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因为李世民变成了观音,佛大还是皇帝大?

天赐淡雅二


嫦娥原名姮娥

嫦娥本因叫做姮娥,因避汉文帝刘恒的之讳而改称了嫦娥。这种避讳帝王名号的神仙还有一些,所以观世音避讳李世民的名讳改称观音这也不是孤例。而是我国古代礼制条件下的通行做法。


天帝之化身

在我国古代,天上面地位最高的就是天帝,而汉代则又加了一方神,就是太一。这些是基本上不会去避讳帝王名号的。而在我国古代人间地位最高的就是皇帝,被看作是代天巡狩,天帝的化身。为了凸显其尊贵性,大多数神仙当然就得避讳其名号。



观音能被大家广泛的熟知,除了其本身在民间很受欢迎,更因为《西游记》的宣传功不可没,所以就有人造成了误解,这么大的神仙怎么还要去避讳帝王名号,但是回到现实一看,其实这些神仙在古代的体制下还是没有皇帝大,毕竟皇帝才是人间第一人,所以就还是得避讳帝王名号。


淡看天上月


佛大还是皇帝大?这得看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在一些信仰佛教的边陲小国,佛的地位大。而如果是在中国,佛只是一个工具。观世音避讳李世民,说明皇权的至高无上。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大意是说:

一个和尚忽悠顺治出家,寺庙的长老就对这个和尚破口大骂,说:你真是一个糊涂蛋。和尚不服气,说我劝皇帝出家,是佛门的幸事,你咋说我糊涂?长老就问他,你说佛大还是皇帝老爷大?和尚说,当然是佛大,皇帝还给佛磕头呢。长老恨不得上去踹他一脚,给这和尚光头一记板栗,长老怒斥道:你真是一个大号笨蛋,佛只能教诲世人,是虚的,皇权才是实实在在的。你如果真让顺治出家,立即就要触怒天威,给佛门带来大灾难啊!

佛教在唐朝的势力最大,这是因为武则天意欲称帝,她一介女儿身,贸然称帝,难以遭遇阻力。而佛经里面有武则天称帝的凭据。所以,武则天特别尊崇佛教,给予佛教国教的地位。而一旦武则天在皇帝的宝座上坐稳,又开始限制佛教的势力。封建时期的君王莫不如此,他们虽然信奉,但是只是拿它做辅助皇权稳固的工具。


怀疑探索者


观世音菩萨避讳李世民皇帝名号,变成观音,说是就是,是也不是。在人间虽说是皇帝大,在宇宙可就是佛大。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今来谓之宙,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凭借真如法性,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故名如来。

李世民也信奉佛教,唐三藏西天取经就发生在当时,唐僧玄奘取经回来,李世民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给予肯定和赞颂。‘’佛道祟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唐玄奘新译为观自在。梵名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据《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名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因大悲心切,倒驾慈航,示现菩萨之身,带果行因,运慈行悲,助佛转轮,寻声救苦,济度众生。 观世音菩萨与佛无异,《楞严经》载有:‘’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观世音菩萨观照众生的音而行慈,慈:教人以乐,教导众生获得智慧和哲理。《心经》就是观世音菩萨所宣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世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干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技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苦而运悲,悲:拔人以苦,济度众生解脱烦恼和困苦。《普门品》:‘’若有无量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解救世间苦,……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说: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帮助阿弥陀佛教化极乐世界的眷属。劝发众生一心正念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等众菩萨持莲台来接引往生者,依愿到极乐净土安养。

根据《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所说: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涅槃时,观世音菩萨即成等正觉,名号遍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成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成就佛果所圆满的净土。南无观世音菩萨!


德厚致远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关注我们了解交流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净土宗流传开来以后,极乐世界的第二大神观世音菩萨也受到广泛的崇敬,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观世音菩萨逐渐由“男”变“女”(男儿身的来源,请查看本号的:「中国民间各路神仙」首席菩萨—观世音竟然是男儿身?),成为一位大慈大悲的女菩萨。按照佛经上的说法(法华经普门品,俗称观音经)观世音菩萨有32应身,其中就有一些女身。观世音菩萨为说法的需要,可以变换性别和身份。以后观世音菩萨不在亦男亦女,而是固定为一女性菩萨。

观世音传入中国以后,逐渐被彻底汉化,她的国籍、民族、以至性别,全都按照中国人的意愿脱胎换骨了。观世音甚至被附会为汉家的公主,把她说成是楚庄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

观世音菩萨所居住的普陀山,据说本在印度的海岛上。估计是距离中国太遥远,信徒们去朝拜很是不容易,于是舍远就近,在中国寻觅了一处道场,这就是浙江舟山的梅芩岛。

相传,唐时有一印度僧人在岛上的潮音洞焚烧十指,礼拜观音,洞内忽放异彩,感召观音现身。于是这里被传为观音显圣之地。以后日本僧人从五台山迎奉了一尊观音像回国,途经这里时,突然遇上大风暴,船不能行走,他们认定这是观音菩萨不愿意东去,遂把神像留在岛上,人们便依此建了一座“不肯去观音院”。

中国佛教将阴历的二月十九定为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又有观音送子的说法,每逢这些日子,到观音处求福求子的人非常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随缘转发·功德无量!

关注我们了解交流中华传统文化!


闾门工作室


问这个问题的人,有点可笑。一个是世间法,一个是出世间法。有可比性吗?

人们常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什么原因?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很多典故,比喻朱元璋传说他就是真龙天子,还有秦始皇,当然还有很多皇帝都是真龙天子。之所以他能成为皇帝,是因为过去世,他是修行人,但却因为修得不好的缘故,堕落成为龙身,等到寿终正寝,就会脱了龙身,到人世间成为皇帝,皇帝只是个小王而已。比他大的官职多了去啦!

天上有多少层天,就有多少个天子。还有转轮圣王统领四天下。金轮王管理四大部洲,银轮王管理三大部洲,铜轮王管理我们人间这个部洲(就是阎浮提)。

而佛呢?是天人的老师。佛有十大名号。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世间的人,领悟力太差,为了随顺众生的习气,简称十号。而真正佛的名号有上百种。佛有哪十种名号呢?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大家还记得西游记吧,孙悟空大闹天空,把玉帝吓得请来了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最后还是如来佛祖才镇住了孙悟空。虽然是小说,实际上还真有那么回事,据说天上有时也发生战争,阿修罗有时也会和天帝争权,天帝有时亦会输给阿修罗,这时候天帝就会去供养请教如来佛祖,用什么才能制服阿修罗。

皇帝只是人间的一个小王而已,在人间他可以为所欲为,人世间的谤佛、毁佛都是因缘所致,佛亦不会因此而破坏世间法。佛是法王,岂能与世间的小王相比?那就是鸡蛋和地球相比,不在一个面上。


当花岳新满


观世音并不是因为避李世民的讳才改成观音的,观音在唐朝之前就有这样的叫法,而且《旧唐书》明确记载只要世民二字不在一起,就不用避讳。所以这个前提是不成立的,不过回答佛大还是皇帝大却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翻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点,具体来看,都是皇帝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中国世俗皇权权力巨大,所以佛教要想传法,就不得不依靠皇权。历代高僧对皇帝的吹捧跟普通人也没有差别,没办法,谁让皇帝决定着佛教的兴衰呢。

随便举个例子,当年赵匡胤去寺庙里,就问主持说,他要不要拜佛。都站在佛前了,要拜早拜了,还需要问吗?结果僧人很机智,说现在佛不用拜过去佛。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是高僧和皇帝的问答,高僧都很机智,巧妙的维护了皇帝的威严,又缓解了尴尬,但本质上还是皇帝权力大。

但当我们把历史的视角拉大,却发现说来说去最后还是佛祖大,因为皇帝都死了,甚至现在连皇帝这个职位都没有了,可是佛祖的徒子徒孙和信徒们却依然很强大。

三武一宗灭佛,灭来灭去,佛教依然在,把视角拉长,有时候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昭烈名臣


这个问题简直是“关公战秦琼”,关公厉害还是秦琼厉害?没有什么可比性。

皇帝是现实世界里的最高执政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要论现实权利,当然是皇帝大了。但是几千年来,皇帝轮流做,王朝更替了多少次?在人们信仰世界里的佛还是那个佛。要说佛大吧,世界各地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的崇佛灭佛的运动,哪一次不是皇权的体现?

要说这个问题,我倒想起一则小故事,故事虽然小,但是对于佛与和皇权的和平相处非常重要,也是中华大地没有发生西方宗教伦理惨案的理论根源。

北宋文豪欧阳修退休后写了一本叫《归田录》的书,书中许多事情都是他的亲身经历、见闻,加上他一代文豪的身份,这些八卦应该算是比较可信的史料。这本书中记载了一篇关于宋太祖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初次去相国寺视察,在佛像前烧香时,突然犹豫不决,问左右众多陪同领导视察的大小官员、僧人:“寡人应该下跪去拜呢?还是不拜?”

  注意!最高行政长官在外视察期间,每一次问话都可能暗藏玄机,每一次答对,都可能影响答对者官位的升迁。所以当大老板赵匡胤问出这句关于他应该拜还是不拜的问题后,当时所有陪同领导视察的大小官员、僧人虽然表面继续保持卑微的笑容,内心却进入了参加机智抢答比赛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从他们表面卑微的笑容中觉察到他们内心的疯狂。

  御前奏对,讲究的是揣摩圣意。揣摩圣意,靠的是平时积累。一问一答之间,有人飞黄腾达,有人人头落地。

  赵匡胤问拜还是不拜,懂得揣摩圣意的人一定可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按照先朝传统是拜,但是作为沉浮宦海多年的前朝老臣,赵匡胤会不懂传统不懂礼仪吗?反过来作为开国称帝的霸气之君,好不容易做了皇帝,他愿意再去下跪朝拜吗?显然是内心有所不甘才会犹豫发问呀,可以肯定的说,他内心是不愿意下跪的。

  所以估计就在领导话音刚落的四分之一秒后,一个叫赞宁的僧录(中央最高僧官)抢答了:“见在佛不拜过去佛。”(明朝人蒋一葵在《尧山堂外记》中亦记有此事,为“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当时赵匡胤是“故微笑而颔之”,立即定下制度,从此皇帝进香都不用下跪了。

因为皇帝是见在佛,而所有的和尚尼姑(包括各寺庙方丈)都是佛弟子,所以在理论上也就成为了皇帝的这位“见在佛”的弟子,从此方丈拜皇帝也就成了拜佛。

一句“见在佛不拜过去佛”化解了宗教和皇权的潜在矛盾真可谓是大智慧呀,从此佛教和皇权一家亲。从此以后佛教放低了身段,从而获得了大发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皇权对宗教的提防和限制。

你明白佛大还是皇帝大了吗?佛教的佛是过去佛,当朝的皇帝是见在佛,理论上平等。但是所有的佛弟子(含方丈)也就都成了“见在佛”的弟子皇帝的弟子。


南柯


观世音简写成观音的问题,其实蛮复杂的。从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从北魏到隋代都有把观世音简写成观音的石刻。这时候唐朝还没建立呢。而在李世民和他儿子李治统治时期,还有一些人继续写“观世音”,也没有避李世民的讳。究其原因,在于唐朝初年的避讳规则并不严格,而且有两条基本原则:1、二名不偏讳;2、嫌名不讳。什么意思呢?先说“二名不偏讳”,李世民的名字叫“世民”,是两个字,古人称之为“二名”,在古书或者文章中不可能经常出现“世民”连起来用的情况,但经常单独出现“世”和“民”,只要“世民”两个字不连在一起,是不用避讳的。

再说“嫌名不讳”,所谓“嫌名”,就是读音和帝王名字差不多的词,比如“市民”、“士民”之类,这些也不应该纳入避讳的范畴里,如果连这些都规避,文章就没法写了。此外,古书里出现诸如“世民”的词汇也算是“嫌名”,也不属于避讳范畴。

从这两条规则来看,“观世音”既符合二名不偏讳,也符合嫌名不讳,所以在唐初实际上是不用强行改写为“观音”的,至少李世民活着的时候,还没好意思跟观世音菩萨叫板。但随着唐朝中后期,避讳法则日益严密,所谓二名不偏讳和嫌名不讳的规则都被打破了,人们写文章变得战战兢兢。深怕触犯了避讳原则,这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了把观世音简写成观音,倒不完全受避讳李世民影响了。

由唐朝宽泛的避讳到后来严密的避讳来看,统治者对文化的控制是日趋严密的,连网开一面的特例也被取消了,佛祖观世音作为南亚人,哪懂中国的避讳呢?


大意觉迷


当是佛大。

佛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极其看不上皇帝这类挣钱小又辛苦的活。他从身上搓上一片污垢,捏成一团,然后一吹,就能变成一位令人万世景仰的皇帝。

观世音菩萨是位出色的社会工作者,他受佛陀的委派,来到东土大唐教导化育众生,把众生从无边欲海中拯救出来,使他们过上安康自在的生活。观音菩萨到东土大唐来从事社会工作,为了方便自己开展工作,减少牴牾,当然要穿大唐人的衣服,说大唐人的话,吃大唐人的粮食,遵守大唐人的法律法规。既然大唐人都要避大皇帝李世民的讳,观世音菩萨自然也要避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有一颗慈悲博爱的仁心,她想将更多的大唐人从欲海中救出来。不然,以观世音菩萨的能耐,只须一口气,轻轻一吹,就能将大唐皇帝李世民吹到大西洋去扑打扑打。世界的皇帝,岂是佛陀菩萨的对手,又哪能大得过佛陀菩萨呢。以李世民的小老婆武则天来说吧,武则天不是朝朝夕夕跪拜在佛陀菩萨像前,求佛陀菩萨保佑。武则天可是一个做了皇帝的杰出女性。


卿雨润


在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就是老大,其他的佛道儒都是封建君王的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罢了,当然不排除有一些皇帝是真心地信奉,他们到可以为此让位,但为少数罢了!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开始,皇帝的权力日益强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权至上,其他一切皆为蝼蚁。而佛教、道教、儒学,都成了封建君王愚弄百姓,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罢了,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些宗教自然要对皇帝妥协让位,因为这些教派,没有皇帝的支持,难以发展壮大,如果不幸惹恼了皇帝,还会引来灾难,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几次灭佛事件,一切教派,在皇帝面前无比弱小,就看这个皇帝开心不开心了,一切都是为皇权服务的工具罢了,因此有了为避李世民的名讳,观世音成了观音。



当然,不排除历史上有一些皇帝是宗教的狂热信徒,在他们眼中,这些宗教事物大于皇权,自己还要靠这些宗教的庇护,得道升仙,保佑自己王朝千秋万代;

总之,一切宗教在封建君王眼中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罢了,为自己的皇权与王朝服务,没有绝对的大小,只用永恒的价值和利用罢了!各位,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