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除了骨密度检查,为什么还要做X光和血液检查?

李冞嵘


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第一界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研讨会上明确定义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骨皮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需要3个方面的评估和检查来诊断。

右上角关注“骨科姚大夫” 与医生交朋友,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检查项目:

第一个方面,骨量减少,其实就是以骨密度的检查来判断的。骨密度是诊断和预测骨质疏松症病人的骨折风险性,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最佳定量指标。

第二个方面,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骨皮质多孔,变薄其实是需要x光检查作为判断依据的。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骨皮质的厚薄及骨小梁的形态改变,进而完成对骨质疏松病人的诊断与评估,但x线检查不能像骨密度检查那样定量的判断骨质疏松情况。可以说x线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定性检查方法。


第三个方面,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是通过对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的了解和评估来判断骨质疏松症的。

顺便提一下,骨折疏松症的血液检查主要有血尿常规、肝功、肾功、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甲状旁腺激素等。血液检查有助于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风险的评价病情进展和治疗措施的选择与评估。

总结:

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及影像检查等多方面的检查才能确立诊断的,而不是只凭某一点就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这就是骨质疏松除了骨密度检查,还要做x光和血液检查的原因。


骨科姚大夫


骨密度(BMD)

它是反映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他的骨质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年青人骨峰值比较,不低于1个标准差时,我们认为他的骨密度正常,这时T值≥-1.0;当T值在-1~-2.5个标准差之间时为骨量减少;当T值≤-2.5个标准差时,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当T值≤-2.5个标准差并且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时,就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可见骨密度可以反映患者的骨质强度。

但是骨质的强度不单纯是骨质的密度,还有骨的质量,就是指骨内的胶原情况,这就如同我们说得干树枝和湿树枝的道理一样,同样的重量,但是干树枝就容易折断,而湿树枝就不易折断;如何评价这一部分内容呢,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骨密度及相关的因素有一套预测的公式,最终能够预测出您摔倒后骨折发生的几率;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很好的显示由于骨质疏松原因导致的骨折,它虽然不能显示早期的骨质疏松,但是当骨量丢失超过30%时,X线就可以很好的显示骨质流失情况,换句话说,如果X线显示骨质流失严重时,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了。

各种血液检查

各种血液检查是骨密度的辅助检查手段,评测血浆或尿中反映骨代谢水平的标志物,如血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肌酐、尿吡啶酚,此外还有反映钙水平的1,25(OH)2 D3活性及血清钙和游离钙等指标。


医数


骨质疏松是骨骼系统衰退的一种病理变现,它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如果是因为女性绝经后身体失去性激素作用而产生的骨质疏松,是绝经后骨质疏松。

如果是随着年龄增加,骨骼渐渐衰老,新骨细胞的修复生成赶不上衰老骨细胞的凋亡损耗,形成的骨质疏松就是老年性骨质疏松。

这两种都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范畴,也就是没其他啥特别的病,就是老了,骨头松了。对于这两种骨质疏松的病人,补钙,晒太阳,适量运动,吃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不是上面这两种原因。他们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先得了其他的病,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比如慢性肾病,比如骨癌,比如骨矿化不全症,等等等等。这些因为其他疾病影响了骨科代谢状态而产生的骨质疏松叫做继发性骨质疏松。这个时候单纯去补钙等治疗是没用的,因为这并没有去除他们的病根。而很多得这些病的病人最开始来医院看就是因为腰背痛等骨质疏松的症状,医生通过给他们查骨密度发现,哦,你有骨质疏松啊。但是你这个骨质疏松到底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骨密度只能告诉我们你有没有骨松,不能告诉我们你骨松的原因。这个时候就要去通过查血,主要是查骨代谢标志物那几项来查找下骨质疏松的病因,以防漏掉其他疾病。

至于查X线片,我想如果是拍的胸腰椎的片子,应该是为了看看有没有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 除此之外,以拍片子来诊断骨质疏松意义不大。

要知道再早十年,绝大多数骨科医生根本不知道有这些骨代谢标志物,也很难根据骨质疏松的病人查血来排查其他疾病。 那个时候只要骨密度检查阳性就按照骨质疏松治,有多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人就这样错过了确诊和及早治疗的良机。

现代骨科随着骨内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骨代谢的检查和普及,很多地级市的骨科医生也有了这方面的意识,这是患者之福。

我自己有个病例在这分享下

在我刚工作初期,有个老爷子在一年内在我们医疗组上住了三次院,都是因为腰背痛,走不了站不了,一次比一次重。看片子和核磁共振,胸腰椎椎体变形的一塌糊涂,骨质疏松极其严重。我们就按照重度骨质疏松给他治疗,补钙,补维生素D,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等等。但是一次,两次,三次,不但没好转,还不断加重。

第三次来住院的时候我想前两次应该肯定是诊断出了问题,不然不会治疗上去了不轻反重。

于是查了大量资料,重新研究三次住院的各项检查单,又给新开了骨代谢的血液检查,并且把老爷子平时吃的药物的说明书逐个仔细阅读。

最后发现是因为老爷子常年吃一种治疗乙肝的药物,阿德韦福酯片导致了骨矿化不全。停药,换药,补磷后,三个月老爷子重新恢复自理,半年后专程自己无拐走来医院找我道谢。

而前两次的失察就是因为单纯只检查骨密度,没有骨代谢骨内科相关的诊疗意识造成的。

所以,现在在临床上,虽然不是每个病人都常规把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都查,但是如果是重度的骨质疏松或者在不该有骨质疏松的年龄出现骨松,查血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骨科医生王杨雨凡


不是很懂,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尽量听医生的吧。不放心找个口碑好的医生,你问,医生通常会告诉你缘由的。血液应该是看你缺啥不?找出骨质疏松的原因。x光应该是看出现了什么情况,是否要补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