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是統一的國家,爲何還有諸侯國?

lixin02


西漢是郡縣制和分封制共存,朝廷直屬的漢郡和諸侯王封地同時存在。諸侯王封地的面積和人口一度超過直屬漢郡,諸侯王名義上為漢朝的王,實際上有自己的武裝,有自己的內政,一個個封地就是半獨立王國。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當時劉邦打天下時候的情勢所迫。諸侯王的存在,成為漢朝政權穩定的隱患。欲知詳情如何,待『爾朱少帥』慢慢道來:


【項羽分封諸侯,戰火再起】 秦朝滅亡後,項羽勢力最大,自封西楚霸。不知道他是沒想做皇帝,還是沒來得及做皇帝。反正他是尊楚懷王為義帝,然後大封諸侯王。項羽分封諸侯王,給人的感覺就是隨手任性畫圈圈,隨後就引起了混亂。

西楚霸王,自然居眾諸侯王之上。凡是好地盤都被項羽看順眼的人佔據,像劉邦這樣看不順眼的就扔到漢中,那個睜眼就是大山的地方。


比如,齊地本來有田榮管轄,就因為田榮沒有跟項羽進軍關中,項羽就分了三個王:濟北王、齊王、膠東王去拆遷田榮的地盤。這田榮接著就操刀子了。

項羽讓老燕王韓廣去做遼東王,卻讓韓广部下 臧荼做新燕王。誰都知道遼東苦寒呀,反正老燕王不樂意挪窩,新燕王急著接管封地,兩夥人就火拼起來了。

最悲催的是,秦地關中百姓本來就對項羽和章邯等人不滿,項羽居然把關中分封給章邯等三個秦朝降將。而關中是曾經答應封給劉邦的。

項羽封諸侯,後果很嚴重。滅秦後沒多久,戰火又重新燃起。有造反的,也有火拼的;有搶地盤的,也有就為出口氣的。反正,項羽是很忙,四出滅火,疲於奔命。

【項羽很強,劉邦需要建立反楚統一戰線】 項羽忙的時候,劉邦也沒閒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吃下三秦,“據函谷關,窺視天下”,形勢上跟當年秦朝統一六國差不多了。嘿嘿,形勢不錯,劉邦勢力還不行。這時劉邦沒有當年秦國那麼強,這時項羽不比當年六國弱。項羽的軍事壓力足以讓劉邦窒息,怎麼辦?



項羽分封諸侯就是下了一步臭棋,利益沒見著,惹下一堆軍閥。諸侯們憑什麼服項羽,除了武力,還有利益。這就是漏洞,劉邦的策略就是:以利益勾引,建立反楚聯盟。

第一次聯盟,劉邦就勾搭了五路諸侯,組建過五六十萬聯軍。再後來策反韓信,聯絡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耳等共同對抗項羽。這些個諸侯王,都是無利不早起,關鍵時候還會擺劉邦一道。沒辦法,一個人的兵馬乾不過項羽呀!劉邦也只能心裡罵娘,該低三下四拉攏還得拉攏。(雖然韓信剛開始不是諸侯王,但是後來仗著軍功和兵強馬壯自封為齊王。)



就這樣劉邦的諸侯聯盟佔據了戰略優勢,韓信北伐後,向南推進;英布南路抄項羽老窩; 劉邦和聯軍主力中路出擊,一步步將項羽逼到絕境。垓下之圍,諸侯王按兵不動,隔岸觀火。劉邦只能給更多地盤、更多財富,外加好言相勸,諸侯王才來幫忙,氣得劉邦牙癢癢。


【西漢初定,諸侯王成為威脅穩定的隱患】 滅了項羽之後,諸侯王共推劉邦做皇帝。天下初定,雖然不樂意,但是諸侯們勢力巨大,劉邦還是捏著鼻子給手握大軍的諸侯們封王封侯,這就是異姓王。同時,為了牽制那些手握重權的異姓王,劉邦還分封了眾多劉家子弟為同姓王。

到後來,劉邦的皇位逐漸坐穩,異姓王逐漸被清洗,或被殺,或被廢,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同姓王。


爾朱少帥


西漢和東漢統稱為漢朝,公元前206年劉邦被西楚霸王分封為漢王,而後經過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取勝後,於前202年統一天下稱帝,建國號為“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西漢整體是這個版圖,但是,在政治上採取“郡國制”,郡縣和封國並存。所以,西漢內部還有很多諸侯國。早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打敗項羽,曾分封了韓信、英布、彭越等一些重要將領為王。這時候,主要是為了收買人心。等到了漢朝初,被封的異姓王有七個。此外,還封了功臣蕭何等一百四十多人為列侯。

這個時候,劉邦已經覺得這些異姓王的存在,對中央集權是一個嚴重威脅。韓信就是在這時候被蕭何用計由呂后處死,隨後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繼被剷除。異姓諸侯王所剩無幾,取而代之的是劉姓諸侯王,陸續分封了九個劉姓子弟為王。劉邦在白馬之盟時對眾人說了一句話:“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劉邦以後,開始大量分封劉氏宗親,整個西漢時期總共分封了55個諸侯國。

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前202-前201年在位,分封楚國。後來楚國就被封給了楚元王劉交。

劉邦在楚漢之爭時期以及漢朝初期,分封諸侯國是為了拉攏人心和鞏固期統治。後來改封劉氏宗親,也是為了鞏固劉氏江山,畢竟血濃於水。就如劉邦自己說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就如同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分封藩王一樣,把自己朱氏宗親分封各地,如果中央受到攻擊,外地藩王可以進京護衛。朱棣搞政變時,打出的旗號就是“清君側”,皇帝被壞人控制了,要殺了這些小人,保護皇帝。

隨著諸侯國勢力發展壯大,諸侯國對於中央集權的危害也是越來越明顯。為了避免漢朝中央成了第二個西周,中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來削減諸侯國勢力。

晁錯削藩

漢景帝在位期間,聽取晁錯的意見,進行了著名的晁錯削藩!結果,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殺晁錯就是“朝服斬於市”的。

劉徹

漢景帝死後,太子劉徹即位,就是後來的漢武帝。漢武帝劉徹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每個諸侯王除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諸子都在王國範圍內分到封地,作為侯國。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

後來,漢朝又頒佈左官之律和設附益之法。“左官律”規定,凡是在諸侯王國任官者,地位低於中央任命的官吏,並且不能進入中央任職。“附益法”嚴禁封國的官吏與諸侯王聯繫。以此限制諸侯王網羅人才,並禁止諸侯與封國內的官吏串通一氣,結黨營私,以達到孤立諸侯王的目的。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再次以諸侯王所獻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由,奪爵、削地106人,超過當時列侯的一半。這個時候,王、侯二等封爵制度雖然還存在,但是,只能“衣食租稅”,不管軍政民政。漢初以來的諸侯割據局面結束,諸侯國名存實亡。


勇戰王聊歷史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劉邦創立的西漢是在推翻秦王朝,與西楚霸王爭天下勝出後建立起來的,諸侯國的問題自然就有其歷史原因了。



首先,秦滅六國,單設郡縣,不設諸侯國成為秦的一項罪名和倒秦的理由。不說夏商,就單說周朝,分封天下也有八百年,也就是諸侯國的存在時間是八百年,秦始皇用戰爭,短短十年就把諸侯國掃平了,這讓被滅諸侯國的那些人很難接受,戰爭是可以短時間毀滅一切,但是文化卻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人的心中有諸侯國的概念,只要條件成熟,諸侯國還是會回來的。秦末農民戰爭,項羽和劉邦都是復立楚懷王的孫子為義帝,重新建立楚國,進而統兵西征的,其他被滅諸侯國也是復立他們的王再打秦軍的,總之,這是一面旗幟,只有六國的旗幟在,才能招攬民眾,投身反秦鬥爭中。



其次,從秦亡的教訓中總結了經驗,不能不要諸侯國。秦始皇統一天下,不分封功臣宿將為諸侯也就算了,就連自己的兒子們也是一個沒封,宗室過於弱小,造成咸陽一破,秦就滅亡的局面。劉邦是第一個殺入咸陽的,他當然清楚這個問題,如果漢也不設諸侯王,那麼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一點回轉的餘地都沒有了,只能等著被屠殺,所以劉邦接受了這個教訓,分封自己的兒子,兄弟,侄子到地方上當諸侯王,用以拱衛中央劉氏皇室政權。



最後說下漢初的異姓諸侯王,這是秦末戰爭和楚漢相爭後的一個遺留問題,秦亡後,項羽為天下宰,分封了十八個諸侯王,在楚漢相爭中,凡是支持項羽那邊的諸侯王自然都被滅了,但支持劉邦的你不能把人家也滅了,只能擇地安排,而且在楚漢相爭中還有新勢力崛起,如韓信,也得安排,但是異姓諸侯王中能征善戰者太多,韓信,彭越,黥布,臧荼,韓王信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對王朝的威脅太大,所以劉邦對他們使用了不同的策略逐一剪除,使諸侯王盡是自家同姓,這也成為後來各個朝代遵行的標準一直延續到清亡。



所以,不管是統一王朝,還是割據政權,都採用郡縣制和封國制並行的機制,有利於王朝的穩定,鑑於之後同姓諸侯國對國家的造成的動亂,一般採取以郡縣制為主,輔以諸侯國的制度來統治。


史書上冬眠的蛇


劉邦採用分封制,是有歷史背景的。

本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已經普遍採用了郡縣制,也就是全國所有地區,都劃分為郡縣,由朝廷任命官員來管理,全國土地都是國有的,當然其實也還有一些王公貴族擁有自己的封地的,只是比例很小。

秦朝的這種國土管理制度,實際上在商鞅變法的時候就開始逐步推行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這是巨大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革命性的進步。但是老秦國以外的其他地區,也就是老六國的地區,在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之前,一直是沿襲周朝的分封制。

分封制下,周天子把全國分成若干個地區,分封給各地諸侯,而諸侯們則臣服於天子權威。這些封地是世襲,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的優勝劣汰,最後形成了戰國七雄,所以各位看大秦帝國中各國的合縱連橫,好不熱鬧,就是來自此分封制。其中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實行郡縣制,而其他六國一直沿襲分封制。六國的封地開始當然是由諸侯王佔有,但是諸侯王為了獎勵下屬,又再封地給自己屬下的王公貴族。東方六國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被分封給這些有權有勢的貴族世家了。

秦統一六國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也就是把原本屬於六國貴族的土地國有化了,然後由朝廷派駐的官員進行管理。這樣就革了東方貴族們的命,徹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因此秦統一中國後,最具有反叛動機的其實不是底層農民,而是六國貴族後裔。典型的貴族後裔就包括楚地的項氏子弟。當陳勝吳廣發起農民起義的時候,這些貴族後裔馬上加入起義軍行列,而且因為他們本身擁有深厚的經濟以及社會資源,很快就掌控了起義軍的上層控制權,利用起義軍發起對秦朝革命的復辟戰爭。

這些貴族後裔們想要得到的是什麼呢?首先肯定是要找回自己失去的東西,那就是封地,其次是權力。所以當秦朝政權滅亡後,各地義軍的首領們已經各自佔據了大片土地,而那些土地在他們看來,理所應當成為自己的封地,況且當時的義軍首領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領袖,有野心想當上天下之王的劉幫項羽,必然要盡力拉攏其他義軍首領,那麼必然也要給他們許諾各種利益,所以項羽首先分封了各王,基本是按照各支義軍首領佔領的地盤來封的。在此情況下,劉邦要對抗項羽,必然也要拉攏各位義軍首領,所以不但要承認各王,而且還要給各王許諾更多的好處。在這種背景下,韓信被封為齊王,最終形成反項羽聯盟,圍項羽於垓下,最終完成天下一統。

劉邦統一天下後,漢承秦制,也基本採用來全國郡縣制。部分收了給各王的封號和封地,非劉氏子弟不能封王,非軍功不得封侯。最終韓信被封為淮陰侯。

所以你說西漢朝建立以後,那麼應該是沒有外姓人被封王的,但是確實存在封國,這些封國都是封給劉邦的子孫們的。唯一的例外是呂后當政時期,違背劉邦遺詔封呂氏子弟為王,但這是呂后的問題,呂后死後,呂氏諸王被全數誅滅。

那麼劉氏子孫們的封國是什麼情況呢?這實際上是皇家的特權,凌駕於全國郡縣制之上,原則上並不影響西漢的統一。但是即使都是劉家子孫,一旦勢力坐大,也會危害朝廷穩定的,比如漢武帝劉徹時期,就發生了七國之亂。漢武帝平定七國之亂後,撤除了這七王的封國,謂之削藩。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歷朝歷代,總有土地分封的情況,實力強大的封地藩王們,也時常對朝廷形成威脅,所以歷代常有削藩大戲上演,有時波瀾不驚,有時卻驚心動魄,各位看官不正喜歡看這樣的好戲麼!


步步小贏


劉邦在與項羽的爭霸中不僅僅是憑藉真實的力量,更是依靠了一大幫的諸侯,同時對項羽的手下進行拉攏才能最終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在漢朝建立之初,為酬勞消滅項羽和對實力派諸侯的拉攏分封了八個異姓王,可以說這些異姓王的分封是劉邦處於無奈不得不封,這些諸侯王不是實力派就是功高震主之人,不進行分賞對穩定漢初慌亂的人心影響太壞。



劉邦雖然分封了,諸侯王但是作為一個平民皇帝他也擔心實力強大的諸侯王會造反,所以劉邦在局勢穩定後開始剷除異姓王。



在剷除異姓諸侯王后,劉邦面對的是如何才能有效的管理打下來的土地。在漢之前秦朝施行了完全的郡縣制,不分封諸侯王拱衛中央,以至於在秦末的戰爭中新佔各地快速失守。所以在劉邦看來在中央控制力度不高的地區分封同姓諸侯王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控制各地,同時即便諸侯王造反成功,坐在皇帝位置上的依然是劉家人。所以在這之後分封了眾多的同姓諸侯王。而他的後繼者自然會遵守祖制將分封劉姓諸侯王的事情繼續下去。



而在分封諸侯王的同時,漢朝中央政府對諸侯王並不是完全沒有控制,對於諸侯國的軍政財權均有一定的控制,而到了漢文帝時期經過七國之亂更是進一步加強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和削弱,進入武帝時代諸侯國不僅被進一步削弱控制,更是一步步的分裂。從而徹底喪失的對王朝中央的威脅。所以這些諸侯王更像是拿著俸祿的宗室,只是俸祿以封地的產出來體現。而不在具備周朝時期那種一國之君的概念,所以即便西漢有眾多的諸侯王,卻依然是一個真正的大一統王朝。


天空之下一扁舟


自從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以來,歷代王朝大體上都沿用了這一地方行政制度。不過也有的朝代總體上雖然以郡縣制為主,但在局部上仍然實行分封制,如西漢、西晉、明代。為什麼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要實行分封制,建立諸侯國呢?

這得從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歷史背景說起。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大亂,英雄豪傑並起,他們不斷地爭奪土地,建立屬於自己的諸侯國。在眾多諸侯王裡,擁兵四十萬的項羽實力最強。項羽在取得起義軍的領導權後,自立西楚霸王,大肆分封諸侯王。然而因為受封者之間利害衝突巨大,很快就釀成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

楚漢之爭中,實力弱小的劉邦能夠脫穎而出,靠的是謀臣能將的鼎力幫助。這些功臣通過楚漢戰爭逐漸手握重兵,佔據要地,擁有了自立為王的資本,劉邦很難控制他們,如韓信、彭越、英布等。尤其是韓信,在楚漢之爭中實力大增,攻打齊國時就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縱然心裡極不樂意,也只能順著韓信的意思來。

所以說,劉邦分封異姓王、建立諸侯國並非他的本意,而是受制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他只能通過分封的手段來換取臣下的效忠。因此,西漢初期並不是劉邦一人的天下,而是劉邦與異姓王共天下。

此外,劉邦在分析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時,將其歸因於秦朝沒有推行分封制,倒是無人秦王。於是,他又分封自己的兒子為各地諸侯王,並最終釀成“七國之亂”。


與書居


秦朝末期,各地起義軍揭竿而起,紛紛起來反抗暴秦。秦朝實行郡縣制,和現在省市縣制度類似,中央集權。

雖然劉邦也是趁火打劫,趁機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但這不可能不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兵到用時沒有自己人來幫忙。

所以在劉邦稱帝后,封了不少劉姓王,在滅掉異姓王后,更是立下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盟誓。



周朝的翻版。

劉邦打天下初期,實力較項羽相差太多,為了籠絡手下大將和當時項羽封的諸侯王,只能接著封賞,以留下人才和項羽抗衡。


正是依靠著這些人才,劉邦才在楚漢之爭中站穩腳跟,繼而反攻,在垓下將項羽擊敗,建立大一統的王朝。

漢朝實行郡國制,郡縣和封國制度一同實行,這在最一開始確實對於漢朝的統一和團結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後期各諸侯國叛亂,又擾亂了統一和平。


樑上非君子


楚漢戰爭,劉邦收攬人心封了七個王,韓王信,楚王韓信,燕王藏荼,趙王張耳,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後來滅了燕王藏荼後封盧綰為燕王。這些個異姓王有地盤,有軍隊,有領兵作戰能力,對中央政府構成危脅。漢高祖開始剷除異姓王。趙王張耳病死,燕王藏荼反叛被殺,韓王信和燕王盧綰投降匈奴。淮南王反叛被殺,楚王韓信被夷了三族。梁王彭越被夷三族,本人被煮了肉湯,分給每個列候一碗,以昭炯戒,僅長沙王吳芮倖免。在剷除異姓王的同時,劉邦大封同姓王,把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西漢實行郡國並行政體。同時訂白馬之盟,非劉姓不王,違者天下共討之。劉邦希望用這種辦法保住劉家天下。這些諸候王在王國內擁有軍隊,任免官吏和鑄造錢幣等特權,擁有很大的獨立性,嚴重威脅中央政府安全。漢景帝時採用晁錯"削藩"的建議,開始解決王國問題。以吳王劉濞為首七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反叛。後來被鎮壓下去。漢武帝時頒佈"推恩令",允許各諸侯王把土地分封給子孫,這樣王國直屬領地縮小了無力對抗中央。後來漢武帝以各王國進貢的金子成色不足為藉口又陸續削奪大批王候的爵位,這樣經過長期的鬥爭,王國對中央的危脅解除了。


關東俠客


非劉姓不能稱王,除太子及未成年王子不就封,一般成年的王子是不允許呆在京城的,一些特殊的除外,韓信彼時雖隸屬於漢王,然功高蓋世,劉邦封為楚王,齊國本來準備投降的,卻被韓信故意攻下,局勢很明白了,可稱為三足鼎力,劉邦不得已封為齊王,最後西漢一統,韓信要麼退隱,要麼等死,要麼造反,不過也沒什麼用,劉邦已經是天命所歸。從漢武帝開始實行雨露均霑以達到最後中央集權,封地還有,只不過越來越小,各懷鬼胎,不足以與中央對抗,還要按時繳納酎金,否則削爵,到劉備爺爺時只是個小縣令,最後變成一無所有的農民


一二橫撇捺


分封同姓諸侯,是當時統治國家的一種方式,即分封制。表面上看並不會影響國家的統一。但隨著各諸侯國經濟人口等發展的不平衡,尤其是當皇位出現動盪之時,分封制的弊端開始出現,各種覬覦之人開始傭兵自重,蠢蠢欲動,嚴重影響國家的統一和安危。即使在西漢最強盛時期,漢武帝也不得不面臨八王之亂的險境。

所以,後來,始於秦盛於隋唐的郡縣制,代替分封制,讓中央集權開始真正的名至實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