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莫斯科战役德军已经消灭了几百万苏军,为什么苏军还能反攻?

ABYSS8470378


莫斯科保卫战是一个分水岭。就德国和苏联实际综合实力而言,即便拿下莫斯科,德国也不可能胜利。

当年拿破仑进攻沙俄,一度攻占了莫斯科。最终还是在持久战和反攻战中失败。沙皇俄国在法军攻占莫斯科城之后,不惜启动了大火毁城行动。所有没被带走的物资和粮食都付之一炬。

后来证明,这一举动沙俄虽然失去了首都。但焦土政策让饥不裹腹的法军即无力进攻,也无力坚守,只能撤军。俄军随后展开反攻。

1941年10月,历史再次重演。不过这次来的不是法军而是德军。机械化军团180万4个月就攻到莫斯科城下,令苏联当局措手不及。不过这次苏联人没有弃城,而是选择坚守。后来证明是对的,离开坚固的城市依托防御,德国机械化兵团就能发挥最大优势。苏联有可能失去大半西部,甚至亡国。

攻打莫斯科德军大约180万,守城苏军约120万。历时4个月,莫斯科迎来最冷冬天。最终在德国损失50多万,苏军损失70多万人的情况下。德军失败,苏联抱住了首都莫斯科。不但极大的扭转了8个多月来在德国“闪电战”之下被动挨打,也极大的鼓舞了整个苏联和同盟国。

希特勒10天拿下莫斯科的豪言变成妄言。莫斯科战役德国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与苏联差距不小。莫斯科以东地区苏联广大纵深同样有苏军和地方游击队拖住了不小数量的德军。

能到达莫斯科城下的德军部队实际上已经到达了极限。残酷的四月攻城战,让双方兵力消耗巨大。德军前线指挥官给统帅部电文称:“再给我一个团,哪怕一个连,我就能攻下莫斯科”。

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德军指挥官判断,苏军同样已经兵员枯竭,弹尽粮绝。但事实上,在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之后,整装满员百万苏军通过红场阅兵后,直接开赴反攻战。后续的收复国土和攻打南部地区以及反攻德国,苏军投入上千万兵力。

这就是德军判断的苏军兵员枯竭,弹尽粮绝?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

在开战之初,苏德相互了解都不深。德国统帅部给德军指挥官的战地情报显示,苏联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化程度极低。

等德国踏上苏联国土之后,才发现地图上郊区农村到处是现代化工厂和城镇。这是农业国家吗?规模都超过西方。德国产前情报收集都来自于西方媒体。开弓没有回头箭。

德国之所以能在四个月攻到莫斯科城下,主要是有心打无心。希特勒积极备战,蓄谋已久。而斯大林消极避战,战前除了焦虑重重,没有做积极准备。

在战后,所有信息被公开之后。在当时的苏联不管是国土和人口远超德国。坦克大炮,军工等也远胜于德军。之所以在战争初期,德军空军针对性的打掉了上千架苏联战机,让其失去空中优势。再就是闪电战让苏军统帅部反应不过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斯大林瞎指挥造成的。不安军事规律部署指挥,而是命令没有坦克大战经验的苏军驾驶强于德军的坦克在苏联东部实施反冲锋。造成大量苏军和装备无战损大量减员。

最致命的的是,德军利用苏军错误战术,很快穿插到后方。使得乌克兰几十万苏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分割包围,最终或消灭、或被俘。假如苏军从一开始实施部署梯次防御,节节抵抗。不但迟滞和阻击德军闪电战战术。而且能够有时间为后续部队摸清楚敌人情况,给予后方部队有准备时间。

苏军被动局面在斯大林启用朱可夫之后,才得以改变。朱可夫上任之后,改变战术。积极指挥苏军部署防御阵地加反击战术,最终改变了战场不理态势。


核子猎潜艇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苏联红军和法西斯德军进行了举世瞩目的莫斯科会战。



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月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共俘虏了663000苏军士兵。

莫斯科危在旦夕,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从10月15日开始迁往古比雪夫,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苏军的防线危如累卵,德军甚至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塔楼(最近俄《论据与事实》周刊刊文,又说这个是不可能的。)最关键时刻,苏联把一支支新组建的预备师投入了战斗,顽强的堵住了防线,并不断地用战略预备队发起猛烈的反突击。到11月底,莫斯科岿然不动,而德军彻底恐惧和绝望了。

12月5日,苏军在莫斯科附近,以3个方面军共15个集团军的兵力实施反攻,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德军参谋长哈尔德说:“刚歼灭了苏军几十个师,又出来了几十个师”。斯大林好像是能撒豆成兵。朱可夫战后说:“斯大林的增援部队像是魔术变出来的”

那损失数百万的苏军,何来如此多的援军呢?

【二战苏联的动员能力】

二战前,苏联为了适应战时快速动员的要求,就建立了完整的后备力量管理体制。国家有兵役管理委员会,下面成立了四千三百个军训办公室,有几千个教研组和五万名教官从事后备兵员训练。

1941年6月23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苏联各地首先对23岁到35岁的公民实行动员,仅七天之内就有530万人应征人伍,新组建了96个野战兵团。由于苏军前期损失巨大。8月,苏联进一步征招18和50岁的人入伍。苏共的430万党员,就有110万走上前线。各城市有400万工人自动参军,组成了60个师支援前线。在德军进攻莫斯科时,仅莫斯科就动员了50万直接参加保卫战。

1941年12月,苏联又从后备兵员中新组建了300个师和159个旅,并且还有100个师的战略预备队。到1942年5月,苏联全国共动员有1800万人,使苏军总兵力扩大到1000万人以上,输送到前线的作战部队有550万之多。

到战争结束,苏联共伤亡2750万人,其中有2000万是军人。但全国战时军训系统在这期间共训练了4000万人。也有资料说是9000万人,但苏联1941年的人口才1亿8400万,感觉有点夸张,就4000万已经够恐怖了。

1923年生的男性(1941年时18岁)活到战后的全国仅仅剩下4万人。战斗民族当之无愧。



有种观点,到10月底,西伯利亚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已经陆续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苏军在力量上也压倒了德军。但斯大林却打点滴似的把一支支训练不足的新组建师送去做炮灰,故意示弱,诱敌深入,消耗德军,最终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

或者,就算没有天气因素,德军如愿以偿的攻入莫斯科,结果也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翻版提前发生,源源不断的炮灰送去打巷战,养精蓄锐的远东苏军一个反击,德军都不用等到45年,就和拿破仑一样一溃千里了。

【远东苏军精锐】

看过电影【兵临城下】会有印象,仅培训了几周,刚学会开枪的新兵,在政委声嘶力竭的怒吼和督战队机枪的威胁下,两个人一支枪就送上了前线,这就是新组建预备师的缩影。(苏联一直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才实行把打残的老兵部队撤下来,补充新兵,边休整边培训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作战效率。)虽然预备师数量充足,但指望这样部队去拯救莫斯科,当然不行。斯大林的眼睛看向了东方。



当时,在远东有一支装备精良,成建制的精锐部队,从39年诺门坎战役后,就和日本关东军大眼瞪小眼,瞪了两年了。无事可干。斯大林在得到日军短期内不会北上的情报后,立即调动了这支部队。

朱可夫《回忆录》:“尤其是紧急调出,曾在1939年哈拉欣河战役中歼灭日军精锐第6集团军的远东精锐部队,包括第11坦克旅、第6坦克旅、第82步兵师、摩托装甲第9旅、摩托装甲第7旅。其中在1939年就装备150辆坦克的第11坦克旅,在莫斯科会战时担任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坦克预备队”。

在什捷缅科《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中:“把已经训练好的几个师从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运往西线,这些师原是准备对付日本入侵远东地区的,此时成为苏军最高统帅部用于西线的战略预备队。”

“中亚军区的部队,主要调走的是哈萨克,吉尔吉斯等中亚共和国的部队,比如著名的潘菲洛夫师团。”

说明,不仅是远东苏军,从乌拉尔到海参崴之间包括中亚的部队,都抽调了精锐增援莫斯科。

同时,斯大林还玩了个花样:



看表格,出自2012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

在1941年12月1日,部署在远东的苏联红军居然还有1343307人。

显然,斯大林是把战斗力不强的新组建的后备部队派去远东,同时保持原先的无线电活跃状态以迷惑日军。把作战能力强的远东精锐调去莫斯科,成为反击的主力。

就像日本的关东军,开始的关东军和最后守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虽然名字都叫关东军,但其实部队作战素质已经天地之差。

在1941年6月22日,远东苏军有703714人,再对比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的战争日志“从西伯利亚调来的三十四个师,至少有二十一个师放在中央集团军群的正面!”说明斯大林调来了百万远东精锐的说法是成立的。



苏联军民是伟大的,为保卫首都莫斯科,苏联有927000人牺牲,88万人受伤或冻伤。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话破灭了。

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猜测让军史迷争论不休:

•德国是不是被莫斯科的严寒打败的?

•德国如不派古德里安南下支援南方,八月份就开始攻打莫斯科,能否成功。

•德国在10月初,就原地建立防线,等待来春再攻打莫斯科。结果会否好点。


逸禅文化


撇开战争性质和战略正确与否不谈,单就标题而言谈一下浅见!

1941年的6月22日,德军在完成了对苏战争的准备后,于22日凌晨4时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

有备而来的德军共集结了包括仆从国在内的共153个师、3712辆坦克、4950架飞机共550万人的庞大兵力突袭苏联!

战争第一天,苏联西部66个机场遭到猛烈轰击、苏联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

苏联在西部的兵力并不少,共有170个师270万人,但在强敌临头时战略总意图不明、举棋不定,至使28个师被全歼、77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

在苏德战争的头十八天,苏联损失两千列火车的军火、三千门大炮、两千架飞机,一千五百多辆坦克,以及30万苏军被俘。

但情况仍在继续恶化,6月27日――7月11日,明斯克战役,德军俘获苏军士兵32万多人。9月26日德军中央、南方两大集团军群围歼了苏基辅守军约66万人,在苏德战争的一个月时间被歼军队共280万多人!

可以说德军的战果是辉煌的,但苏联不同于以前那些被德国进攻的国家,宽大正面的战略纵深使的苏联有着巨大的战争回旋余地,层层防御也大量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堪称世界第一,在战争爆发后,最高统帅部发布了战争总动员令:凡年满十八至四十岁的每个苏联男性公民,除去在重要工作岗位上的之外一律参军!就如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说的那样,刚刚歼灭了敌人十几个师,随后敌人马上又投入了十几个师的作战兵力!

有经验的德军将领曾提醒过希特勒,一定要赶在苏联秋雨季节到来之前解决苏联问题,否则就难办了!应该说基辅会战德军取的了辉煌的战果,但它却迟滞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最佳时间和机会。等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重归中央集团军群时,已是十月份的初冬时节!而此时莫斯科已完成了战役防御工作!

不能说是苏联的严寒挽救了莫斯科,但它确实给德军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曾计划用六周到二个月的时间解决苏联问题,因此未做冬季作战准备。但战争打到这个节点上,是德军统帅部未曾料到的。寒冬到了,德军却连冬衣的影子都没见到,在发动进攻之前,要在坦克车底生火烤热才能将坦克发动,枪枝也因寒冷而无法正常发挥!

但在本土作战的苏军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穿着棉衣、枪枝也施行了防寒工作,更因适应本土气侯的特点,所以寒冬对他们并无多大不良影响!

寒冷的气侯虽一定程度上给苏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对德军则更为致命。凭着普鲁士军人良好的纪律和素养,德军仍在12月份迫近了莫斯科近郊。

12月5日是关键性的一天,德军的一个营的兵力突入了莫斯科市郊,但随后便被击退。这时的攻防双方都已精疲力尽,就看谁能获得一支生力军了,而这也正是斯大林久已期待的时刻!这是因为德军已经把最后一个营的预备队投入了战斗,而他手上则攥着一张不为德军所知的王牌!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不久,潜伏在日本东京的苏联间谍“佐尔格小组”就通过打探,确认日军不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在得到佐尔格的汇报后,斯大林悄悄地从远东地区秘密调回了十几个师的兵力参加莫斯科会战!

12月6日,是莫斯科会战的转折点!在环绕莫斯科几百公里的前沿上,苏军以三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施实反攻,大批被德军称为“西伯利亚人”的生力军突然出现在阵地上横扫过来,德军被击溃150至200百公里,直接解除了对莫斯科的严重威胁!

苏联莫斯科会战是苏联第一次取得的一次大胜利!它使德军付出了约50万兵力的巨大损失,它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


东西方不败i


题主询问莫斯科战役时德军已经消灭了几百万苏军,为何还冒出这么多军队反攻。这其实涉及到:组建现代化的军队,到底有那几方面的因素?然后我们看看二战时的苏联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战中,苏联是组建军队最多的国家。在死亡2700万人的基础上,居然到战争末期还拥有1200万军队。这些军队怎么来的呢?

组建军队首先要有人力,而且最好是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口,而不是文盲。人力不光是参军,也要在打仗同时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苏联的人口大约是1.6亿左右(若算上吞并的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东部则再多2000万),是德国(连奥地利和捷克)的2倍左右。苏联在布尔什维克执政20年中发展基础教育,整体人口素质不低。而且苏联早早解放妇女,男女同工同酬,很多妇女走上工作岗位,代替男人生产,甚至在前线挖战壕。德国则直到快覆灭时依然坚持让女人当家庭主妇。这么一来,斯大林可动用的劳动力实际上是希特勒的三倍。对于可以抽调三千万壮丁参战的苏联,损失三百万人并不足以毁灭战争能力。

其次,组建军队要有装备。苏联在二战前已经具有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工业生产力,保证了源源不断地生产武器装备。而且俄制武器皮实耐用,很适合大范围装备。希特勒虽然收编了大半个欧洲的军工厂,但整合也需要时间。

第三,组建军队要有粮食物资。苏联领土辽阔,农业发达,军粮不成问题。

第四,组建军队,尤其在大敌压境、我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补充军队,要有高效的动员能力。布尔什维克的集权化运作是很高效的,也有一大批忠诚和能干的中基层干部,加上俄国人本身的彪悍,补充动员速度很快。

第四,组建军队需要有时间。苏联广阔的国土给了喘息机会。即使德军歼灭数百万苏军,占领上千公里土地,苏军依然能及时整训更多部队投入战场。

最后,美国扶持苏联对抗希特勒,源源不断的支持了苏联武器、车辆、粮食,也极大增强了苏军的恢复能力。

从1941年6月22日开战,德军在短短三个月内歼灭200多万苏军,深入边境数百公里。但这个过程中德军也损失了30多万,而且苏军的抵抗没有被粉碎。之后德军继续挺进,但苏军的抵抗也越来越强烈。莫斯科会战中德军损失50多万,被迫后退。而苏军虽然伤亡比德军更大,却第一次站稳了脚跟。至此,德军在西线总共损失了百万之众,部队遭到重创。而苏军伤亡四百万,却以此为代价,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巴山夜雨涮锅


德军突袭苏联之初,毫无战争准备的苏联西部军区被德军击溃,确实有大批苏军被德军俘虏,但并没有几百万人之多。


缺乏警惕而被动应战的苏联在与德国第一回合的交手中,就像一个踉踉跄跄、步履蹒跚,几乎快要被对手打趴在地的拳击手。但由于苏联本身实力雄厚: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的规模。

再加上当时美国及加拿大的大批量战争物资援助,从而使苏联得以迅速恢复战争经济的元气。就苏联的地域而言,由于苏联具有横跨欧亚的战略大纵深地带,尤其是苏联广袤的中亚及远东地区形成了苏联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德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占领苏联全境绝非易事;就苏军兵力消耗的补充来说,包括俄罗斯在内苏联共有十六个加盟国:如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乃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加盟国,以及彪悍的顿河哥萨克人和库班哥萨克人等民族无疑是苏联雄厚的兵力资源。

由于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因严寒而受挫,再加上有远距离驰援莫斯科的好几个远东西伯利亚寒带作战师,苏军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即向德军发起了强大反攻,一鼓作气将德军赶出莫斯科以西近两百五十公里以外。紧接着之后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第六集团军三十三万人被苏军合围聚歼;一九四三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由于德军失利而使苏军夺得了战争主动权;一九四四年苏军在本土实施战略大反攻,同年六月二十二日苏军发起收复白俄罗斯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德军再被苏军歼灭二十八个师……。



战争的开局尽管其中一方损失惨重,但战争的最终胜利走向并不是按照战争开局的路径,而是往往取决于交战双方其中一方的坚韧耐力,以及其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苏联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实例。


Mrttlzz99


图示:德军克服道路泥泞向莫斯科进犯

  具体到莫斯科战役,苏军之所以能够对兵临城下的180万德军展开绝地大反攻,完全是因为一份绝密情报。德军对莫斯科的大举进攻,使苏联瞬间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一方面要迎战西面德军的包围,另一方面要防范东面日军的进攻。因为日本作为德国盟国,在地缘上又毗邻苏联远东地区,苏联不得不提前把相当一部分兵力部署在远东地区,以便随时应付日军可能发动的进攻。

图示:著名间谍理查德‧佐尔格

  为解莫斯科之围,斯大林急欲查明日军动向,以便将手中仅有的这支预备队从远东调往莫斯科。此时,“红色间谍”佐尔格的卓越贡献,化解了斯大林的燃眉之急。1941年8月23日,日本最高统帅部在东京开会,作出了“今年不向苏联宣战”决定。佐尔格通过紧张而危险的地下情报搜集,了解到相关信息后,立即向莫斯科报告了会议情况。10月4日,佐尔格向莫斯科发出了最重要的一封电报:“苏联的远东地区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来自日本方面的威胁已排除。日本不可能发动对苏战争,相反,日本将在下几周内向美国开战。”虽然在三个多月前,佐尔格提供的“德国6月22日进攻苏联”的情报没能引起斯大林的重视,但这一次,他的情报深得斯大林相信。斯大林根据这份情报,果断作出了立即将远东苏军调往西线的重要决定。

图示:苏联远东部队向莫斯科千里驰援

  于是,1941年12月6日,在天寒地冻的莫斯科城下,随着34个来自远东地区的苏联精锐红军师的突然出现,110万苏军展开了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全线反攻。

图示:苏军部队开赴莫斯科反攻战役前线

  


慕什塔戈


成功击退了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后,德军认为占领莫斯科十分困难,因此转变进攻重点,改为向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展开进攻。进攻初期,德军先在哈尔科夫歼灭了苏联红军20余万人,并迅速南下,席卷整个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苏联红军在前一年的大溃败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德军没能在高加索地区大规模歼灭苏联红军,苏联红军虽然无法抵挡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但是得以保全力量。
随后,为掩护南下高加索的德军(为了获取巴库油田的石油),德军意图占领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随之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与苏联红军旷日持久的大会战(即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在战役开始前对斯大林格勒展开了大规模轰炸,把城区炸成了一片废墟,但事实上这是在给自己添麻烦,因为被轰炸后的斯大林格勒是一片废墟,公路自然也被废墟堵上,因此德国的坦克很难在满是废墟的城区里作战,甚至连行驶都是问题。战役主要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和接近地展开,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每一堆废墟都要反复争夺,进展往往按米来统计,战斗极为残酷和血腥,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在300万人以上,苏联红军坚强的抵抗,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此时苏联上百万的预备队已经在两侧聚集,于1942年末在德军两侧发动钳形攻势并包围了德军33万部队,并于1943年2月2日将其全部歼灭。苏联红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大部,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以及配属的大量技术分队和支援部队被歼灭,双方损失始终没有精确统计,一般认为德军损失在85-100万人左右,苏联损失更大一些。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在歼灭德军第6集团军后,苏联红军乘胜紧逼罗斯托夫,在高加索的德军后撤,苏军并迅速夺回了高加索地区。但是,由于苏联红军过分展开,在其进攻哈尔科夫时(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遭到曼施坦因的反攻,进攻部队被击溃,德军得以稳固自斯大林格勒失败以来不断后退的战线。此时,在前线形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德军希望能够利用这个突出部歼灭苏联红军主力部队以夺回战场主动权。1943年7月5日晨,库尔斯克决战打响,但在苏军准备充分的防御阵地面前,德军的进攻步履维艰,12日,双方在库尔斯克南部奥博场方向的普罗霍洛夫卡发生坦克大会战,以帝国师为首的德军装甲部队和以近卫第五坦克军为首的苏军装甲部队发生的遭遇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虽然苏军损失高于德军,但德军始终无法推进,随着苏军在奥廖尔附近的进攻和盟军登录西西里,德军被迫终止了进攻,退回到了出发阵地,8月23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战役以苏军胜利而结束。
此时苏联经济已经完全转入战时轨道,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同时根据《租借法案》获得了来自美英等同盟国大量援助,军事力量有了很大提高。而德国本土由于美英两国规模越来越大的战略轰炸而遍地废墟,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又在北非战场惨败,其仆从国也开始有了反战、反德的倾向,德国已经越来越没有能力与苏联抗衡了。
随着德国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被迫后撤,越过了第聂伯河,同时实施“焦土政策”,这使得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村庄变为了废墟,庄稼也被德军烧毁。
此后,苏联红军相继发动了10次大型反击战役(史称十次斯大林突击),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国土。之后,苏联红军横扫东南欧,在盟军于1944年6月6日发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不得不从东线调出大量部队以守卫西线,苏联红军更加势不可挡,并且相继攻占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在渡过奥得河之后开始了进攻柏林的战役,4月21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苏联红军的三名士兵将苏维埃的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

贼叉


说到这个问题,就和上次我回答的《二战时,苏军补充兵力为何那么快?》有交集了,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在这里我就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谈一点拙见。

首先,是当时苏联人口基数庞大,有将约1.8亿人口。德国二战时的人口:根据《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中得到准确数字,1933年德国人口6603万。奥地利被德国合并时有近700万人口,苏台德区有300万人口,萨尔区75万人口,梅梅尔区应该还有若干,波兰200万日耳曼人,罗马尼亚90万,意大利25万,阿尔萨斯150万。总人口人口一般认为是8000万。苏联自1940年8月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加入后,面积达2240.2万平方公里。苏联二战时(以1939年计)人口约1.6亿(1941年计约1.8亿)。综上所述,二战爆发前,苏德两国的面积比为:60.5:1(苏德战争爆发时约为5:1)。人口比例约为2:1。二战德国累计动员总兵力1700万左右,作战兵力最高峰在1944年,达到了约950万人;苏联二战期间累计动员总兵力超过5000万,作战兵力1100万。以上是客观因素



其次,是情报工作。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情报系统可抵百万雄师!拥有一个出色的谍报人员,是每个国家都梦寐以求的!而苏联当时就有一个可抵百万兵的谍报组织——远东情报小组(日本),和一位传奇式的情报天才——佐尔格!正当德军兵锋直指莫斯科时,斯大林除了西伯利亚的预备队,几无可用的增援力量,而这支预备队是为了防止日军袭击用的。正在此危急时刻,佐格尔领导的情报小组将一份关系苏联生死存亡的情报送到了斯大林的案前,这就是——日本大本营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将战略进攻方向放在了东南亚及南太平洋上,从而彻底放弃了北进配合德国合击苏联的战略意图!斯大林及苏共决策层如释重负,急忙将数十个齐装满员的西伯利亚师通过铁路大动脉运往前线。当年,这些生力军在红场进行十月革命大阅兵后,直接开赴前线,成为了压垮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次,外族入侵激起了俄国人骨子里原本就存在的血性。在德军发起莫斯科战役之前,苏共就号召所有男性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此时,苏联人民爆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期间,苏联动员了530万名预备役兵员,仅莫斯科市就征召预备役兵员数十万。许许多多市民、工人和小业主拿起武器便慷慨的奔赴了战场。斯大林坚决不同意迁都,还在危急时刻进行了纪念十月革命的红场大阅兵,从而稳定了军心、民心,使得苏联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抱定了要和德国法西斯决一死战的决心!

最后,天气也没站在德军一边。德军在1941年9月发起“台风”战役,以期在苏联那要命的寒冬到来以前攻占苏联的心脏——莫斯科。然而,苏联军民越来越顽强的抵抗让德军的美梦落空了,苏联成功地将德军拖入了苏联特有的秋冬天气,苏联一过十月就进入了雨季,下个不停的雨还不是最糟心的,最糟心的是苏联那糟糕的基础设施建设,糟糕的路况对于严重依赖机械化和摩托化行军作战的德军来说,简直就是可怕的恶梦,雨水使得道路(如果还能称之为道路的话)变的泥泞不堪,不是坦克陷进了泥塘,就是装甲车无法动弹,要么就是汽车趴窝了!搞得德军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挨过了秋雨季节,随之而来的便是苏联特有的严寒,很多车辆在开动之前必须用火烤一下油箱,否则根本开不了!戴着手套使用武器又不方便,不戴吧又受不了。更要命的是稍微不注意,枪栓就冻住了拉不开,无法射击!游击队又神出鬼没地频繁袭扰补给线,搞得德军神经高度紧张,损失也越来越大,还束手无策!

德军的尖兵终于看到了红场上克里姆林宫的尖顶,这也是最后一次看到这个尖顶。疲惫不堪的德军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了!苏军在遭受前期的巨大损失后,在得到了来自西伯利亚的生力军的补充后,开始了大反攻,彻底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德军溃退之势真是一泻千里,要不是希特勒下了死命令——德军不得再私自后退一步,就地构筑工事,抵御苏军的进攻!恐怕德军会一路退回波兰了!






弄伐里奇


苏联,当时全国有约1亿5000万人口。整个二战期间,苏联一共动员了大约3000万人员。所以,苏联拥有足够的兵员,重新补充部队。也就是说,在补充部队,人力资源这一方面,苏联并不存在问题。

其次,苏联当时实行一种,一个正职首长,携带两名副职首长。当部队开展开拔,一名正职首长携带一名副职前去作战。原住地,留有一名副职首长,该名副职首长,将会,接收,新来报到的人员,组成新的一支部队。这样,这一支新的部队,拥有原先的,拥有经验的,各级首长,以及相应配套的士官,这支新的部队的作战能力同样,十分可观。这一方案,使得苏联部队可以在短时间内的予以扩张。所以,苏联在被消灭大量部队之后,人就可以组建相当数量的新的,拥有作战能力的部队,予以支援。

同时,在二次大战爆发以前,苏联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拥有相应的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虽然开战之初,苏联军队损失惨重,但相应的为苏联的人口以及重工业的转移争取了时间。苏联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也有相应的重工业基地,可以为苏联的部队提供武器装备。枪支弹药,火炮,坦克飞机等,重型装备,苏联,并不缺乏。这使得苏联新组建的部队并不缺乏武器,战斗力相当可观。

同时根据租借法案,英国美国也向苏联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军事援助,装甲车汽车等,甚至于包括做陆战靴所使用的皮革粮食等等。

同时,苏联同日本在东北进行了诺门坎战役,使得日军,敢向北进行进攻,苏联可以将远东地区的部队调往,莫斯科战场西线投入到同纳粹德军的作战当中。

德军前期,深入苏联,向苏联发起进攻。过于漫长的补给线,使得德军的估计已经存在相应的非常重大的问题。而且,莫斯科战役期间,苏联进入了漫长的冬天,对于德军的进攻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

以上种种,加之苏军,上下同仇敌忾对抗入侵,使得苏联能够在莫斯科战役,之前,虽然已经损失了数百万军队,但仍旧可以与反杀,最终攻入柏林,消灭纳粹。


叶落幻影


因为国家的实力,因为苏联的工业产能,因为大纵深战役学的诞生,更因为二战时苏联军队和人民的坚韧与抵抗意志。莫斯科会战是反击的开始,斯大利格勒战役是战场优势的转折点,而有一场战役我认为比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更能体现苏联军民的战斗意志,那就是列宁格勒战役。

被空袭的列宁格勒市区。


列宁格勒位于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入海口处,苏联解体后改名为圣彼得堡市,是仅次于莫斯科的苏联第二大城市和经济、文化、科学研究的中心。德军企图在芬军的配合下,攻占列宁格勒,德军的兵力包括北方集团军群辖第16集团军,第18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群等共计29个师,包括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在东普鲁士以及克莱佩达至戈乌达普正面展开,其任务是粉碎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并在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兵力和从芬兰进攻的军队协同下夺取列宁格勒、喀琅施塔得。其他兵力还包括有第1航空队的760架作战飞机,支援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在芬兰东南部,2个芬兰集团军辖15个步兵师(包括1个德国师)又3个旅,在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之间以及卡累利阿转入进攻,与德军会和于斯维里河及列宁格勒地域。在芬兰集中的部队的行动,由德军第5航空队的240架飞机和芬兰空军的307架飞机进行支援。

列宁格勒市民团结一直参加城市保卫和建设。


与德军对峙的苏军为苏联北方面军,司令为波波夫中将,辖第7、第23集团军共8个师,西北方面军,司令为索编尼科夫少将,辖第8、第11、第27集团军的31个师又2个旅。苏军最高统帅部考虑到德军可能突向列宁格勒,遂将芬兰湾到伊尔门湖之间的防御地带移交给北方面军,调其一部兵力从南面参加该市的防守。

1941年7月10日,德军从西南方向,芬兰军队从北方同时对列宁格勒发起进攻。德军在8月初调整部署,投入了第18集团军的大部兵力,与坦克第4集群组成三个突击集团,分北、中、南三路,从8月3日起,分别沿金吉谢普到科波里耶方向、卢加到列宁格勒铁路和诺夫哥罗德到丘多沃方向发起进攻,8月16日,苏军放弃了金吉谢普,德军在8月底前出到克拉斯诺瓦尔杰伊斯克筑垒地域,包围了列宁格勒市区。

列宁格勒被包围后,苏军在拉多加湖的南部冰上开辟了一条冰上交通线,在1941年11月22日开始通车,大量的车辆冒着德军的空袭源源不断的为列宁格勒运送着补给,确保着城内人民的基本生活。

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抵抗了3年的包围,如今的人们可能不会明白了,只能去纪念他们。


为了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救城内的百姓,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在1942年1月到4月和8月到10月先后在柳班方向和希尼亚维诺方向实施了东西对进的进攻,企图打通德军控制的突出部,解救百姓,但是两次战役都未能达成目的。城内百姓很多都饿死了,根据战后的统计,当时的列宁格勒市因为生活问题造成了超过百万人的死亡,城内居民损失大半,解围的时候,列宁格勒市区只有30万居民。

1942年底,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近郊歼灭了德军战略集团,取得了决定性的战略胜利,在南方战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战略反攻,随即,苏军统帅部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在列宁格勒近郊实施进攻战役,以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战略反击持续了很久,直到1944年7月才彻底赶走德军的包围,一直到8月初战役结束,苏军将芬军击退到芬兰境内,共推进了200到250千米,苏军进攻战役的胜利,解除了列宁格勒的威胁,迫使芬兰退出二战。



列宁格勒被包围3年,但是没有被攻克。要知道,波兰只抵抗了德军一周,法国只抵抗了1个月就被灭亡了,而列宁格勒一座城市硬是抵抗3年没有沦陷,最终反攻解围,我想这不仅关乎苏联国力,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