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爲何討伐大宛國?爲了天馬?看西域各國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當時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聯絡西域諸國夾擊匈奴,也就是史書上說的:斷匈奴右臂。可惜,出使西域是成功了,但是夾擊匈奴的戰略目的沒有成功,後來漢朝以一己之力戰勝匈奴,其實現在回過頭再看,漢武帝也沒指望西域能幫多大忙,可是不幫忙也就罷了,西域諸國的所作所為太不像話了。

漢武帝為何討伐大宛國?為了天馬?看西域各國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在漢匈奴戰爭期間,樓蘭國、姑師國曾屢次殺漢使,搶奪財物。即使在漠北決戰之後,如果漢朝使者與匈奴使者同時到達西域的某國,那此國對匈奴使者極為恭敬,而對漢使則極為冷淡。看到這你可能會問,怎麼會這樣,難道西域諸國不知道匈奴幹不過漢朝嗎?

他們當然知道,只是在他們的眼中漢朝距離他們太遠了,而匈奴則就在身旁,特別是漠北決戰後,匈奴西遷,離西域更近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西域諸國見識過匈奴的殘暴。因為西域的大月氏國就曾被匈奴的軍隊攻破,連國王的頭顱都被做成了匈奴單于的酒器,此事震動整個西域,所以在西域這些國家眼裡,他們認為匈奴比漢朝厲害,至於漢朝軍隊怎麼在草原狂揍匈奴這樣的新聞,對不起,相信是真的,但是沒見過,所以不怕漢軍。

漢武帝為何討伐大宛國?為了天馬?看西域各國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如果只是殺漢使、劫財物、瞧不起漢朝,估計漢武帝也不會遠征西域,因為畢竟太遠了。但是漢武帝作為千古一帝,所著眼的肯定要遠超常人。當時匈奴被打的西遷,依靠西域的財力物力正在恢復國力,史書上記載,匈奴聯合河西走廊南部的羌人。屢屢對河西走廊發動襲擊。瞭解地理的朋友都知道,河西走廊那是多麼重要的位置啊,那是絲綢之路的要道。基於此,漢武帝終於認識到,不徹底控制西域,就不能徹底解決匈奴。

接著公元前108年,漢朝對西域用兵,俘獲樓蘭王和姑師王。這是西域諸國第一次見到漢朝的兵威,效果立竿見影,各國紛紛表示與匈奴斷交,烏孫國更是以一千匹馬作為聘禮,向漢朝求婚。到這我想說,這些國家真是欠揍啊。

按道理來講,這事就應該結束了,可是三年後,西域各國就忘了這次教訓了。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派使者去大宛國求取汗血寶馬,其實漢武帝不是強要馬的,漢使除了帶大量財物外,還帶了一個價值連城的金馬,這簡直是高價購買。可是大宛國竟然截殺了漢使、沒收了財物。這個情景熟悉吧,殺漢使、截財物,這不就是樓蘭和姑師經常乾的事嗎?敢情這些國家怎麼都喜歡對使者下手呢。

你可能會有疑問,難道這大宛國瘋了,他們沒看到樓蘭和姑師的下場嗎?答案是,他們看到了,但是他們也看到了另一面,那就是大宛國相比樓蘭和姑師,距離漢朝更遠。所以當時在大宛有種論調:遠漢,漢兵難至。

漢武帝為何討伐大宛國?為了天馬?看西域各國做的這些事就知道了

你要是漢武帝你說出不出兵,不出兵其他西域國就會接著效仿,然後繼續倒向匈奴。所以緊接著第二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派李廣利遠征大宛,不幸這次出兵大敗。這一敗可不得了,馬上在西域大範圍興起了:遠漢,漢兵難至的論調。事已至此,只能再出兵,公元前101年,大宛國終於在漢朝的打擊下投降,李廣利斬殺了大宛國王,帶著三千多匹良馬回了長安。所以,問題來了,看完西域這些國家的所作所為,結合當時的形勢,你如果是漢武帝,你會不會遠征西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