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央行降准釋放7000億基礎貨幣 債轉股是定向重點

有錢人真正暴富的辦法是賺股東的錢,而不是消費者的錢。靠的是高市盈率賣股票,而不是賣商品。

——歐成效

坤鵬論: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基礎貨幣 債轉股是定向重點

上週坤鵬論在《雷軍說小米估值應為騰訊乘以蘋果!吃瓜群眾嚇尿了》提到,在強勁的內外部逆風下,內地政策立場已轉為寬鬆,國家很快將進行定向降準,最快在上個週末宣佈,如果覆蓋大多數銀行,實際上等同於全面降準。

結果,6月24日下午5點,央行宣佈“定向降準”!

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同時,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支持“債轉股”實施主體真正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治理,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

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根據央行答記者問,此次降準可以釋放7000億的基礎貨幣。

坤鵬論曾在《降準有利股市和房市?這次你可能想多了猜錯了!》專門介紹過存款準備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控制銀行的信用擴張,避免盲目放貸導致銀行沒有充足資金兌付儲戶的存款,設置了存款準備金規則,銀行每收一筆存款,就要將其中的百分之多少交給央行來保管,這筆錢就是存款準備金,而百分之多少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所以看似釋放7000億,其實到了銀行那裡可以放大5.4倍左右,大致相當於3.78萬億,這個倍數就是貨幣乘數。

並且由於這次和以前的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不同,釋放出來的資金屬於長期資金,資金成本更低、時間更長,好處自然是真正可以降低市場利率。

其實,說白了,降準就是投放流通貨幣,定向降準就是定點投放流通貨幣,而此次涵蓋銀行之廣,實際上等同於全面降準。

這正暗合了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稿中對貨幣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定義。

坤鵬論: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基礎貨幣 債轉股是定向重點

坤鵬論看了一下各路專家的分析,大家基本認同:

上週不斷暗示要降準,但如此迅速降準,股市崩盤是直接的導火索,貨幣收緊擠泡沫和保命之前,還是保命更重要。

貨幣政策轉向清晰,偏緊轉向中性,寬鬆加碼,結構性寬鬆再次確認,緩解金融風險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鬆一鬆勒在金融機構脖子上的繩索。

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降至2008年底水平,也就是金融危機那段時間,下半年仍有可能降準50~100基點。

擔憂只要放水,因為歷史證明,每次央媽放水後一些資金總會通過各種渠道或多或少轉個圈,又回到房地產市場。

有財經專家甚至直接表示:“股災走了!房地產繼續瘋狂!”

坤鵬論:央行降準釋放7000億基礎貨幣 債轉股是定向重點

在此次定向降準中很大部分是定向到債轉股的,甚至央行在答記者問時,最多的還是解讀債轉股。

早在2016年初國家就說了“將用市場化辦法推動債轉股,探索用債轉股降低企業槓桿。”

但是在過去的兩年,由於資金、股權等問題,債轉股項目落地較緩慢,影響結構性去槓桿效果。

其實關鍵還在於錢不夠!

那什麼是債轉股呢?

坤鵬論用個通俗的例子解釋一下:

你花10萬開了一個社區超市,這其中有2萬是和朋友借的,和他約定這筆錢是有利息的,就按銀行的貸款利息計算,期限是一年。

結果一年過去了,你的超市也就是勉強維持,更不要談有多少利潤了,自然也就還不了朋友的2萬元,頂多就是把利息給人家。

朋友催你還錢,你也只能和人家商量,實在沒錢還不起,看能不能把2萬當成投資,把超市20%的股份轉讓給朋友,相當於2萬塊錢買了你超市20%的股份。

朋友也很無奈,只能選擇股份。

這樣你不用還錢了,2萬元用超市20%的股份抵了。

原來是像貸款這樣的債務,後來把債務直接轉換成股份,這就是債轉股。

有專家這樣分析道:

通過債轉股,可以將一些不好看的貸款剝離,一方面有利於降低企業財務負擔,也有利於讓銀行擁有一個好看的報表和短期業績。

所以,降準首先有利於銀行股。銀行股是A股權重最大的板塊,穩住銀行股,有利於穩住A股。

眾所周知,企業如果重組或破產清算時,債權要優先於股權,而且對於企業來說,實在沒招兒了才會選擇拿出股權給別人, 因此債轉股對於銀行和企業來說,都是不情不願,卻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債轉股的核心目的是讓企業能繼續經營,不至於因為企業大面積倒閉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這次國家還特意強調了“定向降準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就是怕放出來的錢用錯了地方。

債轉股雖然是把債務變成了股份,企業不用還錢了,但銀行放出去的貸款用的可都是存款,這錢可不管你怎麼債轉股,都是要還的,所以債轉股需要錢,並且是大量的錢。

上世紀末,我國也曾進行過一次轟轟烈烈的債轉股,那次主要是國家注資,坤鵬論注意到這次的說法是這樣的:

“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準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

“定向降準”其實就是國家注資,“從市場上募集”就是自己也要解決一部分資金。

要知道,99年那次以國家注資為主實現的債轉股剝離不良資產,央行再貸款投放量超過6000億元,而當年的基礎貨幣僅3.3萬億,佔比約達18%。

2017年就有專家預測,2018年基礎貨幣將超過32萬億,所以我們也就理解了為什麼還要銀行“從市場募集”了,本來國家注資其實就是超發貨幣,這次的債轉股如果全由國家承擔,亞歷山相當大!

那如何“從市場募集”呢?

坤鵬論在《證券日報》之前的一篇報道中看到了答案。

今年4月頒佈的資管新規允許債轉股實施機構發行資管產品,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債轉股之所以難落地,一個非常重要的障礙在於資金來源短缺,而通過發行資管產品,募集社會資金來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將有利於當前已簽約債轉股的加速落地。

據稱,建行向監管部門申報了全國首單債轉股專項私募投資計劃,目前已獲批准併成功落地債轉股項目。

根據實施主體按照不低於1:1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債轉股”項目的規定,那麼,此次定向降准將同時撬動社會資金5000億元,通過包括髮債、引進第三方社會資本等方式,從而在年內較快推動前期簽約項目儘快落地。

再加上定向降準釋放的5000億元,最終用於“債轉股”項目的資金將達到萬億元左右。

另外,坤鵬論還要提醒大家關注另一句話:“支持‘債轉股’實施主體真正行使股東權利,參與公司治理,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債轉股實施主體都有哪些?

“本輪債轉股參與主體主要包括銀行系債轉股實施機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和地方AMC等。”

發現沒有?全是國家隊!

之前,中國建設銀行旗下債轉股實施機構,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謝海玉就曾對媒體這樣介紹過:

目前市場化債轉股以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類產業為主,客戶選擇堅持龍頭策略,按照價值投資的原則優中選優。目前煤炭行業聚焦產量全國前10客戶,鋼鐵行業重點選擇產能和效益全國前5客戶,有色行業簽約錫、鎳、鉬、鈦等產量全國第一客戶。通過聚焦於行業地位突出的龍頭企業,建行的市場化債轉股形成了較強的示範和帶動效應。

有沒有嗅出一些未來的味道?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