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騙自己了,所謂的「活出自我」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文:陳三蜂

圖:網絡,侵刪

1

前幾天逛一個論壇的時候,偶然看到一位大學生髮帖自述自己畢業兩年的經歷。

大概的經歷就是這樣的:他在大學畢業後,經歷了兩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自己比較排斥的,在幹了兩個月後就辭職了。第二份工作是自己比較喜歡的,和自己的愛好也相符,但是工作壓力比較大,工作量比較多,幹了大概七八個月後,身體承受不住,所以也辭了。

辭了之後他沒有繼續找工作,而是說遵從自己的內心,不願過這種為了金錢奔波、為了生存勞累的生活,選擇了和幾個朋友一起,在某個二線城市的郊區農村,租了個非常便宜的小房子,每天過著“一杯香茗,一盞淡酒,坐看雲起雲舒”的生活。錢不夠的時候就到網絡上接一些兼職做做,沒有了工作時的壓力,生活過得很愜意。

帖子發出來之後,有很多人在下面留言。其中,90%的留言者都表現出了對發帖者的羨慕,並且誇讚他活出了自我,紛紛表示過這種無慾無求的生活讓人敬佩。

當然,也有一些人留言說這是一種懦夫的行為,為了逃避而做出的選擇,所謂的“活出自我”其實是為自己逃離而編織的藉口。

不管這名學生是活出自我還是真的逃避,雖然很多人佩服他的勇氣,但是看完他的自述之後,我腦子裡面就只蹦出來了兩個詞:矯情和自私。

別騙自己了,所謂的“活出自我”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2

雖然說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是作為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談無慾無求怕是有點為之過早,何況這種選擇,是在經歷了種種不順之後的外力因素催化作用下產生的,那麼這個選擇,就是逃避。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由於自己經歷了很多事情,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不太順利,特別煩躁。那個時候就在想,要是能找一個沒有這麼多煩惱的地方,無憂無慮地活著該多好啊,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和審判,無慾無求。當時甚至都準備好了去做義工,雖然每天沒有什麼收入,但是至少不用為這麼多雜事勞心勞肺。

就在我準備跟領導提辭職的前一天,我突然反問自己:“我這不就是赤裸裸的逃避問題逃避責任嗎?”。

遇到不順就想過無慾無求的日子,遭遇打擊就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在事情一切都順利的時候,這些問題都統統拋之腦後。

而且,我這不僅是逃避,還自私。

每個人生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個體,總會和其他人或事物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從而也賦予了每個人都應該揹負的責任。

大的不談,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小一點的、更具體一點的,對父母的責任,這是作為一個年輕人切切實實能夠摸得著的。

父母把你辛辛苦苦養這麼大,不是為了讓你在20幾歲的時候甩一句:這樣的活法太累了,你們都太窩囊,我要反抗,我要活出自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你無憂無慮地過著自己的夢想生活的時候,父母也慢慢不再年輕,等到了他們難以避免地有了疾病之後,你會發現:沒有奮鬥過,沒有錢的生活,才最窩囊。

就像一位朋友說過的:“在該奮鬥的年紀就該全力以赴去奮鬥,不然爸媽養你這麼多年是白養的啊?”

別騙自己了,所謂的“活出自我”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3

小時候非常喜歡一部喜劇,叫《武林外傳》,當時特別羨慕同福客棧裡面那幾個主人公,每天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有客人的時候招呼客人,沒客人的時候嬉笑聊天,當時覺得這才叫生活。

長大後我才發現,所謂的與世無爭,那是因為沒有去爭的必要。

佟掌櫃是漢中鏢局的大小姐,白展堂的母親是六扇門密使,郭芙蓉的父親是六扇門的總捕頭,李大嘴的母親是京城食神第一傳人,呂秀才的爺爺是知府,就連還是個娃娃的莫小貝,也是衡山掌門、五嶽盟主。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幾位主人公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可以理解為是來體驗生活的。

他們做出的選擇都是基於父輩已經做得足夠成功,成功到他們不需要來承擔對於父輩的責任。

這還只是影視劇中,而在現實生活中,更可怕的是往往這類人,比出生一般的人更加懂得承擔責任,更加懂得努力。

別騙自己了,所謂的“活出自我”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4

有些人會跟我說,我父母並沒有要求要對他們承擔責任啊,反而他們跟我說,只要我過得開心,他們都會支持我做的決定。

呵呵,對於不想承擔責任的人來說,這句話就是救命稻草,成了尋求心安理得的自我安慰。也正是這句“只要你開心,我們都支持你”,不知道苦了多少中國父母,害了多少無知青年。

在去年的時候,有一群人火遍了互聯網,叫做“三和大神”。所謂的“三和大神”,就是一群和家裡面斷絕聯繫的年輕人,在深圳三和這個地方,玩遊戲混日子,過著低慾望的生活。他們做一天兼職,就可以耍三天,等錢花完之後,再去做兼職。

如今這群人依舊存在,並且加入的人越來越多,像這種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大學生,和三和大神又有什麼區別。

和家裡斷了聯繫的“三和大神”,我相信他們家人現在對他們說的不是“只要你開心就好”,而是“只要你平安就好”。看見沒,要求是逐步降低的。

哪個父母不希望子女有出息,“只要你開心”、“只要你平安”只不過是對你的最低要求,所以不要再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了。

別騙自己了,所謂的“活出自我”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5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這樣問的:“你這麼拼命,是為了什麼?”,我記得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回答的:為了父母以後有困難時第一時間告訴我,而不會因為害怕我沒錢而瞞著我。

所以,作為一個成年人,父母養你幾十年,不是為了讓你無慾無求地修行,而是想在你身上看到希望。

固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是在該奮鬥的時候遇到點不順就選擇逃避,美言之活出自我,活出自由,其實就是懦弱。

真正的“無慾無求”應該是得到後坦然放棄的狀態,你現在連什麼都沒有得到過,就追求“無慾無求”,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二十幾歲的時候不努力一下,難道還指望四五十歲的時候厚積薄發,做你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情,那才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別騙自己了,所謂的“活出自我”不是自私就是矯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