作为会试的标准。命题按律作诗由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诗歌写作的主流,也形成了近体诗一一格律诗。

应试格律诗明显三大写作要求:现场完成、按律完成、题材确定。这就正式确立了写诗必须兼备“一气呵成与字斟句酌”。因为太慢与太差都不能高中!

但要一气呵成谈何容易,天下不都是李白一一李白的绝句都是一气呵成的。于是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诗歌写作方法:

先得句,后得诗。

就是也写出经典几句,再组合成诗。这种写法,曹操有所体现。但是近体制才大行其道。这也是古代诗名句不多,格律诗唐以律诗为多的原因。因为绝句句式太少,组合生硬。李商隐的律诗最典型,每首都有佳句,但余句真不知所云。但宋诗则以名句说理、佘句入题的手法拓展了绝句写法。

应试诗也催生了创作诗,就是自视诗才超卓者,以“古风”为名,以古代诗言志为本,进行的文学创作,李白的乐府诗、杜甫之三吏三别、白居易的两篇巨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这一类。这些诗,也不可能一气呵成,一定是先成稿再斟酌“字词句段篇韵情”,成为中国诗歌中的瑰宝。

而唱和诗与即景抒怀诗,则不重斟酌,更重性灵真而立意巧,多为一气呵成之作。但佳作不多,成为文者聚会的游戏与诗坛花絮了。

可笑且可悲的,是今人将唱和之间的顺口蹓当诗作,还编印成册,或自我欣赏,或互相吹捧。说实话,那种东西,笔者是信口就有。

另一类书虫则张口闭口讲平仄格律,生拉活拽、搜肠刮肚找齐字凑成“诗样”,意不连贯情不相生,而常常在生活现场摇头晃脑、装腔作势,被人视为“酸”还是轻的,重的如观猴戏了。

吟者戒啊!

写了这么多,不留点写诗的技巧,估计读文者会很不甘心了。好,再推荐两种:

其一,时空俯瞰法

常有时地非作诗不能交差,但确实又一时没感觉,则此法最易解难:仿佛自己站在一个宏大时空背景下,俯瞰此时此情此景,则无论叙说、评说还是假身于物代说,都可即时入题,且成佳作。

其二,借意出新法

古成作浩若烟海,适此境必多,借名作或改其意,或反其意,也能立成作品。

但最好不以诗人自居,少作此类作品。等真有感于心有寄于情时,信手拈来,无不佳妙。这才是作诗的正道!


bashanlaike


世上没有天才,古今名人好诗词文章都离不开斟酌和修改。伟大领袖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萬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的第五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来是浪拍,因为第四句有个浪字,第五句有了浪就重叠了,毛主席把写好的诗,让身边的文人看,最后听别的意见把浪字改了水字,让此诗增色不少。伟大领袖毛主席学富五车,文采惊人。他吟诗作词写文章,注重反复修改,因此诗词文章锦上添花,在国内外很有声誉。我们平时写诗作文也应该反复推敲,这样写出来的诗词文章才会受欢迎。





关注社会情感文化


古人写诗也是分两种情况,一是反复斟酌修改,二是遭遇重大变故后,此情此景一气呵成。比如杜甫,有些诗就是一气呵成,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此外还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等。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所以古人写的诗,看情况了,有的是一气呵成有的是反复斟酌。


我是一颗螺丝丁


古人作诗有一气呵成的,也有反复斟酌修改的。

一气呵成自然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一个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自然是对生活细心观察的人,有些丰富阅历的人。像李白、杜甫等。《世说新语》里的曹植七步成诗,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了。

反复斟酌修改作诗也是有的,优秀的作品是经过岁月的洗刷沉淀下来的。唐朝诗人贾岛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敲与推之间,贾岛也是斟酌推敲了许久。

可见诗人做出一份好作品并不容易,有时灵感来了便一蹴而就,有时则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而这灵感和字字斟酌来源于文化的积累和人生阅历,还有不断的思考。


随园说


有灵感突发一气呵成的,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重在抒情,其余都是次要。

其实我还认为,诗词重不在押韵,押韵是学识体现,而一气呵成,情景交融则是才气的体现。

李白有才还是杜甫有才?不言而喻啊!

忆盛唐所作

九州升平奏管弦,

千里牡丹簇成团;

陶朱竞相学夷语,

明朝载酒出长安。

附上我的小诗一首,见笑了



庆历肆年春


古人写诗,和现在写古体诗,都应该一样,都需要刹那间的灵感绽放,抓住诗的灵魂,直言奔放,一气呵成骨架,尔后再斟酌添血增肉,丰其羽翼。促使其品位精深,风华靓丽。读其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品之味纯清新,朗朗上口。尤琴声般悠扬,余音绕梁三日。象溪水之清澈, 甘甜滋润山河。

如果臆想苦思,华章重叠,为写诗而写诗,大都成为油品,拿不出彩来。当今诗坛,有些人,明明写的是文不对题,或是顺口胡诌几句,来凑数应付。仍然要装成时时心感春秋,日日胸怀天下之风范,这种自恋式写作真心醉了,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地自我满足并快乐着。绝里无韵,有韵意散,让人看不懂你要写啥,一条阳光道迎宾,半截独木桥堵心。


文之秋


都有。

反复修改

白居易有一首诗《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收在《白氏长庆集》中。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这首诗是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朋友李杓直一起春游时写的。白行简写过一篇《三梦记》,记录这次春游。但《三梦记》中,对这首诗的记载是这样的:

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这两个版本一个出自白居易自己的文集,一个来自亲历者的记录,按说都是可靠的。但为何第一句有差异呢?有人于是推测,白居易在春游当天,写的是“春来无计”,但回去之后加以修改,觉得“花时同醉”更好。在他的文集中收入的是定稿。

关于诗人对作品反复修改,也有直接的记录。

白居易的诗号称“老妪能解”,这里有个典故,他每写一首诗,都念给一个老妪听,如果她听不懂,就回去修改,直到老妪能看懂为止。

(P.S.但白居易不是所有作品都“老妪能解”的……)

再一个例子,王安石有篇《泊船瓜洲》,其中有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据《容斋随笔》记载,有人看过王安石的亲笔草稿,“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旁边注解:“不好”,改为“过”,又改为“入”,又改为“满”,前后改了十来次,才确定为“绿”。

一气呵成

古人写诗,很多时候都是当场写作,比如在酒宴上赋诗助兴,比如在临别时赠送友人。这种时候,就需要一气呵成了。

有人说:这也可能提前打腹稿啊,尤其是送别诗。这话不错。但我们也有一些例子,证明诗人绝对是临场写成的。

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他们活动在大历年间,诗风又比较类似,因此有此称号。十才子中,钱起,李端都是比较有名的。

(图文无关)

当时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是驸马,这人爱好文学,经常召集诗人宴会,用今天的话说,大概可以称作“文化沙龙”。

一次宴会,李端最先做成了一首诗: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秋。
薰香荀令偏怜少,传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公主很高兴(看这诗意,是吹捧郭暧的),赏赐给他一百匹缣。钱起不服气,站出来表示怀疑:“李端确实有才,但这首诗写的太快了,我怀疑他是事先写成的。”

那怎么办呢?钱起提出自己意见,当场给他决定一个韵,让李端必须按这个字来押韵。因为是临时确定,这样肯定就能排除事先写好的可能性了。至于用什么韵——就用我钱起的姓吧。

李端不慌不忙,提笔就写: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教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许,愿脱长裙学少年。

钱起表示服了。


北门猿


肯定也会反复修改的。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样的诗句和贾岛反复“推敲”的故事都在说明古人写诗是会追求最完美的表达的。

但这里要注意,反复修改不是为了掩盖或者拔高,是为了更加准确更加生动。

诗人其实就是率真的孩童。

至于出口成章,全在于天赋和平时的积累,也并不是不可以修改得更加理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