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課程」高三語文 第41講探究實用類文本 提出自己的見解

問題41. 怎樣探究實用類文本中的重要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問題描述

何謂探究?實用類文本的重要問題是什麼?怎樣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複習範圍

1.何謂“探究”?

所謂“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讀;即圍繞一定的問題情境,提出假設,分析探究,從而有所發現。

2.如何理解對“重要問題”進行探究,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文本中的重要問題”常常指文本中存在的分歧、結構上有爭議之處、主題上有多面性、觀點上有不同性,以及文本的內容空白處、有疑問的地方等。命題者從上述方面提出疑問,讓考生進行思考並提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觀點。

“提出自己的見解”要求考生答題時有自己明確的觀點,不能似是而非;分析要切合文本與實際,有理有據,能自圓其說。

結合文本內容聯繫生活實際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闡述自己獨到的見解,是高考考查探究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考查頻率較高。

★常見的命題類型有兩種:

一是辨析類。

此類題目根據文本內容提出問題,給出觀點,讓考生辨析判斷,提出自己的見解。

常見命題形式

1.有人認為……也有人認為……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看法進行探究。

2.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舉例說明。

3.結合文本和現實談談你的看法/結合文本和現實談談你對某個觀點的認識等等。

此類題目指出文本思想、內容、方法上可供借鑑的地方或可能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更廣闊、更個性化的探究空間。考生可以選擇認同或質疑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是啟示類。

常見命題形式

1.本文傳主對你有哪些啟示?談談你的看法。

2.某人的人格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3.某人取得成就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就其中一個方面聯繫現實,談談對你的啟示等等。

3. 思路總覽

(1)辨析類題型答題思路

①審清題目要求。題目要求探究什麼,是辨析觀點,分析啟示、感悟,還是做出評價,要審清探究點。

另外,還要明確“結合文本”“聯繫現實”“結合文本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等不同的要求。要求不同,答題側重點也有所區別。如“結合文本”主要側重於從文本材料中尋找依據,而“聯繫現實”則側重於對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結合文本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則要求在聯繫文本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生活體驗。

②明確無誤地表明自己的觀點,不作似是而非的判斷。

③恰當引用論據,遵循“內引外聯”的原則,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聯繫現實狀況。

④陳述理由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尊重文本,不主觀臆斷;明辨是非,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德;要把人物放在時代、社會的大背景中進行分析、評價;緊扣傳主的生平事蹟及作者的創作意圖,尤其要緊扣傳主給社會、時代帶來的影響、貢獻等。

⑤整合信息,分條陳述

答題模式:闡明觀點(我認為,我同意,或直接表明觀點)+分條陳述理由+回扣觀點(此步驟也可以沒有)。

注:回扣觀點就是要求對上述闡述的理由進行歸納總結,迴歸到自己的觀點上來,可以採用“所以說……”“總之……”“由此可見……”等語言進行回扣。

2.啟示類題型答題思路

①注重分析探究的角度。

分析探究題的題幹,明確題幹要求探究的角度,比如是探究事件產生的原因還是對文中體現的某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是探究人物體現的人生價值還是對文中事件體現的現實意義進行探究等。

②注重答案的思維流程。

無論是哪種能力的考查,答案要體現出答題者的思維流程,所以答題時,除了對某些觀點作出合理的判斷外,還要對這個觀點形成的思維過程進行分析,並分析形成這個觀點的依據,判斷這些依據的合理性、全面性等。

③注重呈現明確的觀點。

對於要求從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觀點中挑選一個並說明理由類題,考生要注重答題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後結合文本進行辯證分析。

④注重“啟示”的可操作性

考生在作答啟示類題目時,務必要注意,我們探究出的啟示具有可操作性,不能是空喊口號。啟示可以看成是傳主或是新聞主題帶給我們的啟發,它帶有一定的建議性質,所以我們在作答時就要注意所得出的“啟示”要能讀者看到就知道該怎麼去做,才是成功的“啟示”。

三、方法指引

從實用類文本探究題命題的設問方式與角度切入,解決這類題目

1.從選材角度設題,對文本的社會價值提出自己的見解。

典型例題

《我所認識的梁漱溟》一文中,作為一篇評傳性文章,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認識”梁漱溟的?這樣寫作對你有何啟示。

【答案】主要是從學問和人格兩個方面去認識梁漱溟的。

啟示有四點:(1)從文體來說,要評傳結合。(2)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內容要體現人物的身份特徵。(4)通過細節表現人物。

【解析】本題屬於啟示類題目,作答第二問時要注意答案的可操作性。題幹要求作答的是“這樣寫作對你有何啟示”,因此我們的答案要緊扣住“寫作”這個關鍵詞來進行“啟示”的歸納,那麼寫作方面無非可以從“選材、結構、主題表達、人物塑造”幾方面切入思考,同時結合文本組織答案即可。

2.從結構角度設題,對文章結構安排、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典型例題

《夢碎雅典》一文中,文章用較長篇幅介紹了奧蒂參加比賽的背景材料,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詳見問題40)

3.從社會影響角度設題,對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探究。

《劉節:史家風骨士子魂》一文中,劉節先生身上體現著怎樣的風骨?傳承她的風骨,在我們當代的生活中有怎樣的意義?請結合文本和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①堅持信仰,保持獨立的人格。“文革”期間,劉節遭受了非人待遇,他以平常心、寬恕心對待;艱難歲月中,以頑強的毅力,矢志不移,堅守人格和學問的純淨。②安貧樂道,保持樂觀心態。離亂歲月裡,他背井離鄉,勉強度日,卻能保持樂觀心態,以治學和研究為樂。③治學嚴謹,不被傳說迷惑,鑽研,求真。他主張治學要求真、自信,也用一生踐行著這一主張,對於學術,認真考據,不為政治風浪左右。

第二問:在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傳承劉節先生的風骨,能激勵青年一代,使之堅定理想,專注於做學問,不計較個人得失榮辱,保持獨立的人格和良好額操守,改變社會風氣。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在於“劉節先生的風骨”與“當代生活”的結合點,探究出它們的關係,本題也就迎刃而解。從文本中我們總結出劉節先生具有“堅持信仰、治學嚴謹、堅守人格”等風骨,而這些都是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所缺少的,找到這個切入點,合理組織語言作答即可。

4.從分析探討角度設題,探究文本中的疑點、難點和空白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典型例題

2009年山東卷第22題(余光中訪談)“第四部分提到‘有學者說,語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礙它’而余光中認為‘有河流就有兩岸,兩岸如果太模糊,這河流就不曉得流到哪兒去了。”請聯繫中文的純潔度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語言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而對語言的發展不能聽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規範。在當今社會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斷豐富和發展,又要保持其特色和純潔度。

【解析】首先要依據原文的內容,聯繫中文的純潔度問題,辯證地看待語言的發展。

5.從標題選用角度設題,對標題成敗的探究。

典型例題

(1)《古怪的重水》一文中,你認為本文的標題合適嗎?請寫出兩條理由,並結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合適。(1)“古怪”一詞形象生動,能夠引起讀者閱讀興趣。(2)“古怪”準確的表現了重水稀奇少見的特點。(3)正文重點寫重水與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異,文題一致;(4)重水有多重用途,它既可以用於農業生產,給人們帶來巨大利益;也可以用於制武器,給人們帶來巨大災難。(答出兩條即可)

不合適。(1)雖寫了重水與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終目的是寫重水的用途,題文不符。(2)科技說明文應講究客觀性,而“古怪”一詞帶有主觀情感色彩。(3)重水是大自然的一種物質,具有它自身的特性,無所依“古怪”。(4)重水與水相似,卻比水重,所以稱為“重水”不足為怪。(答出兩條即可)

【解析】解答本題可以從新聞的社會背景、作者要表達的主題等方面考慮。解答本題時,我們可以從標題是否文章主要內容相符、標題使用的表現手法是否與文章表達的內容與中心相和諧、標題的使用對讀者是否具有心吸引力等角度去考慮。本題屬於開放性試題,學生作答時只要合理即可。

(2)《崑山31萬農民刷卡看病——每人每年繳納50元最高可得到1100倍補償》一文中,有人認為,這則新聞的標題是個亮點,你是否同意?

【答案】同意。1.從事件看,“農民……看病”是個新鮮事,“1100倍”數字醒目,能吸引讀者閱讀興趣;2.從語言表達上看,“31萬”“1100倍”數字巨大,說明事件具有普遍性。

【解析】分析新聞標題需要從其與新聞內容、讀者以及主題的關係方面入手。

小結:

探究類題目的答題要領

1.有明確的觀點;2.分點列出事實依據;3.結合文本或文本具體事例作合理分析;4.語言通順流暢,表述規範,書寫工整。

探究類題目方法直擊

1.因題而異

(1)結論性題目要由明確的觀點;(2)概括性題目要對文本的內容有全面準確的把握;

(3)闡發性題目要結合文本的具體事例作合理分析;(4)探究性題目要尊重文本。

四、例題闡釋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2016·新課標1卷試題)

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陳忠實出生在陝西農村,上中學時,陳忠實讀趙樹理的《三里灣》和柳青到的《創業史》,得到滋養,萌發了文學夢。也許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畢業後,他未能如願上大學讀中文系,這個20歲的青年,常常一個人坐在家鄉的灞河邊,想著文學,想著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後,陳忠實的散文《夜過流沙溝》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報》文藝副刊上發表,他的文學生涯由此正式開始,但直到1979年小說《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才確立了文學上的自信。他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業餘作者了,是年9月25日,讓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又一個三年之後,陳忠實40歲,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鄉村》出版,贏得“小柳青”的名聲,工作單位也換成陝西省作家協會,他終於是一名專業作家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和時代的變化,陳忠實越來越覺得要從趙樹理、柳青的文學中剝離出來。他講這個願望寫進了小說《藍炮先生》中。小說寫於1985年,一個認知作者的標誌性年份。這年的最後10天,他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泰國。第一次走出國門的陳忠實特意置辦了一套質地不錯的西裝。當他第一次穿上西裝打上領帶站在穿衣鏡前的時候,腦海裡浮現出剛完成的小說的主人公藍炮先生。藍炮先生多年以來一直穿著藍色長袍,受到同學譏笑以後才脫下藍炮,換上“列寧裝”。陳忠實認為那是擺脫封建殘餘桎梏、獲得精神解放的象徵。脫下了幾十年的中山裝、換上西裝的那一刻,他切實意識到自己就是藍炮先生。

1985年的泰國之行讓陳忠實深受刺激,他聯想起家鄉人自嘲的稱呼。相比那些見多識廣的城市人,他們把自己稱作“鄉棒”。遊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樓,看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服裝,作家覺得眼花繚亂。那一刻,他覺得不僅自己是“鄉棒”。他痛感自己需要從什麼地方剝離出來,將自己徹底打開,不僅要在生活上打開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開自己。

在剝離的願望中,陳忠實認識到必須寫一部史詩般的長篇小說,才能再文學上確立自己,這時,各種新近閱讀過的長篇小說縈繞心頭,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啟發。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結構像網一樣迷幻,王蒙《活動變人形》的結構自然隨意,卻儼然大手筆,張煒《古船》的結構完全不同,有一種精心設計的刻意……而結構背後似乎還有更深的東西。陳忠實最終發現,不是作家先別出心裁弄出一個新穎駭俗的結構來,而是先要有對人物的深刻體驗。尋找到能夠充分描寫人物獨特的生活和生命體驗的恰當途徑,結構方式自然就出現了。恰巧此時興起的“文化心理結構”學說給了他決定性的影響。他相信,人的心理結構主要是由理念支撐的,而結構一旦形成,就會決定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和內核。如果心理結構受到社會衝擊,人就將遭遇深層的痛苦,乃至毀滅。陳忠實感到自己終於從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說中剝離出來,彷彿悟得天機,茅塞頓開。多年以後,作家回憶往事,認為自己就是在1985年開始重建自我,爭取實現對生活的獨特發現和獨立表述的。

陳忠實後來尋找到了什麼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開始在《當代》雜誌連載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學經典,他在中國當代文壇的位置也隨之奠定。此後,功名成就的作家繼續在文學的園地裡辛勤耕耘,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陳忠實走了,屬於陳忠實的句子永留人間。

(摘編自陳忠實《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陳忠實年表》等)

【相關鏈接】

①陳忠實的《白鹿原》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穫之一,能夠反映那一時期小說藝術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把這部作品放在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的大格局裡考量,無論就其思想容量還是就其審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獨特的、無可取代的地位,即使與當代世紀小說創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應該說是獨樹一幟的。

(何西來《關於(白鹿原)及其評論》)

②陳忠實常講,創作到了一定階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藝術,而是拼人格。好一個拼人格!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應。這就不難理解他最終被公認為描摹巨大民族悲劇的聖手,成為當代中國文學的大家之一。

(李滿星《陳忠實:回首六十五載風雨人生》)

陳忠實的“剝離”和“尋找”是什麼關係?有哪些表現?請結合材料詳細說明。(8分)

【答案】“剝離”和“尋找”是辯證關係。剝離的結果帶來尋找的可能,而尋找的衝動激發剝離的願望。表現:①從趙樹理和柳青的文學中剝離,尋找到馬爾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學營養;②從中山裝所代表的時代精神中剝離,尋找到西裝所代表的面對世界的契機;③從典型性格中剝離,尋找到 “文化心理結構”學說;④從自身已有的文學成就中剝離,尋找到新的文學高度,寫出了文學鉅著。

【解析】本題為文本探究題。一是探究“陳忠實的‘剝離’和‘尋找’的關係”,二是探究這種關係“在文本中的表現”。第一問要理解“剝離”“尋找”的文本意思,傳主寫作的過程中“尋找”是一種淺層次的累積,到了一定程度才會蛻變,才想要“剝離”。 第二問“哪些”可以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為文學營養、時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點是闡述剝離什麼與尋找什麼的關係。。答案可以百花齊放,但是一定要以文本為基礎,有觀點,更要有分析。

探究題題型開放,但觀點必須緊扣文本要求,並與現實結合起來。做這類題,既要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又要遵循“容易論證”的原則。答題思路可概括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

五、拓展練習

1.實用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2012·廣東卷試題)

寂寞出學問

——《解放週末》對話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教授

昨天是第25個教師節。復旦大學向全體教師發出致謝和倡議,感謝在學術領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師們,並倡導一種甘坐“冷板凳”的治學精神。

這種倡導,關乎復旦,又不止於復旦;關乎教師,也不止於教師。

下面是記者對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教授的專訪。

記者:在教師節這一天,復旦大學為何向全體教師發出這樣的致謝?

:我們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師致敬,不僅尊重教師的一般性勞動,還特別強調一個重點:不能遺忘在學術領域耕耘多年、默默無聞的教師們。這些教師沒有受到媒體的過分關注——被媒體過分關注恰恰做不出學問——因此,容易被遺忘。在這一時刻表達對他們的由衷感謝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記者:錢穆先生說過,做好學問,要“潛心十年”。

:是的,類似的說法不少。20世紀50年代,南京大學韓儒林先生就把范文瀾先生的治學精神概括為兩句話:“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這種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堅守學術的精神——無論外面發生瞭如何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攀登學術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堅守學術。在這個方面,我頗為自豪,因為在復旦大學的歷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學者,他們的精神,是復旦重要的精神遺產之一。

記者:這種精神的確是寶貴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學問?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學問嗎?

:這個疑問可能來自於現在一種有目共睹的現象:學術考核時,不少教師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幾篇論文、好幾部大書,都是在有限的幾年內寫成的。但是,真正在學術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見的論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載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個別天才身上才能發生。我認為,在現行的考評體制下出現了那麼多的“碩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學術規律的。

記者:也就是說,做學問來不得半點浮躁,必須靜心求實。其實,“寂寞出學問”也是中國學界長期以來形成的優秀傳統。那麼,您認為怎樣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在這方面,很多學者都有經驗和教誨。做學問,首要的是要有興趣,要有對學問的熱愛。比如,陳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補編》、《全唐詩補編》,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輯錄、校勘、訂正,是非常細緻認真的學問。當年陳先生住房不寬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間,夏天沒有空調,但他又不敢開電風扇,怕吹亂紙頁,只能打著赤膊,揮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很多人說,這多苦啊,我才不吃這個苦呢。實際上陳先生是苦中有樂,這種樂趣,是別人難以體會的。真正熱愛學問的人,即使是在艱苦和寂寞的環境中,內心也並不孤單,相反,很充實,很幸福。記者:您倡導學者要甘坐“冷板凳”,顯然與當前浮躁的學術環境和文化氛圍有關,不少人認為,這不僅僅是學術問題,而且是整個文化和社會的問題。在這其中,媒體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麼,您認為,在當今的時代,學者和媒體之間應形成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應形成良性關係。媒體要著重宣傳學者的學術精神,恰當宣傳他們取得的學術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學者的私人生活,不要過度把學者放置在社會熱點中,媒體的過度關注會損害學者。

記者:有不少學者甘心埋首做學問,也有學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動參與公共空間為己任。

:確實有好多真正做學問的學者是不發言的。我們的態度是,鼓勵學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學識在媒體上講點話,關鍵是要有真知灼見。知識分子提出一些意見,對守住社會的良心、主張社會公正,絕對是有好處的。但是,學者在和媒體互動中,要守住學術界限。學者可以通過媒體適當傳播學術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傳播掛起鉤來,不要使自己成為“媒體學者”。學者不要以為通過在媒體上的頻頻亮相,自己就可以變成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對任何事情都能發表看法的“全才”。這實際上是在降低學術的影響,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載《解放日報》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刪改)

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這種倡導,關乎復旦,又不止於復旦;關乎教師,也不止於教師”?結合全文,請談談你的理由。

【答案】①秦紹德針對目前學術界普遍存在的浮躁風氣,倡導“寂寞出學問”的傳統治學精神。這個倡議不僅適用於復旦大學,也適用於其他高校乃至整個高等教育領域。所以說“關乎復旦,又不止於復旦”。

②文中提到的浮躁現象,不僅是學術界存在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都普遍存在而應重視的問題。精心求實的作風,不僅是教師應具備的,也是社會其他領域的從業者應學習的。所以說“關乎教師,也不止於教師”。(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本題的答案有一定的開放性,但要結合文本,分兩層分析:一是“關乎復旦,又不止於復旦”,二是“關乎教師,也不止於教師”。“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即要求學生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質疑精神。學生要善於從文本中有分歧、有空白、有重點難點、有疑問的地方提出懷疑,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更為科學、合理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