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自然人文景觀(壹)

優化營商環境 創建魅力靈山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帶您領略靈山勝景~~

1.石六錦屏

六峰山,古稱石六峰, 又稱西靈山,位於靈山縣城內西面。雖只有182米高,卻在平疇中拔地而起,雄峙在欽江畔,宛如拱衛縣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故有“石六錦屏”的美譽。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六峰山夜景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六峰山由龍頭、鳳尾、鶴立、龜背、保障、沖霄六個峰組成,又因其峰數正好是巫山的一半,故又有“半巫山”之稱,曾有文人墨客潑墨抒懷:“翠色層層繞六峰,堆霞燦錦護花封;相連直上巫山半,卻勝巫山十二重。”山上怪石嶙峋,古蹟新勝處處,主要景觀景點有:北帝廟、觀音閣、大雄寶殿、龍船巖、燕子巖、仙人井、龍隱洞、黃華書室、靈巖初地坊、六峰寶山坊、二炮臺、懷海廊、攬月亭等。古往今來,不少詩人詞客為其題詠,更令遊人流連忘返。2006年聖誕節前,靈山人在山上鑲嵌了幾百盞燈,每當夜幕降臨,燈光亮起,彷彿佈滿一個個不眠的石窟,神性十足。2007年,六峰山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三海風雲

三海巖位於靈山縣城內鳳凰山下,六峰山西側靈山中學校園內,由龜巖、錢巖、月岩三個洞組成。

宋朝的欽州知州陶弼於宋治平二年(1065)五月,在遊覽六峰山後,餘興未盡,探秘鳳凰山,發現此洞,見巖內有巖,鐘乳石光怪陸離,其中又附螺蚌,猜測是上古時期海變而成,遂命名三海巖,取其滄海桑田三變之意,後人又引申賦予“三海風雲”之稱。他題詩一首:“靈邑西巖古洞天,我來方信海為田。無名不入州圖載,有路空聞野老傳。此日登山人採蚌,當時飲馬客留錢。顏公曾記麻姑說,三變滄桑事果然。”明朝時,有人將陶弼題詩刻於月岩洞東壁,至今仍保存完好。

三海巖以摩崖石刻著名,共留下160多處,年代上至宋朝,下至民國。主要有岳飛次子嶽霖《過靈山述懷》七律詩,明朝工部尚書胡松《題月岩》五言詩和兵部侍郎郭鞏《遊三海巖》七律詩等。這些題刻或在洞口上方及兩側,或在洞內兩壁,洞頂壁等處,形式有詩、賦、紀事、紀遊、題名等文體和楷、行、草、隸、篆等書體,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山川風物。巖洞前後貫通,南北深60米,東西寬45米,高30多米。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三海巖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三海巖洞口上方有清人周士旦題寫的“靈山第一”四個楷書大字石刻。三海巖素以冬暖夏涼、景色多變著稱,兩側有聯:“六月無三伏,一朝有四時。”洞內鍾乳倒垂,落泉淋瀝,幽異詭譎,明人李符清贊曰:“遊盡中原名勝地,那知仙境在鄉園。”1984年,三海巖被確定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西橋環秀

環秀橋坐落於靈山縣城內大潮江與鳴珂江合流口處,是橫跨欽江的一座七孔石拱橋。環秀橋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歷代均對其進行維護修補。1982年確定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環秀橋,歷代有很多流傳的故事,1949年7月9日香港《華商報》發表的《靈山縣環秀橋來歷》為首篇見諸文字的報道。根據古代地方誌記載,明朝以前整個欽江主幹都沒有橋樑,而靈山是廉州府和欽州去省城、京城陸路官道的必經之處,進城前需經過大潮江、鳴珂江兩個渡口。有位叫環秀的少女在大潮江上擺渡、捕魚,她為救人溺亡後,渡口被官府命名為環秀渡以示紀念,大潮江也得別名環秀江,之後建設橋樑依然冠名環秀以慰芳魂。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環秀橋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在環秀橋南面曾經建有青天亭,北面建有環秀亭及“樂善好施”牌坊。環秀橋兩岸風景秀美,古人曾描繪其為:“水曲灘高一灣深,平橋橫臥蘸波心,溯回秀浪渾如玉,不許塵埃半點侵。”如今,新的江南大橋飛架在大潮江之上,與古老的環秀橋交相輝映,更具形勝。

4.烏江玉帶

據《明史》記載:烏江發源於洪崖山。它繞靈山縣城一個半圓,流至六峰山下匯入欽江。傳說在江上的接龍橋附近某河段,有一奇特的岩石,水流其上,發出如擊玉之聲,故又稱鳴珂江(珂,似玉美石)。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鳴珂江夜景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烏江流經城北諸山水,古時,這一代山高林密、水源充足,河床怪石參差,河道彎曲迴旋。江面不闊但水清,游魚歷歷可數,遠看猶如一條晶瑩的玉帶,環抱山城,如在畫中,因此,靈山人給它“烏江玉帶”這個令人神往的稱譽,讚美其秀麗之姿。有文人墨客留詩:“一灣江流抱山城,浪摟長空一色清,玉渾珠輝還作帶,靈陽千古扶波平。”正是對烏江勝狀的描寫。

5.綠蘆煙雨

位於靈山縣城南面10餘公里外的綠蘆山,與城隍嶺、鎮武嶺、仙女嶺、文筆嶺等山脈相連接,構成一道弧形的天然綠色屏障。據地方誌記載,古時山上多蘆竹,所以得名“綠蘆山”。現在,綠蘆山上幾乎全是松樹,鬱鬱蔥蔥,四時雲遮霧罩,春夏之交常見煙雨迷濛,山腹又流有瀑布,飛濺擊石化霧與雲彩混合,一片朦朧,“綠蘆煙雨”由此得名。山上有多處景點,如仙碑頂、野狸灘、大小獅頭、望海頂等。古人曾有詩讚嘆綠蘆山:“插漢摩雲景新怡,峰頭微雨淡煙遮。憑高一笑乾坤老,蘆荻蒼蒼石徑斜。”山下還建有天頂山水庫,山巔矗立著一塊仙碑石,腰圍約20米,高約10餘米,大石頂正中還有一隻草鞋印,傳聞為仙人所留,每當陰雨天便會顯現字跡,傳說凡是見到的人都會如意吉祥。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綠蘆山風光

6.羅陽仙蹟

在歷代縣誌裡,都有“高不過羅陽,大不過東山”的說法。廣義上的羅陽山是廣西六萬大山餘脈延伸進入靈山縣的一條支脈;狹義上的羅陽山是指羅陽山脈在平山鎮的部分,共有十幾個山峰,其著名的有頭陽(即最高峰)、二陽、三陽三個主峰,最高峰海拔869米,氣勢雄偉,因其為靈山最初迎來太陽東昇的地方,因此得名羅陽。

關於羅陽山,有很多美麗的傳說,“羅陽仙蹟”正是其一,據清代縣誌記載,羅陽山有塊大石,長寬各有丈許,石旁勁生翠竹,竹枝垂掛於石面,每當風吹枝搖,竹梢不斷將大石上的塵埃掃得乾乾淨淨,年長日久,石面特別光亮,人們便疑仙家使然,故有“羅陽仙蹟”之美名。有詩讚曰:“絕嶽長迎旭日光,仙人曾此曝霓裳,花蔭拂石無人到,唯有薜蘿掛夕陽。”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羅陽峽漂流

解放後,靈山縣人民政府在此建了平山林場,對羅陽山實行封山育林,現在這裡植被繁茂,物種豐富,其中就有稱為“植物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1958年在山下修築了靈東水庫,長長的大堤把羅陽山上的流泉和山下的江水鎖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大湖泊,湖水碧波盪漾,給羅陽山又增添了一處美景。

7.靈東天湖

靈東水庫位於靈山縣城東面10公里處,又稱“東湖”,在澄清如玉練的欽江主源頭盡處。水庫始建於1958年,是當時全國興建的十大水庫之一,周恩來總理出席“南寧會議”期間曾給予高度關注和親切關懷。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多彩靈東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靈東水庫景色秀美,水雲間零星15個大小綠島點綴其間,不時有白鷺飛翔,使人想起前人“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的佳句。麗日中天,雲彩、遠山、漁島交相輝映,景象常新;早晚間薰風偶送,微波瀲灩,灣深處蒼山綠野間裊裊炊煙溢出,詩情畫意,難以言表,因此人們將靈東水庫稱為“靈東天湖”。近年來,靈山縣人民政府不斷加大對靈東水庫的旅遊開發力度,在水中央的天湖島上建有天湖島度假村,大壩兩端還建有東湖閣賓館、東湖度假村等。在不斷完善其灌溉防洪、發電種養功能的同時,現已營造成風光秀麗的觀光湖,國家和自治區水利部門均定為綜合經營聯繫點,與六峰山風景名勝區一道列入廣西濱海旅遊風景區。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煙雨靈東

8.東山雲海

東山位於平山鎮與豐塘鎮境內,一山跨兩鎮,其主峰海拔高度715米,是靈山第一大山、第二高峰,故也被稱作“大東山”。東山上奇石怪異,樹木茂盛,植物品種多樣,空氣清新,環境幽靜,並時常會有旭日東昇、東山雲海、天牧等大自然奇美風光,成為靈山獨特的美景。山頂上的仙人床、仙人井、牛頭石等故事也流傳了幾百年,為大東山增添幾分神奇色彩。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冬日裡的東山

東山因盛產東山羊而聞名,“東山清水羊”因其肉質鮮嫩,清香爽口,成為享譽盛名的特色名吃。關於東山和東山羊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宋朝時,宋徽宗寵妃明妃好食羊肉,徽宗便命武將五將軍遠赴海南運送海南東山羊北上汴京。在途經靈山縣最大的一座山時,清新的森林氣息和鮮嫩翠綠的草地讓羊群歡喜不已,眼看夜幕降臨,五將軍決定在此留宿,當晚,疲倦睏乏的五將軍在一個形似大床的巨石上沉沉睡去,任憑羊兒在這片翠綠色的草地上吃草。第二天一早,五將軍醒來驚訝的發現,活蹦亂跳的羊群奇蹟般的變成了頑石,三五成群的點綴在草地上。原來,被清秀的自然風光和翠綠的草地深深吸引的羊群,過渡貪戀這片奇妙的樂園,不願離去,便化成了神石。五將軍自知無法交差,也化身為五穀神常駐山頂,看護羊群並造福黎民百姓。後人便將此山命名為“東山”,將五將軍休憩的巨石取名“仙人床”,以紀念遠道而來的海南東山羊和五將軍。這段美麗傳說代代相傳,每逢過節,當地群眾都會帶上豐盛的食物祭拜這位“五穀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近年來,靈山縣人民政府不斷加大對東山的旅遊開發力度,現已建成大東山生態旅遊風景區,與大蘆村、羅陽山、靈東水庫、蘇村等共同組成靈山東部旅遊景區集群。

大美靈山歡迎您~~~~

「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文化灵山」灵山史话自然人文景观(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