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學士爲五品,清朝爲一品,可爲什麼清朝大學士權利沒明朝大

大學士這一官銜可以說大夥都不陌生,電視劇裡就有宋時包拯擔任“龍圖閣大學士”(實際上沒這一官職,應該叫龍圖閣直學士)、明時張居正領東閣大學士以及晚清時期李鴻章拜文華殿大學士等等。大學士一職的設立最早可追溯至唐景龍年間,真正得到發展的為明清兩代。

明朝大學士為正五品、清朝大學士為正一品,那為什麼清朝的大學士的權利反而沒有明朝的大呢?要理解這一問題,就得從朱元璋廢相開始說起。

明朝大學士為五品,清朝為一品,可為什麼清朝大學士權利沒明朝大

電視劇裡的龍圖閣大學士——包拯

朱元璋自胡惟庸一案後開始廢置宰相一職,由皇帝親統六部。可是大明江山之大、事務之多讓朱元璋很難獨自應對,因此在洪武十五年開始仿宋官制設立殿閣大學士。當時大學士的只是皇帝的顧問兼秘書,因此品秩不高,為正五品。至明成祖、明仁宗時,大學士就不僅僅是皇帝的顧問了,而是常被加以三孤(少師、少傅、少保)進入內閣輔政,因此被稱為內閣大學士。明朝設置內閣,六部事務先提交給內閣,內閣大學士商量對策後由首輔給出票擬供皇帝批紅,內閣儼然就是明朝的中樞機構、宰相機構,內閣大學士權利之大不喻自明。內閣大學士中居首者被稱為首輔,像嚴嵩、張居正等首輔的權利完全可以和歷代的宰相相比了。

明朝大學士為五品,清朝為一品,可為什麼清朝大學士權利沒明朝大

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

滿清入主中原後,包括文化、官制等很多方面大體上都在效法前朝,因此內閣制以及內閣大學士得以保留,大學士一般也是由四人至六人擔任。相較於明朝,清朝大學士在官位上直接升格為正一品,無需加任何官銜。別看清朝大學士高居一品,看上去好像是位極人臣,但是其實際權利卻比明朝大學士差太多,主要原因還是清朝在繼承前朝官制尤其指內閣制時,並不是一塵不變的效法,而是有所變更。

明朝大學士為五品,清朝為一品,可為什麼清朝大學士權利沒明朝大

晚清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

在清朝一代,雖然臣官的奏章名義上進入內閣、皇帝的詔書出自於內閣,但是其中樞輔政作用和權利分別被議王大臣會議(清早期)、南書房(康熙時期)以及軍機處(雍正後)擠壓,尤其是設立軍機處之後,清朝的內閣大學士基本上就是虛職了 。

所以,明朝首輔大學士可以稱為宰相,清朝一代則必須是大學士銜(榮譽虛職)加軍機大臣(掌握實權)才可以被尊稱為宰相。

明朝大學士為五品,清朝為一品,可為什麼清朝大學士權利沒明朝大

乾隆朝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妥妥的宰相——和珅

我是歷史的天空2018,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和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