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媽媽能做到這些,孩子肯定會有更出色的改變,你試試看

我們都知道帶大一個孩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而要教育好一個孩子那就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育,已經是家長的重之又重的大事了,為了孩子,什麼事都能放到一邊,唯獨教育不能。但在教育的過程中,孩子闖下的大大小小的禍,總是能讓家長忍不住抓狂,大吼大叫,這時要做一個能“忍”的媽媽,就顯得尤為更重要了。

如果媽媽能做到這些,孩子肯定會有更出色的改變,你試試看

1.忍得了孩子添亂、搗蛋

著名演員孫儷曾經在微博上曬過一組照片,孩子們把顏料弄得一地狼藉,她用了一個小時擦地板,孫儷由始致終都沒有責怪孩子一句,甚至言語中還透露著對孩子滿滿的愛和自豪。

要是這樣的情景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會怎麼做?是不是又忍不住大吼大叫,甚至動粗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什麼都想嘗試一下,觸摸一下,感覺一下,可是很多大人卻不理解,因為怕麻煩,或怕存有安全隱患,總是忍不住去阻止或代勞。

就拿吃飯來說,很多媽媽怕孩子吃得撒得滿桌滿地都是,身上都是髒兮兮的,會給自己添了許多麻煩,乾脆自己接過勺子一口一口地喂孩子。

其實,8 個月以後大的孩子就到了自主進食的黃金期,會玩食物、會弄得到處都是,但這是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的必須過程。

讓孩子盡情地用手或勺自己吃,吃得一塌糊塗又如何?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情況就會有所改善,大人只要在旁邊適當的給予引導,孩子就會做好的。

再拿家務來說,大人總覺得孩子幫忙做家務,簡直就是添亂。孩子端個碗怕他摔了、拖地怕他拖不乾淨、洗襪子怕他弄得一地都是水......但你知道嗎,孩子在幫忙做家務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就很有成就感,這就是孩子獨立和自信的開始。

家長要是能忍得住孩子製造出的麻煩,或控制住自己不要主動去代勞,孩子才能學得更好,成長得更快。

如果媽媽能做到這些,孩子肯定會有更出色的改變,你試試看

2.管住自己脾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發脾氣、大吼大叫是最無用的教育之一,吼叫孩子不僅沒有用,而且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衝著孩子大聲吼道,看似是想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很多時候卻是父母情緒的一種失控,不管你事後怎麼愧疚和補償,對孩子的傷害都已經是造成的了。

很多研究表明,長期對孩子發脾氣、吼叫,不僅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

所以別輕易地用發脾氣來教育孩子,當我們心情不好時,不妨採用冷處理方式,給自己幾分鐘,遠離孩子,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生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而不是把槍口對準孩子。

如果媽媽能做到這些,孩子肯定會有更出色的改變,你試試看

3.忍得住不催促孩子

上學時間到了:“你能不能快點,上學就要遲到了,別磨磨蹭蹭的了。”

吃飯時:“吃快點,吃這麼久,才吃這麼一點,你要吃到什麼時候才能吃完?”

寫作業時:“快點寫,別拖拖拉拉的了,什麼事都要人催。”

上面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看到孩子磨磨蹭蹭,大人就是忍不住不停地催促、提醒。但最後家長催促得越多,孩子越愛磨蹭,也就越來越不自覺。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如果大人們總是以成人的節奏去要求孩子,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傷害。

我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篇熱傳的漫畫《媽媽,請等等我》,畫中的一字一句都很戳心:

媽媽,

你可以等我慢慢在你的肚子里長大;

你可以等我慢慢地長牙;

你可以等我慢慢地蹣跚學步,牙牙學語;

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慢慢地熟悉陌生人,慢慢地表達;

讓我慢慢地學會克服恐懼,慢慢地擺脫內心的掙扎;

讓我慢慢地看看花、看看雲、看看小蟲,慢慢地體驗這個世界的奇妙;

......

媽媽,請等等我,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

可是你能不能還像我是個小baby的時候,那樣溫柔地對我說話。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靠催促,更多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