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力,是亲密关系的兴奋剂?你知道么

一位读者榕同学给我发来了求助消息:

你好,很抱歉打扰您的生活。我是一名研究生,遇到了一些情感的困扰想请教您。最近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她本科不是我们学校的,后来研究生才分来了我们一个教研室。

她和我一样,至今感情经历是空白的,当然这不是因为她没人追,而是她把感情看得很重要,如果有个人与她在一起就认真的当作一生的伴侣去对待的那种。

她对人很热情,与什么朋友都相处得很好。与她相处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之间关系也算是不错,我们之间一起上课、互相调侃打趣,也曾经下课后一起散步吐露心事。

言语中我感觉到她对我并不排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也完全不会表达出对我的主动好感。

我是一个讨好型人格,所以我能感觉到她平常并不那么在乎我的感受。

但在我认真与她倾诉时,如果我首先暴露我自己的秘密,她也会很认真的向我诉说她的故事。

我现在甚至不确定她是否喜欢我,但我是真的很想与她在一起。喵大师,您能帮我分析一下我所处的阶段和我能做的事吗?万分感谢。

首先我回答榕同学,她一定程度上是有点喜欢你的,女生要完全不喜欢你,你连亲密聊天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她能主动诉说她的故事,这个就是主动好感了。

你们关系之所以没有晋级到你想要的恋人关系,关键还是你搞砸了。

她给了你机会,但你没能打开她的心。

她把感情看得很重要,把和她在一起的那个人当作一生的伴侣。

所以,你必须得理解她的苦,理解她的痛,把她散落在内心深处的灵魂碎片,拼凑出一个她自己真正的模样。

当一个人因为你找到生活的意义时,TA就会深深爱上你。

像榕同学患有“讨好型沟通不良综合征”的人多,

他们就像一个电视机,只会不断发出信息,大多数人播放的节目还都是上个世纪妈妈教的东西,无法吸引观众。

如果两个电视机在一起,他们就只能自说自话,彼此没办法走进对方内心。

第一批孤独的90后,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你听我说,我XXXXXX”。

这句话强行把话题拉倒自己身上,一口气切断了对方想要倾诉,想要得到你理解的愿望。

虽然你觉得你和她的经历是相似的,说出你的经历能够得到别人的共鸣。

但绝大多数人通常都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独一无二的,你过早的抬出你的经历,只会让TA觉得,你不在意TA的感受,你肤浅的把你的经历和他的经历划上了等号。

“你根本不在乎我想说什么?”

这不仅是榕同学的感受,也是他喜欢女生的感受。

心理咨询师也常用自我暴露这种方法,但更多是在对方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事,呈现出防卫时才使用。

心理咨询师能在第一次交谈就能赢得别人信任,更多是使用倾听,精确地抓住对方说话的重点予以反馈。

不要总责怪对方不在意你的感受,人类是很难相互理解的生物,所以他们的历史里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而内心强大的人能走出理解的第一步,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我知道很多男生都在等待一个女生走入他的内心,驱散他内心的阴影,让他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这事还是我来吧,与其被人拯救,不如拯救别人。

2、

一个高情商的人,从来不需要自我展示让别人找到自己优点,他们只需要在对话中帮助别人找到自己优点。

由于这些求助的读者从来不给具体对话,还是我举例吧!

文姬女神是一位大学老师,不仅学术成果丰富,气质淡雅智慧。

她的课座无虚席,当然学生主要还是来欣赏她外在美的。

可惜她去考博,依旧遭遇失败。

文姬女神初试分很高,她的面试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自然不用说,她目前的学术成果足以支撑她博士毕业。

可最终结果出来时,录取的却是另外某位偶像。

她清晰记得这位偶像,三个小时的考试总是一个半小时就交卷。

导师在面试这位偶像时,里面谈笑风生,持续了近半个小时。而面试文姬时却应付了事,十多分钟就出来。

朋友告诉她,这位偶像就是本校的辅导员,近四十岁了,为各种导师做牛做马十几年,终于熬到混个本校博士就转岗为专职老师。

虽然结果让人伤心,但过了几天,有位面试导师联系了文姬女神,让文姬明年报考他,他觉得文姬很优秀。

遗憾地是,这位导师研究方向和文姬不匹配。

聚会时听闻此事,几个早就想追文姬女神的高校男老师开始各显神通。

A说:“没关系,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有没有博士学位都无所谓了,将来你一定混得比他们好。”

这话主观感受太强,有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而且,让文姬伤心的,一定不只有“考不上博士”这个直观事实。

任何事情都伤害不了一个人,人是被对事实的思考所伤害的。

B说:“小心点,这学校这么黑,那个导师说不定想潜规则你。咱考别的地方,我在XX大学认识个导师,我们找他拉关系。”

这话说的非常钢铁直男,虽然他的本意是好的,而且急着想表现自己。

大家高校工作这么多年,谁没点关系。但文姬女神不愿意找关系,选择硬考,一定是有她的某种执着。

我清晰地看到文姬听到这话,表情不悦了几秒,又立即消失。

C说:“别难过了,走我请大家去撸串,一顿美食就能忘记一切不开心。”

无力吐槽,吃能解决一切的话,要心理咨询师干什么?

D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们不要你是他们的一大损失。公平和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就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这话太正确了,正确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下一句。

一个好的聊天不应该是这样的。

好的对话要帮助对方整理思绪,表达对对方情感的关注,而非聚焦于事实本身。

好的对话,要一面附合对方,一面引导对方深入探究,激发起对方谈话的欲望。

我是这么回答文姬女神的。

“即便你知道一切黑幕,你也坚持考完,还进了面试。哪怕你看见他提前交卷,你也从未失去过信心。就算你听见对方在里面谈笑风生,你也依旧镇定地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最后你能赢得一个未曾谋面的导师认可,难道你不觉得,你身上有比关系更重要的东西吗?”

文姬女神激动地说:她这辈子永远不靠关系,无论世道如何艰难,她永远要努力靠实力赢得一切。

文姬滔滔不绝和我说了她的故事,她这一生走来,不断被人歧视不断靠努力证明自己的经历。

聊天演变为文姬和我交流,而ABCD四位同学找机会插话。

人际关系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对方最花费力气的一点予以认可,引导出对方最深刻最自豪的思想或者经历,把话题进一步延续下去,成为两个人的情感纽带。

3、

"三观不合”绝大多数是,对方根本就不懂你的三观。

这样的亲密关系是很可怕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早已经习惯把真正想说的话藏在了心里,把真正的伤痛封印在记忆里的最深处。

但我们还是渴望有那么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艰辛与不易,了解自己的痛苦与深刻。

而这样的依恋,就是促使关系向更深处发展的契机。

心理学研究中,关系满意度是影响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指标, 关系满意度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和 回应 (responsiveness) 被认为是衡量亲密关系的两个重要指标,是理解亲密关系运作的基础 (Funk & Rogge, 2007)。

关系满意度指的是个体对一段关系的主观评价 (隗晶林, 王希华,2012)。

回应是指个体关注和理解另一半的需要, 并且为满足另一半的需要而做出的反馈性的行为或者语言(Reis, Clark, & Holmes, 2004)。 知觉到另一半对自己需求和愿望的回应是亲密关系的核心(Gordon,Impett, Kogan, Oveis, & Keltner, 2012)。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段饱含理解的亲密关系,那他的人生必须找更多的情欲、权力、金钱去弥补,这样的人不仅寂寞永远,还随时容易被黑暗吞噬。

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看他说话的方式就知道了。

他是否愿意在表达自己之前,先选择融入对方的世界,并巧妙地萃取精华,再延伸到自己表达的内容里。

就像一个二重奏的演奏家,如果一方是演奏高手而另一方很笨拙,那么高手也能配合新手的做出精彩演出。

我们需要变成这种人。

愿得一心人,懂得你所有的苦,懂得你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个现实又理性的世界里,有一处心灵的避风港,永远温暖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