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中國房子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光說不練假把式!

剛剛,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終於扔出了重磅炸彈。它正式宣佈:住房體制二次鉅變!

今天,深圳最終版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正式發佈,這意味著,被稱為先試先行的深圳房改,終於正式落地!

再見!中國房子

為了準備這篇文章,我仔細讀了深圳樓市新政的有關規定,真的是內容豐富,含金量爆棚:

➤ 從2018年起,在新增居住用地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用地比例不低於60%,普通商品房用地供應只有40%

➤ 到2035年,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將達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三類保障性住房總量將不少於100萬套

➤ 人才住房:價格為市場價的60%左右,面積小於90平,可租可售。

➤ 安居型商品房:價格為市場價的50%左右,面積小於70平,重點面向符合財產收入限額標準的本市戶籍居民,可租可售、以售為主。

➤ 公租房:租金為市場價的30%左右,特困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最低可降至10%。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戶籍中低收入居民、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製造業職工等群體供應,面積30-60平為主。

是的,你沒看錯:人才房降價至60%,安居房降價一半,公租房最低可降至10%!這是多麼讓人振奮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幾乎每一個深圳人都有機會:按照計劃,到2035年,深圳新增約550萬人,按照三人一戶計算,大概需要183萬套新增住房。而深圳規劃170萬套住房,幾乎可以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

這一下,那些哄抬房價、剪剛需羊毛的炒房客們徹底傻眼了!

如果你對樓市有所關注的話,不難看出,其實這次深圳樓市新政出臺,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一定意義上,深圳樓市新政可以視為是對剛剛落幕的七月政治局會議精神,一個響噹噹的落地回聲。

大家如果看看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報,裡面房地產部分,總共給了73個字,7個分句。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大家應當已經注意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個字眼:要知道以前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這次乾脆就把“過快”這兩個字拿掉,連房價上漲,都不允許!

這去掉的兩個字,可謂字字珠璣,預示了未來一段時期房價的行情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局會議還提出:要加快建立長效機制。這次深圳樓市新政中規定的“四成商品房+六成人才房保障房”,可以視為建立長效機制的一個重要探索。

從這個角度看,深圳樓市新政,可謂住房制度改革啟航的重大信號,不僅對深圳樓市影響深遠,對全國房地產市場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這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房地產正在面臨歷史性轉折。

如果說,以前房地產是“夜壺”,有時或許會被踢到床下去,但一旦經濟下行,關鍵時刻仍然會拿出來用的。但這次深圳這個石破天驚之舉,斷然宣示:斷了這個念想吧!國家已經下了鐵的決心,對房地產調控正在全方位加碼!!!

散場了!這次,樓市這位“妖豔賤貨”是真的要謝幕了!

再見!中國房子!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要再見的,是對中國房子——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減少商品住房的銷售量,增加保障房供給,或將成為樓市下半場的大勢所趨。

告別房地產,一個重要原因,是普通城市居民已經扛不了房價的壓力了!

曾經有人算過一筆賬:深圳房價一路飆漲,平均房價高達53774元,平均工資卻只有9030元,房價收入比高達34.74

這意味著,一個70平的普通住房,一個普通之家,需要不吃不喝連續工作35年,才買得起,這還不算來深高昂的租房成本、生活成本、子女教育成本、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等。

告別房地產,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實體經濟已撐不起房價的野心了!

前段時間,華為一些部門人員搬到松山湖,更是證明:房地產暴漲,會導致實業萎縮,就算是華為,也都扛不住了!

再見!中國房子

曾經,在歷史上,我們一直把房地產當成一本萬利的最佳投資。但2018年,這個認識或要被改寫了。在一個地雷爆炸的時刻,樓市永遠漲的神話,正在漸行漸遠。而當潮水退去時,誰在裸泳將昭然若揭!

是啊!那些瘋狂的炒房者,的確應該受受教育了。不讓他們嚐嚐房價調控帶來的苦澀滋味,任由他們拼命炒下去,資金脫實向虛的趨勢仍將持續,中國的經濟發展將進一步遭遇重創!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違背這個鐵的法則,即使一時賺到了快錢,但早晚是要賠回去的。

別了,炒房客。末日審已經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