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一個思想流派。儒家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張,得到了士人們的認可,並被眾多統治者所採用。經過兩千多年的積澱和影響,儒家思想已經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價值觀念。尤其是在為人上,儒家希望人們成為文質彬彬、道德高尚的君子。今天,讓我們從古代典籍中學習古代的君子風範,提升我們的人格修養吧!

二、知識講解

考點1 仁愛

1.經典導讀

今天,當談論仁義道德、仁人志土時,涉及的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價值觀體系,這就是儒家思想。它是由孔子在總結、闡發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創立的。孔子生於春秋後期,當時社會禮崩樂壞,人的慾望衝破了一切道德束縛,到處是爭權奪利、互相殺伐的現象。為了挽救世風,孔子提倡重建禮樂制度,並且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張。

孔子認為,禮法和制度只是手段,而最重要的是人們的心靈和道德。如果個人沒有道德,再好的禮法制度也無濟於事。所以他教導人們要反省自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為此,他提出了一個"仁"字,用來表示那種高尚和理想的道德境界。"仁"的本義是愛人,但在孔子這裡具有更高的含義,指的是一種"大愛"的境界:既要成全自己,更要成全他人,使人人得到成全;既要釋放自己,更要寬容他人,使人人得到關愛。

本節的經典原文從《論語》中選取了關於"仁"的核心章節,論述瞭如何對待"禮""樂",以及"仁"的內涵和修養方式。其中,像"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都成為了後世膾炙人口的名句。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經典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文化雅苑

太王遷居

古公亶父是周族的領袖,他積德行義,深得百姓愛戴。

古公亶父居住的邠地經常受到遊牧部落狄人的侵犯。他不願與狄人發生衝突,因為他不忍心殺戮,更不願讓百姓流血犧牲。於是他拿出皮裘絲綢送給狄人,狄人沒有停止侵犯;他拿出名犬良馬送給狄人,狄人仍舊不肯罷休;他又拿出珠寶玉器送給狄人,還是不能免遭侵犯。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古公亶父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召集邠地的長老,向長老們說明,狄人不要財物,那就是想要土地。古公亶父認為土地是用來養人的,君子不能拿養人的東西害人,所以想要大家跟著他一起離開這個地方,免得讓大家受到傷害。

邠地的百姓都說古公亶父是個仁人,追隨他遷居的人,多得像趕集一般。就這樣,他帶領周族人離開邠地,在岐山下建城定居。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古公亶父就是周朝的奠基者,後世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尊稱他為"太王"。

考點2 向善

1.經典導讀

人性到底是怎樣的?人性是善的,是惡的,還是無善無惡的?對於這個問題,古人早就進行了思考,給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同的答案,體現了不同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在戰國時期,孟子對此做出了堅定的回答:人的本性是善的。

本節的經典原文選自《孟子》,講述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說"。當時,也有人認為人性是無善無惡的(如告子),還有人認為人性是惡的(如荀子),孟子則認為人性是善的。三者的觀點之所以有差別,原因在於他們所說的"人性"是不同的:告子所說的"人性"是指人的軀體,荀子所說的"人性"是指人的慾望,而孟子所說的"人性"則是指人區別於動物的屬性——道德心。人的軀體由意志支配,當然可善可惡;人的慾望永無止境,所以是惡的;人的道德是向善的,所以是善的。

人性本善,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是好人,只是人的善良本性常常被慾望遮蔽。所以,人們只要把自己的善良本性守護住,並擴展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道德完善的"仁人"。同樣,統治者只要發揚善良本性來治理天下,就可以達成"仁政"。

經典原文: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2.文化雅苑

不忍之心

齊宣王接見孟子。孟子說:"我曾聽胡齕說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坐在殿堂之上,有人牽著一頭牛從殿前走過,您看見了,問道:'這頭牛要牽到哪裡去?'那人說:'準備宰了祭鍾。'您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可憐的樣子。'那人便問:'那麼,要廢除祭鍾這一儀式嗎?'您說:'怎麼能廢除呢?用羊代替吧。'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宣王說:"有。"

孟子說:"憑這種好心就可以稱王天下了。百姓都以為大王吝嗇,但我早就知道大王您是不忍心。"

宣王說:"是啊,齊國雖然不大,但我還不至於吝惜一頭牛!"

孟子說:"大王這樣做是一種仁愛之心,君子看見動物活著的樣子,就不忍心看見它們死去;聽見動物哀鳴,就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都離廚房遠遠的。"

考點3 修齊治平

1.經典導讀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人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這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式。有人爭權奪利,有人遠離喧囂,有人醉生夢死,有人平淡從容。我國古代大部分士人信奉的是儒家思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人生模式:從格物致知到誠意正心,進而修身齊家,最後治國平天下。

這一人生模式是《大學》提出來的。本節的經典原文選自《大學》,"大學"本是周代貴族最高級別的學校,《大學》主要描述這個機構的教育宗旨。但是,由於這篇文章出自儒家士人之手,他自然而然就把教育宗旨寫成了人生宗旨。這個宗旨包括八個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然只有簡明的十七個字,卻涵蓋了儒家士人一生的追求。這些追求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自我的修養和完善,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二是對家庭、國家、天下的責任,即齊家、治國、平天下。

顯然,這樣的人生理想是非常宏闊的,它滿足了一個人利己與利人的雙重價值,值得人們為之終身奮鬥。正因如此,《大學》所提倡的人生模式得到了廣大士人的認同。直到今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仍然受到知識分子的推崇。

經典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文化雅苑

獨善兼濟

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四處遊說嗎?我來和你說說遊說的事吧。人家理解你,要自得其樂;人家不理解你,也要自得其樂。"

宋勾踐問道:"怎樣才能做到自得其樂呢?"

孟子說:"崇尚德,喜歡義,就可以自得其樂了。所以,士人失意時不失掉義,得志時不離開道。失意時不失掉義,所以能自得其樂;得志時不離開道,所以百姓不會失望。古代的人,顯達時恩惠遍及百姓;不得志時,修養自身品德以揚名於世。失意時獨善其身,得志時則兼濟天下。"

考點4 誠

1.經典導讀

世界上有三樣東西是值得人類永遠追求的,這就是真、善、美。"真"代表科學所追求的真理,"善"代表道德所推崇的善良,"美"代表藝術所展現的審美。其中,中國人尤其強調"善",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從而形成了崇德向善的優良傳統。

那麼,中國人是如何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的呢?幾千年來,歷代先賢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孔子強調一個"仁"字,孟子強調一個"善"字,《大學》強調"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而《中庸》則強調了一個"誠"字。本節的經典原文選自《中庸》,探討的正是"誠"的問題。

"誠"就是真實無妄、不騙人,這是很好理解的,但它在《中庸》裡卻有更為深廣的內涵。《中庸》認為,人不一定時時處處都能做到"誠",但他們應該努力做到"誠"。為什麼人應該"誠"呢?因為天地自然、萬事萬物都是"誠"的,它們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始終以可信賴的方式運行著。

所以,人只有"誠",才能契合天地自然的本性,從而做到既成全自己又成全他人,最終成全整個世界。可見,《中庸》所提倡的"誠"不是簡單的真誠、真實,更不僅僅侷限於描述人際交往的品格,而是一種與天地自然融合無間的人生境界。這就是"儘性""贊天地之化育""不誠無物"的深刻內涵。

經典原文: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 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著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2.文化雅苑

羊祜推誠

「2018年部編版秋季課程 初三語文」第5講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

羊祜是晉朝名將,待人十分坦誠。他曾在邊界長期駐兵,與吳國名將陸抗相對時。雙方約定:軍隊每次交鋒,均不能暗地偷襲,一定要約好了日期才開戰。

每當軍中將領要進獻計謀時,羊祜就讓他們喝酒,不讓他們說出自己的計謀。偶爾收到敵將陸抗送來的酒,羊祜也是拿起就喝,絲毫不疑。羊祜在陸抗生病時,派人給他送藥。大家都擔心藥有毒,勸陸抗不要吃,陸抗不僅立刻吃下,而且說:"羊祜的德行堪比樂毅、諸葛亮,他怎麼會那樣做呢?"

羊祜在世時,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羊公";他去世後,人們悲痛萬分,樹碑紀念,連敵國軍民都為他哭泣。這就是羊祜以誠待人的巨大力量。

三 、例題精析

例題1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春秋的孔子主張"仁愛",下列與孔子"仁愛"主張不相符合的言論是( )

A.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B.仁者愛人,相互關懷

C.主張德政,反對苛政 D.嚴刑峻法,以法治國

【參考答案】 D

【解析】 分析題幹,要求選擇與仁愛無關的選項,A項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強加於人,是一種"仁"的表現,BC兩項很明顯是關於"仁愛"的,而D項是法家思想,和題幹主旨無關,所以答案為D。

例題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語蘊含的思想依次是( )

①"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摘自張載《西銘》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摘自《荀子》

③"信,國之寶也,民之所憑也"——摘自《左傳》

④"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董仲舒

A.民本、仁愛、誠信、正義 B.仁愛、民本、誠信、正義

C.誠信、民本、正義、仁愛 D.正義、仁愛、誠信、民本

【參考答案】 B

【解析】"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思是人類萬物都是天地所生,統治者與人民,人與人之間的愛要像愛同胞手足一樣,①體現仁愛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君,即君王,庶人,即百姓。這句話是把君王比作船,把百姓比作水,意思是說,百姓能夠擁戴君王為王,也同樣有力量廢除君王,就像水可以載動船隻,也可以淹沒船隻,②體現民本思想;"信,國之寶也,民之所憑也"意思是,信用是一個國家的珍寶,是百姓所依賴的,③體現誠信思想;"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意思是仁愛的人,言行合乎正義,不謀個人私利,宣明大道而不計較功利,體現正義思想;故本題答案選B。

例題3

名著閱讀(4分)

《論語》和《孟子》都是 ① 學派的經典著作。《論語》記錄了 ② 的言行,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張仁愛和道義。孟子也推行這樣的思想,我們學過他的文章《 ③ 》就提出了君主治國要施行"仁政"的主張,《魚我所欲也》提出了 ④ 的思想。

【參考答案】①儒家 ②孔子及其弟子 ③《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④捨生取義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孟子》《論語》的相關文學常識進行牢記,熟記中間著名篇目及思想見解。

例題4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

張孝基仁愛

許昌①士人張孝基,娶同裡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後,其子丐於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園。其子能自力,頗馴謹②,無他過。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

【註釋】①許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下文"同裡"也是地名。②馴謹:順從而謹慎。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斥逐之 ( ) ②盡以家財付孝基 ( )

③孝基博使灌園( ) ④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 )

【參考答案】趕走 全部 讓,叫,令 贈予、給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如得灌園以就食,甚幸!

【參考答案】如果能夠通過灌園來獲得食物,就太幸運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

(3)從文中看,張孝基的仁愛具體表現在: 。

【參考答案】有惻隱之心,讓他來家裡灌園;考察富家子能改過自新之後,把(其父)財產給了他。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解答此題時一定要讀懂文章,然後結合具體的情節加以分析。

5.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後面問題。

杜甫的文化意義

莫礪鋒

杜甫的仁愛之心,除了愛自己的家人、朋友、同胞之外,還推而廣之擴展到更大的範圍。盛唐時期,經常發生邊境戰爭,這些戰爭的性質很難確定,但是至少有幾場可以肯定,唐帝國所發動的戰爭是非正義性質的,當時很多人,都被鼓起了一種謬誤的愛國傾向。包括高適、儲光羲在內。唯獨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這場戰爭並沒有正義性質,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戰爭對於人民的和平生活,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所以他寫出了《兵車行》。他覺得外民族異民族的人也是人,我們的仁愛之心也要施及他們,我們應該跟他們之間保持和平。

愛人本來是儒家所主張的,仁就是愛人。杜甫除了愛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愛心還推廣到人以外的其他動物,推廣到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我們在杜甫的詩中間無數次地看到他充滿愛憐地描寫動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剛強的堅強有力的,比如馬、鷹、松樹,這些能夠使人引起審美感崇高感的那樣一些對象,甚至是一些細小的並不那麼美的東西,杜甫在寫到它們的時候也充滿了愛心。

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為和實踐使儒學所提倡的那種仁愛之心變得更加切實可行。西方的博愛精神,來源於宗教的博愛精神,它本身當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價值觀倫理觀。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個是服從於神靈的指點,是神靈叫你要博愛;還有一種是對於人類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種贖買;還有一種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為了死後進天堂。但是中華民族的仁義之心強調,仁義理智根於心,都是從內心自然流露出來,自然生髮出來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是一種由近及遠、由親及疏這樣的一種自然情感的流動。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實可行。而杜甫的詩篇,他的行為就很好地闡釋了這樣一種倫理價值觀。杜甫他在詩歌中,有很多地方既寫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產生的一些痛苦,同時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當他自己在暴風驟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自己不得安眠。這個時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所以他的仁愛之心是推廣出來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寫的組詩《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這樣一種仁愛之心的發揚,我覺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實可行、最自然的。因此,杜甫堪稱是儒家仁愛精神的一個傑出的闡釋者。(有刪節)

(1)下列對於"仁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仁愛是儒家提出的主張,仁,就是愛人。無須外界的強加,是根於心,從內心自然流露出來的,自然生髮出來的愛。

B.儒家提出仁愛的時候,其外延只限於人類,其關注的對象僅僅是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惻隱之心不施及其他動物。

C.仁愛不是狹隘的,它不是僅僅只對自己親人的愛,它是由己及人,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的一種自然情感的流動。

D.儒家提出的仁愛,其內容與外延隨著歷史的變化可以不斷地豐富與發展,仁愛之心是可以推廣出來的。

【參考答案】B

【解析】結合原文"杜甫除了愛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愛心還推廣到人以外的其他動物,推廣到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我們在杜甫的詩中間無數次地看到他充滿愛憐地描寫動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剛強的堅強有力的,比如馬、鷹、松樹,這些能夠使人引起審美感崇高感的那樣一些對象,甚至是一些細小的並不那麼美的東西,杜甫在寫到它們的時候也充滿了愛心。"可知B項中"我們的惻隱之心不施及其他動物"不當,杜甫的惻隱之心已推廣到了動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兵車行》中可以看出,杜甫的仁愛之心,除了愛家人、朋友、同胞之外,還推而廣之擴展到更大的範圍,甚至推廣到了敵人。

B.動物、植物,甚至是一些細小的並不那麼美的東西,都曾得到過杜甫的愛,杜甫的仁愛推廣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間一切的生命。

C.兩方的博愛精神,雖然要服從於神靈的指點,要贖原罪,要為死後升入天堂作準備,但仍然是可貴的價值觀倫理觀。

D.杜甫對儒學,對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的貢獻,是使仁愛之心得到發揚,讓仁愛符合人的本性,使仁愛更自然,更加切實可行。

【參考答案】A

【解析】結合原文第1段"唯獨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這場戰爭並沒有正義性質,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戰爭對於人民的和平生活,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所以他寫出了《兵車行》。他覺得外民族異民族的人也是人,我們的仁愛之心也要施及他們,我們應該跟他們之間保持和平。"A項中"敵人"有誤,原文是"外民族異民族"。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杜甫的文化意義在於,他不但體現著儒家的一些道德倫理觀念,還用他的行為豐富了這種內涵,甚至使它變得更容易去做。

B.中國古代的仁愛、仁義精神與西方的博愛精神都強調要愛人,因此,從本質上來說,二者的價值觀倫理觀是一致的。

C.杜甫是儒家仁愛精神的傑出闡釋者,最突出的代表是組詩《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它集中地體現了杜甫的文化意義。

D.杜甫的行為和實踐啟示我們,只要有杜甫那樣的思考過程,那樣的感情流露方向,儒學的仁愛在實踐中並不難實行。

【參考答案】B

【解析】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必須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內容,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層層篩選,剝離出有效信息,獲得充足可靠的依據,然後進行合理的推測,最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想象。

結合原文"西方的博愛精神,來源於宗教的博愛精神,它本身當然是一種很可貴的價值觀倫理觀。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個是服從於神靈的指點,是神靈叫你要博愛;還有一種是對於人類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種贖買;還有一種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為了死後進天堂。但是中華民族的仁義之心強調,仁義理智根於心,都是從內心自然流露出來,自然生髮出來的。"因此,從二者的起源可分析出"二者的價值觀倫理觀是一致的"不當。

四 、課堂運用

基礎

1.《論語·憲問》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朱熹強調:"修齊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張是( )

A.人本主義 B.經世致用

C.重道輕器 D.積極入世

【參考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關鍵信息"修己以安百姓""修齊治平"來分析,修齊治平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人的思想都強調做學問要實用,通過修身去安百姓,治國平天下,故B項正確;D項不能體現"修己""修身、齊家"的信息,排除;AC項在題幹信息中沒有體現,排除。

2.清代學者錢大昕說:"孟子言性善,欲使人儘性而樂於善;荀子言性惡,欲使人化性而勉於善。立言雖說殊,其教人以善則一也。"由此可知,性善論和性惡論( )

A.發揚了孔子的思想 B.都主張人性是善的

C.為各國統治者採用 D.僅為教化百姓向善

【參考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說的是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都是繼承了孔子的人性觀——性相近,習相遠。所以答案選A。

拔高

3.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②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1)以上文段,哪句話最能體現孔子的"仁愛"思想。

【參考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解答本題時扣住"仁愛",再結合題目要求中"哪句話最能"就可以確定答案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結合文段概括,孔子"仁愛"思想有哪些重要的特點?

【參考答案】一是"一以貫之"的"忠恕",二是由己及人、博施於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愛"的實踐性和實效性,以實際行動造福百姓,推動社會進步。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抓住文段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來分析概括即可,分析時注意孔子思想在當今社會的時代意義。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但是仔細比較他們,卻也發現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顯的,《論語》中所敘述的孔子,有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不像孟子凡事緊張,所以孔子能夠以"君子坦蕩蕩"的風格去保持他的悠閒;與這種態度截然相對的是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主張。孔子還說這樣不吃那樣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適;孟子卻毫不忌諱地提出"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孔子沒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但是他既說出雖為聖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的話,可見他認為性惡來自先天;他又說"觀過,斯知仁矣",好像這糾正錯誤、促使自己為善的能力,也要由內外觀察而產生。孟子則沒有這樣猶疑。他斬釘截鐵地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認,他一生學習,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則可以由他自己所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一句話裡看出,這種道德力量,經他解釋,純系內在的,由自我產生的。

孔子對"禮"非常尊重。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他死時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卻根據"禮"的原則反對顏淵厚葬;又因為"禮"的需要,孔子見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興。孟子就沒有這樣的耐性。齊宣王稱病,他也稱病;魯平公沒有來拜訪他,他也不去見魯平公;他對各國國君的贈儀,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這中間的不同,不能說與孔孟二人的個性無關。《論語》與《孟子》兩部書的取材記載不同,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約兩百年,時局已有很大變化。

春秋時代的戰事,顯示了社會的不穩定性;但戰事本身,卻不足以造成社會的全面性動盪。孔子對當日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閒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相對於戰國的暴亂而言,還相當的寧靜,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復禮",顯然認為過去的社會秩序仍可以恢復,表現一腔復古的熱忱。

孟子被稱為有"革命性",這是因為戰國時代的動亂已經大大超過春秋時期競技式的戰爭,這使他知道,只是恢復故態而不改弦更張是不能濟事的。齊宣王問他貴戚之卿應做的本分,他說:"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也就是容許廢君而另立族中賢人。這已經不是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嚴格規矩了。

宋朝以後,《孟子》既為各朝經筵講解之用,也為科舉取士的標準,對中國思想史有巨大的影響。他的性善論必定帶著一種強迫性的推論,因人既生性為善,那麼強迫人們保持這種天性也不算過分了。他的低水準平等思想——例如"樂歲終身飽,凶年不免於死亡",以及"省刑罰,薄稅斂",在一個簡單的農業社會里,被奉作經典,同時也符合事實的需要。

(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孔孟"中間的不同"的原因的一項是( )

A.可能與兩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一定的關係。

B.《論語》和《孟子》兩部書取材記載不同。

C.兩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時局有很大的差異。

D.兩人對"禮"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禮"的嚴格規矩。

【參考答案】D

【解析】D項是兩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種具體表現,而不是原因。

(2)下列各項中關於孔孟不同之處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給人"君子坦蕩蕩"輕鬆愉快的悠閒感;而孟子則提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主張,給人憂慮不安的緊張感。

B.孔子沒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惡,但可以間接地看出他認為人性本惡;而孟子則堅定地認為人性本善,認為"人性之善也,猶水之下也"。

C.孔子非常尊重"禮","禮"大於"情",循"禮"而行事;孟子卻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禮",全憑自己的意願。

D.孔子提倡"克己復禮",認為舊的社會秩序可以恢復,希望復古;而孟子卻更有"革命性",認為必須改弦更張,廢君而另立族中賢人。

【參考答案】B

【解析】A項中"憂慮不安"沒有依據。C項中說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禮'"的說法不準確,文章中說孟子一切"全出已意",並沒有不遵循的意思。D項,第七段中說"也就是容許廢君而另立族中賢人",而選項中成了"必須"。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孔子在衣食方面還有所挑揀,但孟子卻提出"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雖然這種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屬於低水準的。

B.孔子認為要實現"仁",既要靠學習和自我約束,又要靠由內外觀察而產生的糾正錯誤並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卻認為道德純粹是由自我產生的。

C.春秋時期的戰爭是屬於競技性的,雖然也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但這種不穩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戰國時期的戰爭則是劇烈的,給社會造成了全面性的動盪。

D.自宋朝以後,《孟子》就取代了《論語》,成為各朝經筵講解之用和科舉取士的標準,從此以後,對中國的思想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參考答案】B

【解析】A"低水準"不正確,原文意在強調二者的不同,不是要比出高下之分;C戰國時代的動亂大大超過春秋時期,但不等於給社會造成了全面的動盪,另外說"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實際情況;D"取代"與"從此以後"屬於無中生有。

五 、課堂小結

孔孟將理想人格分為現實的理想人格與可能的理想人格。現實的理想人格,是通過切實的道德實踐能成就的高尚人格。君子被孔孟歸於現實的理想人格。孔孟所謂君子人格,集中體現了儒家所提倡的好人品德,諸如志道、為仁(愛人)、懷德、守義、知恥、誠信等。當代人為了糾正以功利價值為首尚的人生偏差,消解意義危機、存在危機,迫切需要從儒家君子人格汲取三方面的精神營養:以君子人格作為塑造理想人格的現實榜樣,將理想人格的塑造與培養落實在現實人的現實要求上,避免理想人格塑造上的假大空;注重發揚孔孟君子人格所體現的道德為尚、功利為輕的生命精神,重在以道德實踐體現人生的根本意義,而不是以功利成就作為人生根本意義的體現;充分認識羞恥意識對人之存在的本質意義,真正樹立以不知恥為人之本質上的可恥這一做人必不可缺的道德意識。

六 、課後作業

基礎

1.趙本山、趙海燕在2005年遼寧電視臺新年晚會上主演的小品《出名》講述的是耿老漢為救落水兒童而出名之後的事。就耿老漢救人這件事體現了以下哪種學派的觀點:( )

A.孔子"仁者愛人"說 B.孟子"性善"說

C. 荀子"性惡論"說 D.墨子"兼愛"說

【答案】B

2.黃宗羲在《孟子師說》中評論:"周之制度,當以《孟子》為主,以正周禮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說,終是穩當";"故國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義更無他道"。由此可知,黃宗羲推崇孟子的( )

①以禮治國主張 ②性善論 ③仁政學說 ④兼愛思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3.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小題。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重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不是毫無選擇地測量,它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

時至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已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裡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1)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項是( )

A.實實在在地栽種竹子,把竹葉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觀察,以瞭解竹子的性質和生長過程,這才是真正的"積極探測"。

B.作者是—個著名的科學家,他認為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C.作者以自己的經驗為例,說明埋頭讀書對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毫無幫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

D.由於受到王陽明思想的影響,中國學生往往考試成績非常突出,但在研究工作中的決斷能力、動手能力大很低。

(2)作者在第五段中說"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他的依據是什麼?

(3)我怎樣做才能"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部分"?請分點概括。

【答案】(1)B(以偏概全,原文是"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

(2)因為基礎知識的突破要靠實驗,而實驗的過程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還要以判斷力和靈感選取一個適當的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眼光、勇氣和毅力。

(3)①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

②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

③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

④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

⑤要自己有判斷力。

拔高

4.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後面問題。

孔 孟

黃仁宇

①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有《論語》,則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

②但是我們仔細比較他們,卻也發現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顯的是,《論語》中所敘述的孔子,給人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不如孟子那樣凡事緊張。所以大成至聖能夠以"君子坦蕩蕩"的風格和態度去保持他的悠閒。與這種態度截然相對的是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主張。孔子還說飯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適。孟子卻毫不忌諱地提出"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③孔子沒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惡,但是他又說出雖為聖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的話,可見他認為性惡來自先天。他認為糾正錯誤,促使自己為善的能力,雖系主動的,但仍要由內外觀察而產生。孟子則沒有這樣的猶疑,他曾斬釘截鐵地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認,他一生學習,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則可以由他自己所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看出。這種道德力量,經他解釋,純系內在的,由自我而產生。

④孔子對"禮"非常尊重。孔子雖然稱讚管仲對國家有貢獻,但仍毫不遲疑地攻擊他的器用排場超過人臣的限度。孔子雖不屑陽貨的為人,但為了禮尚往來,他仍想趁著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沒有這樣的耐性。齊宣王稱病,他也稱病。魯平公沒有來拜訪他,他也不去見魯平公。他對各國國君的贈儀,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這中間的不同,不能說與孔孟兩人的個性無關。或許《論語》與《孟子》兩部書的取材記載不同,對其也有影響。但是至聖和亞聖,相去約兩百年,中國的局勢已起了很大的變化。孟子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這八個字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他們之間的距離。

⑥春秋時代的戰事,顯示了社會的不穩定性;但戰事本身,卻不足以造成社會的全面性動盪。孔子對當時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閒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相對於戰國的暴亂而言,當時社會還相當寧靜,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復禮",顯然認為過去的社會秩序仍可以恢復,表現出了一腔復古的熱忱。孟子則被稱為有"革命性",這是因為戰國時代的動亂已經大大超過春秋時期競技式的戰爭,這使他明白,只是恢復故態而不改弦更張是不濟事的。

⑦宋朝以後,《孟子》既為各朝經筵講解之用,也為科舉取士的標準,對中國思想史有巨大的影響。他的性善論必定帶著一種強迫性的推論,因人生性為善,那麼強迫人們保持這種天性也不算過分了。

(原文有刪改)

(1)下列選項中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論語》中所敘述的孔子,給人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而孟子卻主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常懷憂國憂民之心。

B.孔子認為要實現"仁",既要靠學習和自我約束,又要靠由內外觀察而產生的糾正錯誤並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卻認為道德純粹是由自我產生的。

C.孔子對"禮"非常尊重,做事講究禮尚往來,而孟子則根本不尊重"禮",行事全憑己意。

D.春秋時期的戰爭是屬於競技性的,雖然也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但這種不穩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戰國時期的戰爭則是劇烈的,給社會造成了全面性的動盪。

E.自宋朝以後,《孟子》就取代了《論語》,為各朝經筵講解之用,成了科舉取士的標準,從此以後,對中國的思想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項是( )

A.以"君子坦蕩蕩"的風格和態度去保持悠閒。

B.聖賢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

C.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D.認為過去的社會秩序仍可以恢復,有一腔復古的熱忱。

(3)請聯繫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

(4)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據文意分點概括說明。

【答案】

(1)AB

(2)C

(3)與孔孟兩人的個性有關;《論語》與《孟子》兩部書的取材記載不同,對其有影響;最主要的原因是,從孔子到孟子,中國的局勢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4)在人生態度方面:孔子"輕鬆愉快"、"悠閒",孟子則"凡事緊張"。

在對人性善惡理解方面:孔子認為性惡來自先天,孟子則主張性善論。

在對待"禮"方面:孔子非常重視"禮",孟子對"禮"則不大重視。

七 、教學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