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已经看过《我不是药神》很久,却迟迟没有评论

因为,这部影片实在是太直击现实,触动人心,所以就想着多静一静,以便更理性的来评价这部影片。

从印度一些现实题材的影片在中国热映,比如《摔跤吧爸爸》、《神秘大叔》、《起跑线》、《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厕所英雄》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相对大片来说,观众更喜欢贴切现实生活的电影。

这个和国度、性别、人种无关。

人,是社会性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独的存在,所谓给我们带来视听享受的大片,让我们的肾上腺素来得快去得也快, 远不如现实题材的电影,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思考,甚至起到改良社会的作用。

今天看新闻,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我不是药神》,甚至引起了总理的关注和批示,“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我想在中国,这应该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如同韩国的《熔炉》。

《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同时间,老歪和老婆也看了《超人总动员2》。

对于老歪把《我不是药神》和《超人总动员》这两部影片 联系到一起,很多人一定觉得很莫名其妙,在很多人眼里,这两部影片,其实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老歪还是强烈地觉得,这两部影片其实都在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

在《超人总动员2》里,不了解真相的市政厅,下达了限制超级英雄的法案,于是大力神和橡皮女两口子就这一法案进行了辩论。

大力神说,既然法律是不公正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维护这法律?我们应该打破这不公正的法律,去寻求真正的公正。

而橡皮女说,无论法律再不公,在原有法律没有得到改正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遵守现有法律,在法律的框架下去寻求真正的公正。

这样的讨论和《我不是药神》里的讨论又何尝不是一样?

所有人都同情药贩子程勇,都恨不得法律不要给程勇定罪,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程勇到底有没有触犯法律?

在中国,一惯都讲究的是法理不外乎人情,人情大过天,没有什么比人情更大,甚至是法律。

所以,在中国会盛行武侠小说;所以,我们会更崇尚侠文化。

儒以法乱文,侠以武犯禁。

在中国,侠一般都是游离于法律之外。

在中国,普通人都认为道德更高于法律,就像公交车上,一些老人会觉得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就应该是天经地义,不让就该天诛地灭,我就可以动手帮你父母管教你。

在《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才会说他杀的每个人都是经过他调查审判,没有错杀一个人,他就代表着法律。

这就是典型的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

《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电影里,程勇的前小舅子曹斌曾经对局长表达过心中的困惑。

他觉得药贩子虽然卖得是假药,但是却实实在在能够救到更多人,为什么一定要抓住他们?

局长说,因为警察是执法者,必须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同样问题,东野圭吾的《徬徨之忍》里(有2009年日版和2014年韩版等两版电影),女儿被不良少年凌虐致死,父亲为了报仇,千里追捕凶手,要手忍仇人。

小警察在追捕父亲的过程中,也同样有这样的困惑。警察不应该是抓捕坏人吗?为什么不去抓那些小混混,却要去抓那位痛失爱女的父亲?

老警察回答说,警察并不是保护市民,要保护的是法律,为防止法律受到破坏,拼命东奔西跑。但法律是绝对是正确的吗?如果绝对正确,为什么又要频频修改?法律并不完善,为保护不完善的法律,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践踏他人的心也无所谓吗?

看影片的时候,觉得曹斌其实不适合当警察,这样说并没有贬意,只是觉得他当一名律师或许会更好。

《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刘德华以前演过一部根据西片《秋霜花落泪》改编的电影《法内情》,和叶德娴一起主演。

刘德华为了救母而不择手段,甚至在法庭上作假口供。

但是基于刘德华救母的出发点,陪审团最终还是对叶德娴和刘德华这对母子进行了宽待。

法律的作用在于充分保障既有的社会秩序。

就象一些自卑者总认为西方人比中国人文明程度要高,比如西方人不会用盗版,但其实西方人到了中国,在没有法律约束下,一样会大买特买、大下特下盗版。

很多时候,不是道德让一个人一个社会变得文明,其实归根结底是法律。

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外国赎回了鲁国人,按鲁国当时的法令,是应该受到奖赏,但子贡却拒而不受。

于是,孔子批评了子贡,说,你有钱,可以不要赏金,但后继者,特别是穷人也会不好意思要赏金,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再见义勇为,你主动拿到赏金并不会损害自己的道德,可是却不能鼓励更多的人来效法。从长期来说,这明显就是一件坏事。做人,不能只顾自己行为高尚,还要考虑普通老百姓的道德境界。

孔子的确是一个被后世误解太深的人。

《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程勇不是药神,程勇其实是药侠。

他的侠义之举理应受到表彰,但同时他触犯了法律,也理应受到惩罚。

以前,有个很经典的题目,一个司机为了救一名孕妇,连闯数个红灯,那么他应该受到处罚吗?

我以为,司机闯红灯,肯定要受到处罚,但同时他见义勇为救了一名孕妇,肯定也要受到表彰。奖和罚不混同,有奖有罚,奖大大的大于罚,能够切实鼓励大家来做善事,这才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答案。

电影与现实相比较,其实更好的表达了这一观点。

所以,电影结局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能接受,其实仔细想一想,电影里的结局,的确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

《我不是药神》让我想起达斯汀·霍夫曼的一部经典电影《英雄》,又叫《无名英雄》。

在最后,女记者当众问假英雄,我们都认为你是英雄,那么,你认为自己是英雄吗?

假英雄回答说:是的,我认为我们全都是英雄。只要你在适当的时候看到我们。我们内心都有一种高贵和美好的情操随时会表现出来。在其它时刻,我们……也并不那么像英雄。新闻界只注意到了某个时候,某个人,而不是其他人。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意志不坚但有些勇气和端正的品行。

我觉得这句台词是对《我不是药神》最好的解读。

人生对自我的肯定,远远比社会对我们的肯定,要更重要。

《我不是药神》:不过是现实版的《超人总动员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