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力,是親密關係的興奮劑?你知道麼

一位讀者榕同學給我發來了求助消息:

你好,很抱歉打擾您的生活。我是一名研究生,遇到了一些情感的困擾想請教您。最近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她本科不是我們學校的,後來研究生才分來了我們一個教研室。

她和我一樣,至今感情經歷是空白的,當然這不是因為她沒人追,而是她把感情看得很重要,如果有個人與她在一起就認真的當作一生的伴侶去對待的那種。

她對人很熱情,與什麼朋友都相處得很好。與她相處的一年時間裡,我們之間關係也算是不錯,我們之間一起上課、互相調侃打趣,也曾經下課後一起散步吐露心事。

言語中我感覺到她對我並不排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她也完全不會表達出對我的主動好感。

我是一個討好型人格,所以我能感覺到她平常並不那麼在乎我的感受。

但在我認真與她傾訴時,如果我首先暴露我自己的秘密,她也會很認真的向我訴說她的故事。

我現在甚至不確定她是否喜歡我,但我是真的很想與她在一起。喵大師,您能幫我分析一下我所處的階段和我能做的事嗎?萬分感謝。

首先我回答榕同學,她一定程度上是有點喜歡你的,女生要完全不喜歡你,你連親密聊天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她能主動訴說她的故事,這個就是主動好感了。

你們關係之所以沒有晉級到你想要的戀人關係,關鍵還是你搞砸了。

她給了你機會,但你沒能打開她的心。

她把感情看得很重要,把和她在一起的那個人當作一生的伴侶。

所以,你必須得理解她的苦,理解她的痛,把她散落在內心深處的靈魂碎片,拼湊出一個她自己真正的模樣。

當一個人因為你找到生活的意義時,TA就會深深愛上你。

像榕同學患有“討好型溝通不良綜合徵”的人多,

他們就像一個電視機,只會不斷髮出信息,大多數人播放的節目還都是上個世紀媽媽教的東西,無法吸引觀眾。

如果兩個電視機在一起,他們就只能自說自話,彼此沒辦法走進對方內心。

第一批孤獨的90後,最典型的一句話就是“你聽我說,我XXXXXX”。

這句話強行把話題拉倒自己身上,一口氣切斷了對方想要傾訴,想要得到你理解的願望。

雖然你覺得你和她的經歷是相似的,說出你的經歷能夠得到別人的共鳴。

但絕大多數人通常都認為自己的痛苦是獨一無二的,你過早的抬出你的經歷,只會讓TA覺得,你不在意TA的感受,你膚淺的把你的經歷和他的經歷劃上了等號。

“你根本不在乎我想說什麼?”

這不僅是榕同學的感受,也是他喜歡女生的感受。

心理諮詢師也常用自我暴露這種方法,但更多是在對方不願意說出自己的事,呈現出防衛時才使用。

心理諮詢師能在第一次交談就能贏得別人信任,更多是使用傾聽,精確地抓住對方說話的重點予以反饋。

不要總責怪對方不在意你的感受,人類是很難相互理解的生物,所以他們的歷史裡充滿了暴力和血腥。

而內心強大的人能走出理解的第一步,這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

我知道很多男生都在等待一個女生走入他的內心,驅散他內心的陰影,讓他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彩。

這事還是我來吧,與其被人拯救,不如拯救別人。

2、

一個高情商的人,從來不需要自我展示讓別人找到自己優點,他們只需要在對話中幫助別人找到自己優點。

由於這些求助的讀者從來不給具體對話,還是我舉例吧!

文姬女神是一位大學老師,不僅學術成果豐富,氣質淡雅智慧。

她的課座無虛席,當然學生主要還是來欣賞她外在美的。

可惜她去考博,依舊遭遇失敗。

文姬女神初試分很高,她的面試表達能力和英語口語自然不用說,她目前的學術成果足以支撐她博士畢業。

可最終結果出來時,錄取的卻是另外某位偶像。

她清晰記得這位偶像,三個小時的考試總是一個半小時就交卷。

導師在面試這位偶像時,裡面談笑風生,持續了近半個小時。而面試文姬時卻應付了事,十多分鐘就出來。

朋友告訴她,這位偶像就是本校的輔導員,近四十歲了,為各種導師做牛做馬十幾年,終於熬到混個本校博士就轉崗為專職老師。

雖然結果讓人傷心,但過了幾天,有位面試導師聯繫了文姬女神,讓文姬明年報考他,他覺得文姬很優秀。

遺憾地是,這位導師研究方向和文姬不匹配。

聚會時聽聞此事,幾個早就想追文姬女神的高校男老師開始各顯神通。

A說:“沒關係,像你這麼優秀的人,有沒有博士學位都無所謂了,將來你一定混得比他們好。”

這話主觀感受太強,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

而且,讓文姬傷心的,一定不只有“考不上博士”這個直觀事實。

任何事情都傷害不了一個人,人是被對事實的思考所傷害的。

B說:“小心點,這學校這麼黑,那個導師說不定想潛規則你。咱考別的地方,我在XX大學認識個導師,我們找他拉關係。”

這話說的非常鋼鐵直男,雖然他的本意是好的,而且急著想表現自己。

大家高校工作這麼多年,誰沒點關係。但文姬女神不願意找關係,選擇硬考,一定是有她的某種執著。

我清晰地看到文姬聽到這話,表情不悅了幾秒,又立即消失。

C說:“別難過了,走我請大家去擼串,一頓美食就能忘記一切不開心。”

無力吐槽,吃能解決一切的話,要心理諮詢師幹什麼?

D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他們不要你是他們的一大損失。公平和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就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這話太正確了,正確的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接下一句。

一個好的聊天不應該是這樣的。

好的對話要幫助對方整理思緒,表達對對方情感的關注,而非聚焦於事實本身。

好的對話,要一面附合對方,一面引導對方深入探究,激發起對方談話的慾望。

我是這麼回答文姬女神的。

“即便你知道一切黑幕,你也堅持考完,還進了面試。哪怕你看見他提前交卷,你也從未失去過信心。就算你聽見對方在裡面談笑風生,你也依舊鎮定地準備自己的自我介紹。最後你能贏得一個未曾謀面的導師認可,難道你不覺得,你身上有比關係更重要的東西嗎?”

文姬女神激動地說:她這輩子永遠不靠關係,無論世道如何艱難,她永遠要努力靠實力贏得一切。

文姬滔滔不絕和我說了她的故事,她這一生走來,不斷被人歧視不斷靠努力證明自己的經歷。

聊天演變為文姬和我交流,而ABCD四位同學找機會插話。

人際關係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對方最花費力氣的一點予以認可,引導出對方最深刻最自豪的思想或者經歷,把話題進一步延續下去,成為兩個人的情感紐帶。

3、

"三觀不合”絕大多數是,對方根本就不懂你的三觀。

這樣的親密關係是很可怕的,每一分鐘都是煎熬。

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早已經習慣把真正想說的話藏在了心裡,把真正的傷痛封印在記憶裡的最深處。

但我們還是渴望有那麼一個人,瞭解自己的艱辛與不易,瞭解自己的痛苦與深刻。

而這樣的依戀,就是促使關係向更深處發展的契機。

心理學研究中,關係滿意度是影響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指標, 關係滿意度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和 回應 (responsiveness) 被認為是衡量親密關係的兩個重要指標,是理解親密關係運作的基礎 (Funk & Rogge, 2007)。

關係滿意度指的是個體對一段關係的主觀評價 (隗晶林, 王希華,2012)。

回應是指個體關注和理解另一半的需要, 並且為滿足另一半的需要而做出的反饋性的行為或者語言(Reis, Clark, & Holmes, 2004)。 知覺到另一半對自己需求和願望的回應是親密關係的核心(Gordon,Impett, Kogan, Oveis, & Keltner, 2012)。

如果一個人沒有一段飽含理解的親密關係,那他的人生必須找更多的情慾、權力、金錢去彌補,這樣的人不僅寂寞永遠,還隨時容易被黑暗吞噬。

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看他說話的方式就知道了。

他是否願意在表達自己之前,先選擇融入對方的世界,並巧妙地萃取精華,再延伸到自己表達的內容裡。

就像一個二重奏的演奏家,如果一方是演奏高手而另一方很笨拙,那麼高手也能配合新手的做出精彩演出。

我們需要變成這種人。

願得一心人,懂得你所有的苦,懂得你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這個現實又理性的世界裡,有一處心靈的避風港,永遠溫暖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