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潮劇的傳承現狀如何?

陳名芳


1.宗族烙印和傳統民俗的影響。好多人都抨擊宗族文化和傳統民俗啊,彷彿這些就等於落後保守。但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我想至少潮劇就得益於此。每年年尾的謝神,請戲班唱戲是必須的。每個村子必須有個戲臺,一到大節慶就唱個三五天。所以潮劇面臨的困境相較其他的劇種小一些。

2.潮汕民系的家鄉情節。這對於那些長期在外的潮汕人而言比較常見。因為在外面,家鄉的一些都會格外懷念。香港的潮劇發展也是不錯的,許雲波先生就是香港潮劇表演藝術家,因為潮汕人香港也多,洪妙師傅等老一輩潮劇藝術家甚至都去過東南亞表演潮劇謀生。潮人的家鄉情懷較之其他民系真的濃烈了很多。潮劇的傳播和生根就是如此。

3.潮劇的生活氣息濃厚。潮劇重生、旦、醜,淨相對薄弱。因為生旦醜與百姓生活最貼近。潮劇丑角就多達10種,丑角的誇張了的生活化的表演,老百姓是最喜歡的,《柴房會》中李老三遇見鬼後的反應,就被演員以梯子功演繹得很生活化、真實而貼近民眾。而生角、旦角,潮劇也更重小生、花旦和青衣,畢竟省尾國角的潮汕大地不興那麼多帝王將相的故事,生活化才是潮劇賴以生存的法則。洪妙大師反串老旦之所以生動形象,離不開他對潮汕眾多老婦人的細心觀察,表演自然就富於生活氣息了。所以,因為貼近生活,潮劇才得以在衝擊下生存。

but,潮劇也是戲曲一種,儘管發展比其他劇種境況好些,但也是堪憂的。原因有二。

1、年輕人傳承無力。現在潮劇的小生,正被越來越多女演員演著。這不是一個好現象,證明年輕人,特別是男生,對於戲曲的興趣是很低的。雖然小生比較文雅,女生反串亦可,但是終究這是一個男性行當,男性唱腔與之才是最匹配的。只有男演員後繼有人,這個行當發展才會更有力。而潮劇引以為傲的丑角也是堪憂,丑角對於身體磨鍊十分重視,基本功要十分紮實才能完成各種特技動作。摺扇功、梯子功等絕技都是要千錘百煉的。年輕人怕苦啊。從唱腔看,潮劇極富特色的活五調,難學難精,範澤華老師唱得公認最好,但是已經沒有人能在活五調上演繹出老一輩的風采了。姚璇秋、範澤華、方展榮等大師引領的潮劇輝煌也是難以再現了。青年人,很難耐住寂寞去臺下十年功的。

2.現代生活的衝擊,老話題了,就不解釋了。


wl之王


相比於很多劇種的低迷,廣東潮劇還算是發展不錯的,最起碼在潮劇分佈的地區,還有不少人樂於聽潮劇的,就像人們會在紅白喜事、宗族祭祀上面,邀請一些潮劇團過來演出。

潮劇又叫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曲、潮州白字等名稱,主要分佈在廣東東部、福建南部、臺灣、香港等一些潮州話流行地區,是廣東省僅次於粵劇的第二個地方劇。

潮劇在國外也有流傳,很多從廣東去東南亞、美洲、澳洲、歐洲等華僑區也都有潮劇的分佈。是一個極其受潮州話片區民眾喜歡的劇種,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潮劇是宋元南戲傳入廣東後,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逐漸演變而成的,距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由於當地少數民族眾多,主要是在廟會上演出,是當地民俗的一個文化特色。

潮劇的傳承狀況,可謂是幾經波折。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全國各個地方戲興起,潮劇也不例外,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劇目及戲曲人才。但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潮劇藝術遭到破壞,原有的班社幾乎都解散了。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藝術得到重視,潮劇又得意重振,原先的班社人員,又重新組起劇團,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潮劇的黃金時期,各地專業與非專業的劇團,達到兩百多個。

那時候潮劇團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藝人演員,比如潮劇第一代“五朵金花”,分別是姚璇秋、範澤華、蕭南英、吳麗君、陳麗華這五人,她們當時兩次帶著潮劇進北京表演,大大的提升了潮劇在戲曲界的地位。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由於歷史原因,潮劇遭到重創,原有的兩百多個劇團又紛紛解散,使潮劇文化的傳承瞬間瓦解,近二十年的努力全部都白費了。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潮劇又在新的歷史環境下開始發展,由於潮州地區的戲曲底蘊濃厚,潮劇又開啟了黃金時期,出現了第二代“五朵金花”,分別是吳玲兒、蔡明暉、孫少華、鄭小霞、吳楚珊這五人,她們使得潮劇迅速的發展。

但是這種狀況只維持了十年,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於受到流行文化的衝擊,再加上市場經濟的制約,潮劇又開始走向衰落,並且直接從黃金時代衰落到了末法時代,甚至有些瀕臨滅絕的危險。

近幾年來,當地政府也開始重視潮劇藝術的發展,潮劇現在已經慢慢的“活了”過來,雖然比不上前兩次的黃金時代,但是也比前些年強了不少。不過現在潮劇面對最大的問題,也是戲曲界共同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年輕人喜歡並且愛上戲曲文化。

不知道幾經波折都屹然不倒的潮劇,能否打破這個現狀呢?


魏青衣


潮劇,又名潮州戲,已經有4OO多年的歷史了!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劇,至今流傳於潮汕地區,福建省漳州市的部分地區,香港和東南亞有潮人社團居住的地方。

潮劇在這些地區現在還是很流行,每逢過年過節,辦喜事,宗族祠堂祭祀都會請潮劇來演出幾場。

潮劇是潮人喜聞樂見,家喻戶曉的一種民間藝術劇種,也是廣東省四大劇種之一,流長源遠,劇本豐富,唱腔優雅動聽,歷代名人眾多,有國家一級演員:姚旋秋,著名潮劇演員洪妙,方展榮,張長城,還有香港的許雲波等等知名人物。還有比較出名的劇目是:荔鏡記,蘇六娘,柴房會,劉明珠,楊四朗探母等一大批地方戲和保家衛國的優秀劇目。這些戲劇都是受到當地人比較喜歡的節目。

潮劇在八十年代後比較盛行,廣東省就有幾個潮劇團,各市縣,各鄉鎮,村都有成立自己的潮劇演出團,每年都有受邀請到國外演出。那個時代的潮汕,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論在大街小巷,還是男女老小,都可以隨時即興來一二段潮劇。普及程度可想而知。

在近段時間,由於受到電視,網絡,微信等新生活的影響,年輕一代對潮劇在逐漸淡忘,對潮劇也不太感興趣,演出時候都很少出現年輕人觀看的身影。針對出現這種現狀,當地政府,民間團體也都在努力,組織培訓,定期舉辦唱潮劇表演競賽,選拔優秀演員人才,創作新的優秀劇本下鄉下村免費演出,聯絡鄉誼感情,地方電視臺也在固定時間播出潮劇,爭取把這一傳統而古老的地方戲劇傳承下去,讓這優秀的戲種在這地區永遠再生根發芽。

謝謝大家閱讀!也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聖潔飄香


潮劇歷史應該有四百多年,宋元時南戲盛行,有一說出自江西弋陽正字,流傳經閩南至粵東潮洲一帶,與潮州大羅鼓香火社慶漸漸同化,經時間歷史推進逐漸演化形成潮劇這一劇種。潮劇初盛時代應該是清中早期,有一說乾隆六十大壽時,各地戲劇晉京貢演,乾隆微服各街口遊視,看到有一處演潮劇問隨從是何方戲刷,報是粵潮劇,即稱讚大羅鼓和絲弦曲之妙,特許晉壽時御前清唱。這是我知道的關於潮劇的淵源。


實實2


就目前汕頭文化發展的情況來看,汕頭的潮劇傳承現狀還是十分良好的,現在在汕頭也能夠經常的聽見精彩的汕頭潮劇。

不過就在好幾年前,汕頭的潮劇還是經歷過低迷期的,尤其是受到現代各種好玩好看的娛樂方式的衝擊,手機啊,電視啊,報紙啊等等都很普及的情況下,潮劇基本上面臨著很大問題,比如和那些我國其他有名的劇種一樣面臨的首要問題,那就是基本的傳承問題,很難找到適合和願意的年輕一代來傳承和發揚著一些古老的技藝,甚至還有一些古老的傳統文化遺失在時間的長河中,畢竟人都會老的,老的一代人需要新的一代人來傳承。

不過還好汕頭潮劇及時的受到了政府的重視,積極的扶持汕頭潮劇的傳承和發展,經過多方努力和有志的年輕人的加入,使得汕頭潮劇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又能在汕頭這片土地上表演了。再加上現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待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重視和現在人們日益關注到,發現了傳統文化的發展的必要性,大家都在一起努力的保存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

作為潮汕地區,很有歷史傳統的一種劇目,還是期望在未來,汕頭潮劇能夠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哦!


人在佛山


潮劇好象歷史比黃梅戲、越劇和京劇的歷史還要悠久,說是源於南戲演變而來,有五至六百年的歷史,是老祖宗留下的優秀文化遺產,被國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一句話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引申下一句就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功夫茶、潮州音樂和潮劇,所以潮劇廣泛流傳於漳、潮地區和東南亞、臺灣甚至歐美。但不可否認,現在的年輕人由於流行文化和各種網絡遊戲的衝擊,對這些傳統優秀文化沒有老一輩那麼喜歡,給潮劇的傳承造成一些困難。

但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也設了潮劇基金,戲曲學校等。當然還得益於潮汕地區各種"老熱"都要請戲給“老爺″助興,使潮劇能植根於民間,也可組織潮劇、潮樂走進校園,培養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鳳江魚


戲曲,屬於一種高雅的藝術,集唱腔、做功、服飾、舞美、劇情。。。等等於一身。而現代可供娛樂和欣賞的渠道太多了,且在這個講究高效率的年代,已沒多少人會靜下心來去看一場戲曲了,除了一些比較有這方面藝術素養、或比較懷舊的一些老人。所以,現在好多地方戲曲都可以說是接近尾聲。。。。

汕頭潮劇,恰切的說,應該叫廣東潮劇或潮汕潮劇,有著幾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盛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各國。。。特別是潮汕本土!也出過許多著名藝術家,如洪妙、姚旋秋、範澤華、黃清城、張長城、方展榮等等,數不勝數。喜歡聽潮劇的人,更是沒有一個不知道香港許雲波先生的,那充滿磁性的唱腔,不知道迷倒又多少潮劇粉絲。。。。

那麼,潮劇的發展前景如何呢?可以這麼說吧,再過五百年,就算所有的地方劇種皆成往事,潮劇也不會消亡!為什麼呢?這應該得益於全中國獨一無二的潮汕人的迷信,逢年過節、祈神拜祖,傳統上總是少不了要請一臺大戲!如果少了這一傳統,潮劇成往事,那是遲早的事。。。

而縱觀現在潮劇現狀,新劇目少,自主劇目少,多的都是泊來的或讓人聽膩了的老劇目,更別說什麼經典了。再一個就是演員,有一個怪象就是某一演員出名了,舞臺主角就一直佔下去,甚至四五十還演小生、小花旦,自已不煩,觀眾都看疲勞了。應該讓年輕演員有機會嶄露頭角,這方面潮州和潮陽劇團做得比較好!

再有就是唱腔和表演方面,在保留傳統的藝術基礎上,也要稍微貼近時代,使能夠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只要把握得好,我相信潮劇的發展前景還是大有可為的!


君子如蘭2287942156


當潮劇轉為潮戲的時候就被認可了。

潮劇都被演壞了,男人都被女人替身了,該柔的不柔,該剛的不剛,這種意識已深入到民眾骨子裡已很難改變。

還有冗長的唱腔:他們說這句唱曲開始唱時,上個廁所回來這句還沒唱完。


江灣新區


我個人覺得不容樂觀,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這些老傳統了,做大戲時觀眾都是老人家為主,還是要政府引導民間配合挖掘如何保護傳承,看看怎麼讓優秀傳統融入到現代生活中,讓大家潛移默化的接受這些文化,讓傳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然傳統文化會脫離實際生活的土壤,而漸漸消亡,那我們就成了無跟的浮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