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艦載機終於首飛,折騰了半天還是繼續原來的方案

據報道,在印度果阿邦的漢薩海軍航空兵基地,艦載型“光輝”戰鬥機進行了首飛,這次飛行意味著此前因作戰能力不足而被印度海軍“槍斃”的艦載型光輝戰鬥機方案,可能因為印度艦載機招標計劃的不順利再度上馬。

其實早在去年印度方面就曾放出口風稱將另起爐灶,採購其他國家艦載機以替代從俄羅斯進口的45架米格-29K型艦載機,這些飛機在2016年全數裝備印度海軍並配置在“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上,然而印度海軍卻一直對購買的這些飛機抱怨頗多,稱米格29K性能根本不達標。有媒體引用印度海軍人士的說法稱,米格29K在使用中存在嚴重問題,其在多次著艦後機體甚至會出現破損,而在2016年俄羅斯發生米格-29K艦載機失事的事件後,印度方面更是第一時間開始指責俄羅斯專為印度設計的米格29K存在設計缺陷。此外,印度專家們公開指出俄羅斯交付給印度的米格29K艦載機和俄羅斯海軍自家使用的米格29KR性能完全不同,而且賣給印度的飛機單價比俄羅斯自用的型號多出1600萬美元不說,全部維修還都依賴俄羅斯。基於這些“舊怨”,印度要買新艦載機也就不奇怪了。

印度國產艦載機終於首飛,折騰了半天還是繼續原來的方案

去年12月印度貌似終於下定了決心要買新飛機,稱要在2018年年中購買57架新艦載機。而在今年1月3日印度海軍一架米格-29K在機場因衝出跑道而損毀後,印度貌似真的落實了這一想法,在這之後與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有俄羅斯的蘇霍伊公司各簽訂了價值100億美元的大單,要購買美國的F/A-18與俄羅斯的蘇-33,並試圖買到美國的生產線,讓俄羅斯幫忙建設飛行員訓練中心。而且印度也對法國的“陣風”艦載型表現出了強烈興趣。然而,在3月印度又突然單方面撕毀了與美俄的合同,其原因居然是印度國防部想要使用“印度製造”。相關報道稱印度自行研發的LCA“光輝”戰鬥機被印度國防部強制要求購買,於是印度軍方被迫採購了80億美元的LCA戰鬥機,因此從美俄兩國購買新飛機的事情只得泡湯。

印度國產艦載機終於首飛,折騰了半天還是繼續原來的方案

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今年5月中國成功進行航母艦載機夜間著艦試驗之後印度又要重新買艦載機。而考慮到種種問題,印度很可能會從國產LCA與法國“陣風”艦載型中間二選一。然而印度空海軍通用性奇差,考慮到空軍已經買了“陣風”,海軍不選擇艦載型“陣風”的可能性也是相當的大。

其實印度也不會放棄向美俄買飛機的想法,問題是美國向印度推銷的F/A-18戰鬥機雖然較為符合印度的預期,但是據印度時報今年3月的報道稱,每架F/A-18艦載機的報價約為1.58億美元(約合10億人民幣),這種價格即使對於印度這樣的軍購大國來講也過於昂貴。而如果印度想購買蘇-33的話其單價大概也會在1億美元的上下浮動,而且考慮到美俄極有可能存在針對印度毀約的報復心理,這個報價只會增不會減。

印度國產艦載機終於首飛,折騰了半天還是繼續原來的方案

其實印度海軍也並不要完全放棄國產艦載機,但是“光輝”的身上確實根本沒有“光輝”,其基本型號“光輝”Mk 1型戰鬥機就根本未能滿足空軍參謀部眾多方面的要求:印度空軍的官方報告稱“光輝”Mk 1型戰鬥機存在多項頑固且致命的缺陷,包括機身過重、發動機推動力不足、內容油箱容量降低、不符合全天候作戰、無法實現單點排油燃料系統保護等問題,其甚至可能在航炮發射時傷及駕駛人員。基本型尚如此不可靠,何況艦載型。如此這般也確實足夠讓印度海軍望而卻步。綜上分析因此其實印度最有可能做出的選擇還是:維持現狀,那些米格29K就這樣將就著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