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的七王之亂3個月就可以平定,而晉的八王之亂花了15年?

胡帥波

皇帝不同

首先皇帝不同,漢景帝在權術方面的能力在歷代帝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而晉惠帝呢,不說是傻子吧,至少也是個智商低下的人。古人在在評價某人的時候就是一般人,也大多說少聰睿之類的話,到了晉惠帝這實在是誇不下口說了一句:“太子不學”。王夫之更是評價晉惠帝:“惠帝之愚,古今無匹,國因以亡。


反觀漢景帝,那御人之術絕對是爐火純青。早期用晁錯削藩,一看苗頭不對,立即殺了晁錯。後拉攏梁王,真是好話說盡,梁國在平定七國之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武有周亞夫,程不識,李廣等,文有竇嬰,衛綰,袁盎等。還有酷吏郅都,漢景帝都把他們調教的服服帖帖。

一個智商有問題,一個天縱奇才,高下立判。


西晉體系有很多問題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奪了曹家的江山,司馬炎就在思考曹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思考來思考去,他認為是因為曹家宗室太弱。實際上也是一個原因,因為從曹丕開始,就一直防著曹氏宗親。曹家有能力的幾個王都被曹丕壓制的死死的,長子曹昂因救曹操而死,曹彰在覲見曹丕的時候暴斃而亡,曹植一直被猜忌。正是因為宗室太弱,被司馬家鑽了空子。

所以司馬炎大封宗室,諸王都有自己的軍隊,就連西晉的軍隊也多由宗室掌管。司馬炎也知道自己的兒子腦子不太靈光,所以就把朝政託付給了老丈人楊駿。同時害怕楊駿專權,就把軍隊分給了宗室。這下就更精彩了,皇后賈南風,利用宗室和楊駿的矛盾除掉楊駿,結果賈南風白忙活一場,朝政落入汝南王手中。


賈南風然後又利用晉惠帝命楚王殺了汝南王,接著以矯昭的罪名處決了楚王。徹底掌握朝政,接著她又被趙王誅殺。總之就是這樣殺來殺去。沒有一個能服眾的人。這樣的朝堂這麼能和人才濟濟的漢景帝朝堂相比。

所以西晉無論是制度還是皇帝的才能都和西漢不是一個檔次的,其結果當然相差太遠。


漁耕樵讀

漢朝的七國之亂,是諸侯王聯合起來對抗中央政權的鬥爭。晉朝的八王之亂是諸侯王與諸侯王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

七國之亂裡的七個諸侯王,在聯合起來後,同時舉事。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裡對決,註定勝敗時間在短時間內搞定。所以時間短。晉朝八王之亂,是一次連著一次,持續不斷地進行。大大小小有五次諸侯王間的叛亂,這些叛亂有連續性。殺完死完為止。所以時間長達十六年。

上層的智謀策化,決定方針也有極大關係。七國之亂,是中央對地方叛亂勢力的打擊。能集中國內秀人才和精銳與叛軍作戰。當時分為三個主戰場,趙國,欒布將軍,齊國,灌嬰將軍,粱國,有竇嬰周亞夫,梁孝王等對抗固守。而晉朝的幾個王,誰掌權誰帶兵,一波殺一波,混戰一次死一兩個王。晉惠帝昏呆管不了。這極大方便了叔叔們亂來。依次在叛亂中死的八王就是:司馬亮,司馬瑋,司馬倫,司馬乂,司馬囧,司馬穎,司馬顒,司馬越。這些王的叛亂,一個兩年,差不多就是十五六年,時間自然長。

漢朝七國之亂,是中央政府決策後,痛下狠手剿除,所以,志在根除。晉朝八王之亂,是諸侯王之間向雙向叛亂攻伐。誰打蠃,就維持一段時間,至到下次又開始叛亂。而中央政府好象看客一樣不作為,致使叛亂越打越多,沒個盡頭。


劉一千五

首先八王之亂就不是一次性的政變,而是數次政變。行動不統一,並且手段上不了檯面。在中國,這種手段不被提倡只會讓更多的人唾棄。人們已經經歷了百年左右的分裂,大一統的觀念淡泊。軍權的分散也是一大問題。朝堂的任人唯親直接導致戰鬥力的高低。

而西漢初期的七王之亂則是以吳王,楚王為首切以直接軍事行動的政變。朝廷的軍事行動是合理合法的且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在周亞夫,竇嬰等名將的指揮下首先平定了山東半島一打擊其囂張氣焰並且迅速斷了敵方的糧草使其軍心大亂。從某種意義上說:軍事上的成敗直接決定政治導向和人心民意。

個人認為:八王之亂更像是家事,沒有將發動政變的於執政者很好的分開。從而導致,軍隊於民眾的搖擺。並且手段低俗上不了檯面。而漢朝的七王之亂則完全不同。沒有花架子。就是通過軍事行動的勝利來決定執政者。從而導致了漢景帝站在了制高點,並且沒有退路。只能也是必須要打敗叛軍以維護政權。


大秦帝國宛

1漢景帝睿智無比,國家大事劉啟說了算。晉惠帝弱智無比,國家大事醜逼賈南風說了算。

2劉濞與匈奴相距甚遠,想勾結也不現實,但司馬家的王爺先後勾結了匈奴,鮮卑等外族勢力,導致後面請神容易送神難。

3漢朝是光明正大得天下,歷經三代,人心所向,中央權威巨大。司馬家陰謀篡位不過兩代,蜀地吳地剛剛平定,對中央缺乏忠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