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流派。儒家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得到了士人们的认可,并被众多统治者所采用。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和影响,儒家思想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为人上,儒家希望人们成为文质彬彬、道德高尚的君子。今天,让我们从古代典籍中学习古代的君子风范,提升我们的人格修养吧!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仁爱

1.经典导读

今天,当谈论仁义道德、仁人志土时,涉及的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体系,这就是儒家思想。它是由孔子在总结、阐发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孔子生于春秋后期,当时社会礼崩乐坏,人的欲望冲破了一切道德束缚,到处是争权夺利、互相杀伐的现象。为了挽救世风,孔子提倡重建礼乐制度,并且提出了"仁"的思想主张。

孔子认为,礼法和制度只是手段,而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心灵和道德。如果个人没有道德,再好的礼法制度也无济于事。所以他教导人们要反省自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仁"字,用来表示那种高尚和理想的道德境界。"仁"的本义是爱人,但在孔子这里具有更高的含义,指的是一种"大爱"的境界:既要成全自己,更要成全他人,使人人得到成全;既要释放自己,更要宽容他人,使人人得到关爱。

本节的经典原文从《论语》中选取了关于"仁"的核心章节,论述了如何对待"礼""乐",以及"仁"的内涵和修养方式。其中,像"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成为了后世脍炙人口的名句。

「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经典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文化雅苑

太王迁居

古公亶父是周族的领袖,他积德行义,深得百姓爱戴。

古公亶父居住的邠地经常受到游牧部落狄人的侵犯。他不愿与狄人发生冲突,因为他不忍心杀戮,更不愿让百姓流血牺牲。于是他拿出皮裘丝绸送给狄人,狄人没有停止侵犯;他拿出名犬良马送给狄人,狄人仍旧不肯罢休;他又拿出珠宝玉器送给狄人,还是不能免遭侵犯。

「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古公亶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召集邠地的长老,向长老们说明,狄人不要财物,那就是想要土地。古公亶父认为土地是用来养人的,君子不能拿养人的东西害人,所以想要大家跟着他一起离开这个地方,免得让大家受到伤害。

邠地的百姓都说古公亶父是个仁人,追随他迁居的人,多得像赶集一般。就这样,他带领周族人离开邠地,在岐山下建城定居。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古公亶父就是周朝的奠基者,后世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尊称他为"太王"。

考点2 向善

1.经典导读

人性到底是怎样的?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无善无恶的?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早就进行了思考,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同的答案,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战国时期,孟子对此做出了坚定的回答:人的本性是善的。

本节的经典原文选自《孟子》,讲述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说"。当时,也有人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如告子),还有人认为人性是恶的(如荀子),孟子则认为人性是善的。三者的观点之所以有差别,原因在于他们所说的"人性"是不同的:告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的躯体,荀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的欲望,而孟子所说的"人性"则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道德心。人的躯体由意志支配,当然可善可恶;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所以是恶的;人的道德是向善的,所以是善的。

人性本善,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好人,只是人的善良本性常常被欲望遮蔽。所以,人们只要把自己的善良本性守护住,并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道德完善的"仁人"。同样,统治者只要发扬善良本性来治理天下,就可以达成"仁政"。

经典原文:

「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2.文化雅苑

不忍之心

齐宣王接见孟子。孟子说:"我曾听胡龁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坐在殿堂之上,有人牵着一头牛从殿前走过,您看见了,问道:'这头牛要牵到哪里去?'那人说:'准备宰了祭钟。'您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可怜的样子。'那人便问:'那么,要废除祭钟这一仪式吗?'您说:'怎么能废除呢?用羊代替吧。'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宣王说:"有。"

孟子说:"凭这种好心就可以称王天下了。百姓都以为大王吝啬,但我早就知道大王您是不忍心。"

宣王说:"是啊,齐国虽然不大,但我还不至于吝惜一头牛!"

孟子说:"大王这样做是一种仁爱之心,君子看见动物活着的样子,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见动物哀鸣,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都离厨房远远的。"

考点3 修齐治平

1.经典导读

「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式。有人争权夺利,有人远离喧嚣,有人醉生梦死,有人平淡从容。我国古代大部分士人信奉的是儒家思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人生模式: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进而修身齐家,最后治国平天下。

这一人生模式是《大学》提出来的。本节的经典原文选自《大学》,"大学"本是周代贵族最高级别的学校,《大学》主要描述这个机构的教育宗旨。但是,由于这篇文章出自儒家士人之手,他自然而然就把教育宗旨写成了人生宗旨。这个宗旨包括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只有简明的十七个字,却涵盖了儒家士人一生的追求。这些追求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的修养和完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二是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显然,这样的人生理想是非常宏阔的,它满足了一个人利己与利人的双重价值,值得人们为之终身奋斗。正因如此,《大学》所提倡的人生模式得到了广大士人的认同。直到今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仍然受到知识分子的推崇。

经典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文化雅苑

独善兼济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四处游说吗?我来和你说说游说的事吧。人家理解你,要自得其乐;人家不理解你,也要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道:"怎样才能做到自得其乐呢?"

孟子说:"崇尚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士人失意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离开道。失意时不失掉义,所以能自得其乐;得志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显达时恩惠遍及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品德以扬名于世。失意时独善其身,得志时则兼济天下。"

考点4 诚

1.经典导读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是值得人类永远追求的,这就是真、善、美。"真"代表科学所追求的真理,"善"代表道德所推崇的善良,"美"代表艺术所展现的审美。其中,中国人尤其强调"善",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从而形成了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

那么,中国人是如何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呢?几千年来,历代先贤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孔子强调一个"仁"字,孟子强调一个"善"字,《大学》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中庸》则强调了一个"诚"字。本节的经典原文选自《中庸》,探讨的正是"诚"的问题。

"诚"就是真实无妄、不骗人,这是很好理解的,但它在《中庸》里却有更为深广的内涵。《中庸》认为,人不一定时时处处都能做到"诚",但他们应该努力做到"诚"。为什么人应该"诚"呢?因为天地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诚"的,它们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始终以可信赖的方式运行着。

所以,人只有"诚",才能契合天地自然的本性,从而做到既成全自己又成全他人,最终成全整个世界。可见,《中庸》所提倡的"诚"不是简单的真诚、真实,更不仅仅局限于描述人际交往的品格,而是一种与天地自然融合无间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尽性""赞天地之化育""不诚无物"的深刻内涵。

经典原文: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著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文化雅苑

羊祜推诚

「2018年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5讲 传统文化——君子人格

羊祜是晋朝名将,待人十分坦诚。他曾在边界长期驻兵,与吴国名将陆抗相对時。双方约定:军队每次交锋,均不能暗地偷袭,一定要约好了日期才开战。

每当军中将领要进献计谋时,羊祜就让他们喝酒,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计谋。偶尔收到敌将陆抗送来的酒,羊祜也是拿起就喝,丝毫不疑。羊祜在陆抗生病时,派人给他送药。大家都担心药有毒,劝陆抗不要吃,陆抗不仅立刻吃下,而且说:"羊祜的德行堪比乐毅、诸葛亮,他怎么会那样做呢?"

羊祜在世时,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羊公";他去世后,人们悲痛万分,树碑纪念,连敌国军民都为他哭泣。这就是羊祜以诚待人的巨大力量。

三 、例题精析

例题1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与仁爱无关的选项,A项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加于人,是一种"仁"的表现,BC两项很明显是关于"仁爱"的,而D项是法家思想,和题干主旨无关,所以答案为D。

例题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

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

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

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

【参考答案】 B

【解析】"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统治者与人民,人与人之间的爱要像爱同胞手足一样,①体现仁爱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君,即君王,庶人,即百姓。这句话是把君王比作船,把百姓比作水,意思是说,百姓能够拥戴君王为王,也同样有力量废除君王,就像水可以载动船只,也可以淹没船只,②体现民本思想;"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意思是,信用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百姓所依赖的,③体现诚信思想;"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仁爱的人,言行合乎正义,不谋个人私利,宣明大道而不计较功利,体现正义思想;故本题答案选B。

例题3

名著阅读(4分)

《论语》和《孟子》都是 ① 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记录了 ② 的言行,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爱和道义。孟子也推行这样的思想,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③ 》就提出了君主治国要施行"仁政"的主张,《鱼我所欲也》提出了 ④ 的思想。

【参考答案】①儒家 ②孔子及其弟子 ③《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④舍生取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孟子》《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进行牢记,熟记中间著名篇目及思想见解。

例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孝基仁爱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能自力,颇驯谨②,无他过。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斥逐之 ( ) ②尽以家财付孝基 ( )

③孝基博使灌园( ) ④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参考答案】赶走 全部 让,叫,令 赠予、给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参考答案】如果能够通过灌园来获得食物,就太幸运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3)从文中看,张孝基的仁爱具体表现在: 。

【参考答案】有恻隐之心,让他来家里灌园;考察富家子能改过自新之后,把(其父)财产给了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读懂文章,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当时很多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包括高适、储光羲在内。唯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

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地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

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西方的博爱精神,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它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种赎买;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杜甫他在诗歌中,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自己不得安眠。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写的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有删节)

(1)下列对于"仁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仁爱是儒家提出的主张,仁,就是爱人。无须外界的强加,是根于心,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然生发出来的爱。

B.儒家提出仁爱的时候,其外延只限于人类,其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恻隐之心不施及其他动物。

C.仁爱不是狭隘的,它不是仅仅只对自己亲人的爱,它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

D.儒家提出的仁爱,其内容与外延随着历史的变化可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仁爱之心是可以推广出来的。

【参考答案】B

【解析】结合原文"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地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可知B项中"我们的恻隐之心不施及其他动物"不当,杜甫的恻隐之心已推广到了动物。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兵车行》中可以看出,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甚至推广到了敌人。

B.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都曾得到过杜甫的爱,杜甫的仁爱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C.两方的博爱精神,虽然要服从于神灵的指点,要赎原罪,要为死后升入天堂作准备,但仍然是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

D.杜甫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使仁爱之心得到发扬,让仁爱符合人的本性,使仁爱更自然,更加切实可行。

【参考答案】A

【解析】结合原文第1段"唯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A项中"敌人"有误,原文是"外民族异民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不但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容易去做。

B.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与西方的博爱精神都强调要爱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二者的价值观伦理观是一致的。

C.杜甫是儒家仁爱精神的杰出阐释者,最突出的代表是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它集中地体现了杜甫的文化意义。

D.杜甫的行为和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有杜甫那样的思考过程,那样的感情流露方向,儒学的仁爱在实践中并不难实行。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想象。

结合原文"西方的博爱精神,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它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种赎买;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因此,从二者的起源可分析出"二者的价值观伦理观是一致的"不当。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1.《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修己以安百姓""修齐治平"来分析,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人的思想都强调做学问要实用,通过修身去安百姓,治国平天下,故B项正确;D项不能体现"修己""修身、齐家"的信息,排除;A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

2.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子言性善,欲使人尽性而乐于善;荀子言性恶,欲使人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说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由此可知,性善论和性恶论( )

A.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B.都主张人性是善的

C.为各国统治者采用 D.仅为教化百姓向善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说的是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继承了孔子的人性观——性相近,习相远。所以答案选A。

拔高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1)以上文段,哪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

【参考答案】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本题时扣住"仁爱",再结合题目要求中"哪句话最能"就可以确定答案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结合文段概括,孔子"仁爱"思想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一以贯之"的"忠恕",二是由己及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抓住文段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来分析概括即可,分析时注意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中间的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

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

(2)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虑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中"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中说孟子一切"全出已意",并没有不遵循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却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B

【解析】A"低水准"不正确,原文意在强调二者的不同,不是要比出高下之分;C战国时代的动乱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动荡,另外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D"取代"与"从此以后"属于无中生有。

五 、课堂小结

孔孟将理想人格分为现实的理想人格与可能的理想人格。现实的理想人格,是通过切实的道德实践能成就的高尚人格。君子被孔孟归于现实的理想人格。孔孟所谓君子人格,集中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好人品德,诸如志道、为仁(爱人)、怀德、守义、知耻、诚信等。当代人为了纠正以功利价值为首尚的人生偏差,消解意义危机、存在危机,迫切需要从儒家君子人格汲取三方面的精神营养:以君子人格作为塑造理想人格的现实榜样,将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培养落实在现实人的现实要求上,避免理想人格塑造上的假大空;注重发扬孔孟君子人格所体现的道德为尚、功利为轻的生命精神,重在以道德实践体现人生的根本意义,而不是以功利成就作为人生根本意义的体现;充分认识羞耻意识对人之存在的本质意义,真正树立以不知耻为人之本质上的可耻这一做人必不可缺的道德意识。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1.赵本山、赵海燕在2005年辽宁电视台新年晚会上主演的小品《出名》讲述的是耿老汉为救落水儿童而出名之后的事。就耿老汉救人这件事体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

A.孔子"仁者爱人"说 B.孟子"性善"说

C. 荀子"性恶论"说 D.墨子"兼爱"说

【答案】B

2.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评论:"周之制度,当以《孟子》为主,以正周礼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由此可知,黄宗羲推崇孟子的( )

①以礼治国主张 ②性善论 ③仁政学说 ④兼爱思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已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项是( )

A.实实在在地栽种竹子,把竹叶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以了解竹子的性质和生长过程,这才是真正的"积极探测"。

B.作者是—个著名的科学家,他认为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作者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埋头读书对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毫无帮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D.由于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中国学生往往考试成绩非常突出,但在研究工作中的决断能力、动手能力大很低。

(2)作者在第五段中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他的依据是什么?

(3)我怎样做才能"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部分"?请分点概括。

【答案】(1)B(以偏概全,原文是"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2)因为基础知识的突破要靠实验,而实验的过程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还要以判断力和灵感选取一个适当的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3)①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③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

④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⑤要自己有判断力。

拔高

4.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孔 孟

黄仁宇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③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④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则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⑦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行事全凭己意。

D.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E.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项是( )

A.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悠闲。

B.圣贤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D.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有一腔复古的热忱。

(3)请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

(4)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说明。

【答案】

(1)AB

(2)C

(3)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有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有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在人生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悠闲",孟子则"凡事紧张"。

在对人性善恶理解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主张性善论。

在对待"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

七 、教学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