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撰文 | 顏菊陽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水果店品項數不多,全年1000多個sku。單一做渠道品牌,不能夠完全支撐水果店的連鎖。

因此,基本上所有的水果店連鎖,線上水果電商,都在“向上遊要利潤”。除渠道品牌外,都要有自身的產品品類品牌。

渠道佈局上,則需要人貨場的結構性升級,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提升顧客的到店頻次和復購,提效降本。

這是目前國內最早做、也是最大的水果連鎖店百果園的佈局戰略。尤其在小程序等新的移動互聯網載體新一波紅利當前,百果園將“小程序”放在了2018年的“第一優先級”。按百果園披露的小程序投入的階段性數據,小程序會員達500萬,DAU(日活躍用戶數量)40萬左右。小程序交易額可以到5億人民幣左右。

基於此,在“2018中國生鮮零售大會”上,《商業觀察家》重點邀請了百果園資深合夥人焦嶽,分享百果園在C端和產業端的“雙線”互聯網布局。

(以下內容根據焦嶽口述整理)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我之前創業做了一家數據公司,賣給阿里巴巴,然後在阿里做了兩年數據和商家扶持。

2014、2015年創辦水果電商“一米鮮”,最後和百果園合併了。

在百果園,我還是找到做創始人的感覺。目前負責百果園日常經營,包括運營、創新、營銷等等板塊。

怎麼去理解生鮮(水果)行業的新零售?以及如何通過產業互聯網手段幫助整個產業經營,提效降本?

零售端

百果園是2001年首創的水果連鎖業態。單一類目全年下來1000多一點SKU。怎麼可能做專一連鎖?

走到今天,百果園應該是亞洲地區最大的水果零售渠道。集團下面擁有多個品牌,最主要是百果園品牌,目前3100多家門店,今年銷售額在120億。

我們走到今天有很多的心路和歷程——過去被否定,以及到今天很多的友商,各地的水果專營連鎖業態的代表陸續湧現。

在去年年底,我們集體做了一次非常深度的戰略覆盤。我們有一個思考:過去百果園是成為“一棵大樹”——一邊是市民,一邊是農戶(農民)。走到今天,我們說有必要成為中國果業的生態搭建者,不忘最初創業的初心,打造一個“熱帶雨林”——成為果園生態締造者,當中希望孵化不同的未來果業領袖企業。這也是我們創始人1995年參與水果行業,到種植、改良到出口貿易到批貿到零售的初心。

我們對水果行業的認識:水果是一個“情感商品”(這也是業內第一次提出的概念)。經營這樣一個情感商品,它必須要既做渠道,又做內容,同時兩者互補。

所以,水果(生鮮)渠道是既要做渠道又要做內容。雖然這個事兒很難。一個團隊怎麼樣兼顧兩個方面?但只有兩方面平衡提高,我們才有競爭力。

關於新零售,我們認為:零售的人、貨、場三個要素不夠,需要升級。

從結構來講。從過去的“消費者”,變成今天的“會員”。對於加盟商和經營者本身,也要通過更多的工具,用系統化、數據能力來提高它。

關於場景:很多人講到,過去的覆蓋半徑,到今天是看“打開消費的場景、頻次”,也有所改變。

關於商品:生鮮(水果)商品很多是非規模種植,它有貨架期屬性,也是希望在今天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來改造。

所以,整個新零售對於水果零售行業,是一個結構性的變革。它並不止是一個概念。

2017年,我畫了一幅圖。在零售端,分為六個板塊。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包括一級門店網絡、二級(無人售貨)網絡,同時拓展(美團、餓了麼等)外部渠道。

過去的線下體系,升級為線上線下一體。

比如,百果園在上海目前有400家門店。消費者在門店買到不好吃的水果,現在只要打開小程序APP就能實現瞬間退款。退多少顧客決定。通過後臺算法,支持前臺的信任。

其中,我們現在正在引進不少的“智能門店”,及新的一些方案。包括我們自己研發和外部的解決方案,希望讓水果店能足夠智能化。雖然水果店大都是小店。

在2018年,百果園首次把小程序提到“第一優先級”——門店要去進行體驗升級、品牌升級、視覺升級,這是零售業的常態。走到今天,百果園是“第五代門店”。現在小程序投入取得成績不錯——小程序會員500萬,DAU(日活躍用戶數量)40萬左右。小程序交易額可以到5億人民幣左右。

擁抱新的載體,能力不斷進取,獲得市場紅利和先機。這是百果園人一直在做的事情。

同時,包括商城到家、拼團到店等等不同場景化,實現整個零售的閉環。

更能清晰地去解釋的是下面這一幅圖。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大致來講,我們覺得,小店連鎖的業態,全世界的“鼻祖”應該算是40年前的7-11,從美國到日本,今天我們也請來他們的前高管給我們做內部輔導和培訓。我們長期看好整個小店的連鎖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

線上線下一體化小店連鎖的創新很簡單,只有“到店”和“到家”兩個場景。

“到店”的載體,以微信、社群、小程序為主。目前有接近300萬的微信粉絲,有4000多個群。

“到家”業務,既要有自營,也要有外賣平臺接入。我們還希望投入無人零售設備,進入到更加高端、低密的社區,以及一些差異化場景。比如,今天高端社區熱車分流,一個顧客在地庫上樓時候可以立刻買水果上去,我們希望突破過去2000戶、3000戶小店的邊際,以無人零售設備進入到100戶左右的、新的、更低密度的場景中。

產業端

百果園的戰略是既做“渠道品牌”,又做“品類品牌”。我們也希望在產業互聯網(經營)方面,通過互聯網和數據化經營能力賦能整個水果經營產業。

百果園的產業經營邏輯是搭建生態、扶持物種。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整個水果(生鮮)產業,並不複雜,大概是三端:

上游端:百果園現在通過全球300多個基地直接對接,參與種植,比如包括到種子研發,到有機肥、水肥,到去建廠。百果園自己投資上游的優質基地已經很多,在產業投資、規模化、甚至包括(基地的)合規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延伸到上游核心的目的,還是要擴大優質水果的供給。這是我們的判斷:整個中國消費升級之下,一定是標準化、質優價低的果品更加受到歡迎。而不再是過去大規模種植,但是標準很低這種問題。

比如,中國的蘋果趨勢是一個很明顯的、不好的案例。我們希望去開發自有水果品類品牌的時候,更加希望往高質量、更安全的方向走。我們判斷,未來“好吃”戰略會漸入人心。

通過百果園品牌3100多家線上線下一體店,3000多萬會員,200萬社群果粉,擴大水果消費比例,輻射到每個人。

中國人一年吃水果40幾公斤,美國是120幾公斤,中國人均攝入水果量還是很低。隨著消費升級改變了餐飲的消費情況下,水果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

中端:供應鏈不止是“倉配”,還有信息系統,及(現在在搭建的)果業供應鏈金融與交易平臺,及(現在在做的)保險農業產險業務,以及希望把我們的標準體系開放出來,能讓更多的買方和賣方進入我們B2B的交易平臺當中。

目前還是通過整個產業經營保障優質果品的供給,提效優化產業鏈。

目前,針對果業產業鏈,我們分成七塊,去匹配做一些系統化的工作。

坦率講,目前很多系統還不能稱為平臺,只是內部在使用的系統。我們希望陸續將他們孵化成為——為水果行業所用的平臺。

這裡面有三個最重要的平臺。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一個是標準化種植平臺。如果不參與水果和食材產品的上游的管理,很難保證“最終交付是好吃、健康並且能夠規模低成本的商品”。

百果園創始人1995年開始,一直在參與水果種植。百果園今天銷售的水果,25%的佔比是有高度差異性的水果。我們自己投資孵化或者參股,自己完全擁有的水果產地,主要在中國和南亞地區。

這裡面,從過去農式果園管理、要速度管理,逐漸走向現在的要數據化、系統化。我們投資了一家公司叫“智果科技”,幫助農戶利用APP來管理。

第二個是交易平臺。2002年,百果園首創中國水果國產標準體系。現在正在跟國家標準司建立中國標準體系。簡單講,希望通過“四步一安全、五個標準”搭建標準體系。這個體系裡面,基於它搭建多賣方、單一買方。百果園自己交易平臺,我們實現了“T+1付款”,只要供應商或通過品控前置,第二天就可以給它70%的貨款,幫助供應商再去加速週轉。未來希望有更多買方,可以進來實現果業B2B平臺。大家知道,B2B的企業做得很不錯,原因是全球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的標準標號固定,但對於國產水果這點非常難做。我們希望通過標準體系搭建解決這個事。

第三是末端的營銷服務平臺。一米鮮過去做電商的經營,進入百果園體系之後,幫助百果園整個IT體系變成線上線下一體,實現過併發,包括各種大促活動,基於線上線下一體系統搭建了用戶生命週期關係。

比如會員管理,實行會員標籤,將會員分成不同等級,進行再區分。高級別,一個月十次十幾次,平均值是一個月三點幾次。線上購買,平均次數是一個月二點幾次。百果園線上線下重疊會員達到驚人的一個月六次。一個月八次已經算是極限。我們提出“門店替代冰箱”,一週買兩次,保證鮮度。通過系統性實現微信群發消息,能夠實現很好的營銷。

這兩年,我們自身的頻次、復購率、留存率處於比較好的數據。這裡面系統化對於整個零售型企業還是很有幫助的。

技術端

今天,對AI,大家聽起來還是覺得有點是概念。實際上,百果園已經利用AI技術去實現門店端的動態定價、門店之間交叉學習,以及訂貨方面的工作。

我個人覺得,零售界的AI不一定是“超級大腦”,“垂直的”就可以。

“2C+2B”兩張網,萬家店,百果園“果業新零售”打法

目前我們跟全球比較優秀的院校,和服務阿里、京東的AI企業等有四、五家的合作。其中目前主要是針對定貨、定價多一點。隨著未來產業當中數據可以結構化,真正有價值數據,我們找尋不同場景,有非常多可用武之地。AI並不複雜,我過去也是做數據,有好的數據源,好的使用場景,匹配好的模型算法,可以找到很好的效率。

今天,我們通過AI工作,能夠實現比較好在定貨量、定價,幫助新的店長、新的門店實現更好的運營。

這幾年,有人說是否實現完全的無人零售?我個人感覺,(無人零售)對於生鮮行業本身有難度。

第一是中國的屬性。我們的人口成本相對較低。

另一方面,零售需要人與人的交互。未來講AI,是解決高頻、重複的計算,去解決信息的斷層,去解決“傳幫帶”體系當中的問題,但是人的價值依然是非常長期有價值的。

我們覺得,未來生鮮(水果)零售“人+系統”解決是最好的方案。

舉個例子,有一款李子叫“不失李”。本來在四年前,是被當地砍掉的品種。我們派去了幾支技術團隊。旗下的公司是優果聯。這個公司派去了幾批技術員之後,把它改良為——(我們敢說在今天是)亞洲最好吃的李子。這個李的誕生,從投入產出比來講絕對不經濟。但走到今天,很多消費者願意追隨百果園,願意追隨好商品的屬性,我們看的比較清楚,我們還是願意打造中國果品強牌。

百果園有義務幫助上游大戶創富,創造出好的產品。我們更希望“一肩挑兩頭”——對於消費者,希望成為中國社區的明燈。對於上游農戶,希望成為中國田園的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