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爲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華麗的小丑


更正:韓信是呂后和蕭何設計殺害的,並非劉邦。

下面我們重點說下,張良為何不阻止呂后殺韓信呢?

張良是古代明哲保身的典範,明知是個火坑,張良才不會去跳呢。

在講張良為何不阻止呂后殺韓信前,我們先講講張良的為人。

劉邦在想廢太子劉盈的時候,呂后曾經向張良求過計。但是,張良不想幫助呂后,他拒絕了呂后很多次。

在實在是被迫無奈的情況下,呂后讓他的哥哥,把張良給綁票了。

張良被五花繩邦成了麻花,呂后在家裡見到張良後,就要向張良下跪了。

呂后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他是經常會向大臣下跪的,比如說周昌,周昌不讓劉邦廢太子,被呂后知道了,呂后見到周昌,就向周昌下跪了。他要感謝周昌,所以不顧尊卑就跪了下去。

張良看到呂后下跪,他也於心不忍了。

張良說道,真不是我不幫助你呀,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我說了劉邦未必會聽。因為劉邦之前聽我的話,是他想爭奪天下,即使我說錯了,他也不會殺我,畢竟他有求於我。

可如今不同往日了,現在劉邦是皇帝了,對於他來說,這時候的我已經無關緊要了,我若是去強行干涉他的家事,他不但不會聽我的,還很有可能把我給殺了。

呂后說,那你幫我出個主意總行吧?

張良不得已,才說出讓呂后去請商山四皓出山的事來。

你看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張良連呂后都不幫。

當韓信出事的時候,張良會去幫助韓信嗎?

更何況呂后和蕭何在密謀殺害韓信的時候,張良並不知道。不要說張良不知道了,這件事連劉邦也不知道。

因為當時劉邦正好出去平叛陳豨的叛亂去了。

劉邦是回來之後,才知道呂后已經把韓信給殺了的事。

劉邦聽說韓信死了,他的表情是且喜且憐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又高興,又為韓信的死而感到惋惜,畢竟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將軍,竟然死在了婦人的手中。

所以說呂后殺韓信張良是不知道的。

張良在劉邦稱帝后,他基本上就很少問朝廷中的事了。劉邦也答應了他歸隱山林,但是一旦國家有大事的時候,還是要找張良商議的。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就是張良的生存之道。只要不牽扯到自己,其他人的死活多少是和自己沒有關係的。

更何況張良和韓信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交情,雖說兩個人都是在輔佐劉邦,可是,兩個人見面的時候並不多。

張良一直是在跟隨劉邦,韓信都是單打獨鬥,在北方開闢新戰場。

於公於私張良都沒有救韓信的義務,他也救不了韓信。

韓信是讓劉邦和呂后最忌憚的人,有他在劉邦和呂后就很難安枕。這一點張良恐怕比誰都清楚吧。


史學達人


張良的個人志願和自我定位決定了他行事的選擇,他沒有任何救韓信的理由。

第一階段:起義前。

個人志願:復仇。

張良家世代都是韓國的相,而韓國在秦始皇統一的戰略中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消滅。復仇的火焰在年輕的張良心中燃燒,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散盡家財,在博浪沙賭博似的希望一椎擊殺始皇帝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大約擊殺仇人是他最大的心願。除此之外,天下經已一統,復興韓國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許他根本沒有抱此希望。也或許,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第二階段:起義之初。

個人志願:復國,成為韓相。

等到陳勝吳廣振臂一呼,項羽、劉邦等豪傑應聲而起,六國舊地紛紛響應起義,張良也終於看到了復興韓國的可能。

所以張良向項梁提議:找到韓國的公子成,立他為韓王,這樣可以為秦國四面樹敵。項梁同意了。張良終於和祖父、父親一樣,成為國相,協助公子成收復韓國故地,可以說完成了畢生最大的心願。

第三階段:楚漢相爭。

個人志願: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很快,韓王成被項羽殺死。雖然劉邦派張良帶出來的小弟韓王信重新奪回韓國,立為新的韓王。但聰明的張良從戰爭的形勢看出,復興韓國再也不可能成為現實。天下已經不可能再成為群雄並立的天下了,遲早會被項羽和劉邦中的一方統一。而這對立的雙方,一方對他、對韓都有恩,一方則殺死韓王,算是有新仇,顯然,他最好的選擇是幫助劉邦擊敗項羽。

所以這時,酈食其勸說劉邦多立六國後人為王,為項羽四面樹敵時。同樣的計策,以前張良也為項梁出過,這時卻站出來堅決反對。這是因為目的和形勢完全不同了,過去他是要復興韓國,現在卻要助劉邦一統天下,雖然多立王可以多樹敵,但同時也會分了劉邦自己的權勢。

唯一的例外是,韓信想要做齊王,張良卻勸劉邦同意了,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正如張良所說:韓信已經據有齊地,握有重兵,憑你現在的實力,韓信如果自稱王,你禁止得了嗎,不如做這個順水人情,以免生變。

從這裡看出,韓信雖然稱臣於劉邦,卻其實始終是作為一個隱患,一個對立面而存在的。這也為將來他被誅殺埋下了伏筆。而張良作為劉邦的謀士,卻是俱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張良和韓信之間,非但沒有特別的交情,反而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立的。

第四階段:天下一統。

個人志願:卸任保身。

劉邦即皇帝位,西入長安後。張良就稱病,藉口修道,幾乎諸事不理。這時他已經五十歲左右,而畢生的志願幾乎都已實現。聰明的他選擇卸任保身,如他自己所言:願棄人間事!除了給呂后出了一計保全太子以外,他從不參與任何政治鬥爭。

這麼聰明的他,也自然知道天子要剿滅異姓王來鞏固劉氏子孫的地位是大勢所趨,又怎會為了一個沒有特殊交情的韓信,把自己置身漩渦呢。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張良不阻止劉邦殺韓信,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什麼這麼說?

要知道劉邦建立漢朝,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同患難共享受的劉邦了,而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君主了,他覺得身邊的功臣都是危險份子,只要他們存在,就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社稷,為此想除之而後快。而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也就成了他最為看重的眼中釘了。

劉邦之所以會對韓信下殺手,其實除去劉邦的原因,韓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蕭何和劉邦是老鄉,劉邦還沒有發跡時,蕭何便追隨他,推薦他為泗水亭長,甚至能娶上呂后也是他牽的線搭的橋,革命後,蕭何坐鎮後方,為劉邦免去了後顧之憂,可以說蕭何無論是戰功還是個人情份都是旁人無法相比的,因此,劉邦再怎麼心狠,也不會直接對蕭何下毒手。而蕭何也是聰明人,為了徹底消除劉邦對自己的警備之心,不他不惜放蕩自己,損壞自己的名聲,甚至當呂后要求其配合設計誅殺韓信時,他也無可奈何的選擇地支持,落得“成敗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

而韓信卻不識時務,他在楚漢這爭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戰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為楚王后,還不知道韜光養晦,收斂起來。因此,很快劉邦就把他從楚王降到淮陰侯。然後還韓信談話。

“你看夏侯嬰將軍能帶多少兵啊!”劉邦試探性地問道。這個夏侯嬰是劉邦最心腹的人,劉邦這樣問自然是有目的的。

“三萬吧。”韓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樊噲呢?”劉邦把自己的另一個心腹,同時也是自己的連襟拿出來了。

“五萬左右吧。”韓信一臉平靜地回答。

“那朕呢?”劉邦的提問進一步升級。

“最多十萬。”韓信當時腦筋也許是短路了,依然實話實說起來。如果僅僅是這樣也罷,但劉邦提最後一問時,事情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那你自己呢?”劉邦使出了撒手鐧。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帶。”韓信只想起垓下和項羽大決戰時的無限風光,但卻忘了此時和他說話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頂頭上司。

提問就此結束,不用再說什麼了,劉邦微笑的背後是嫉恨。此後,他下定決心要除去“不類已”的韓信,防患未然。

和韓信不懂得“藏鋒”相比,張良就顯得深沉和老練多了。自從劉邦當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險的事,因此馬上深居簡出,開始“歸隱”了——閉門不出原修練養氣辟穀之術。

放下朝中一切事,張良以這種“淡泊名利”的方式,終於為自己保全了性命。張良能保全自己已屬不易,要想再保全韓信,更何況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鋒的韓信,那是比登天還難。所以說,不是張良不想阻止劉邦殺韓信,而是張良沒有能力阻止劉邦殺韓信。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有書君認為,這個問題應分兩部分回答:


一、韓信因何而死?


嚴格來說,韓信並非劉邦所殺,而是被呂后和蕭何合謀殺死的。但是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劉邦沒有親手殺了韓信,不代表他不想殺韓信,為什麼這麼說呢?


1.韓信功高震主。


自古以來,手中兵權在握,功高震主的臣子都是皇帝心中的忌憚。在楚漢戰爭中,韓信是劉邦麾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帥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的二十萬楚軍,被劉邦立為齊王。次年十月,跟項羽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韓信帶兵這麼厲害,你若以為他只是跟呂布似的一介武夫,有勇無謀,那你就錯了。早在當初拜將之時,韓信就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很快佔取了關中。


韓信的確是個軍事奇才。他被後世人奉為“兵仙,戰神”,他統領士兵打仗的本事,甚至是勝於劉邦的。他被蕭何譽為“國土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劉邦甚至評價他“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韓信功勳卓著,因此在天下初定的大漢王朝具有極高的地位,在他統領過的,與他一起出生入死共創大漢基業的士卒中有一呼百應的威望。


韓信還是當時的七位異姓諸侯王之首。當時諸侯王們勢力範圍廣闊,擁有軍隊,徵收賦稅,其實力足以與朝廷抗衡。而且,他們個個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在劉邦的心中,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威脅大漢政權的一顆顆炸彈,早晚得剷除。



2.韓信曾居功要挾。


第一次是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韓信平定齊後,自覺功勞卓著,便派使者送信給劉邦,以齊人反覆無常為名,請求立他為假齊王。當時,劉邦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形勢危急,對韓信這樣居功要挾之舉十分憤恨。後來在張良等人勸說下,答應了韓信的請求,但心裡肯定是記恨的。


第二次是公元前202年十月,劉邦與項羽決戰時,約韓信,彭越出兵,合擊項羽,兩人卻按兵不動,結果劉邦大敗。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臨時為韓信加封土地,並封彭越為梁王,兩人才率兵前來,劉邦心中的惱火可想而知。


燕王臧荼謀反之後,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將他貶為淮陰侯,置於自己眼皮底下。韓信鬱鬱寡歡,常有過激言辭表達對劉邦的不滿,之後有了第三次。公元前197年九月,趙相國陳豨發兵反叛。劉邦親自率兵平叛,臨行前令韓信隨從。又派人召梁王彭越出兵協同作戰。不料,二人重演垓下一幕,又一次稱病不從。


這三次臨陣要挾,讓劉邦心裡打上了對韓信解不開的死結。可以說,等江山坐穩,劉邦必殺之無疑。



那麼,當年韓信居功要挾劉邦時,一再勸說劉邦妥協屈就韓信的張良,在韓信被殺時為何袖手旁觀呢?請聽有書君接著分析:


二、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1.張良非常明白劉邦的心思,他不想阻止。


張良跟蕭何,韓信並稱“西漢三傑”。因其足智多謀,張良又被公認為“西漢三傑”之首。“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張良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這個道理他豈能不懂?


劉邦一步步滅掉所有諸侯王的心思,久已有之。韓信是七王之首,劉邦把他由齊王改成楚王,再由楚王貶至淮陰侯,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就是要慢慢滅了他的節奏啊。


劉邦忌憚每一個有可能覬覦他皇位的人,他甚至不放心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連襟樊噲。這些張良看的明明白白,他是韓國貴族的後裔,依靠劉邦推翻了秦朝,報了家仇國恨就行了,他不想招惹與自己無關的是非。


天下平定之後,張良跟著赤仙子學道,積極退隱的人生選擇,正表明了他這種想法。



2.韓信有被殺的理由,張良無法阻止。


前面有書君講到韓信被殺的原因,大家可以看到,韓信確實有被殺的理由。本來功高震主就已經犯了帝王心中大忌,他還居功自傲,尤其是三次在劉邦需要他施以援手之時提條件,進行要挾,這事放在誰身上,恐怕也輕易說不過去。


韓信對劉邦的三次臨陣要挾,不管是形勢造就還是受人唆使,都充分顯示了他在政治上的弱智,也為自己日後必然被殺埋下了隱患。


劉邦當時就氣的破口大罵,還是張良勸說提醒,告誡劉邦現在是必須要重用韓信的時候,劉邦才壓下怒火,一次次跟他妥協。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張良心裡明白,那時候能勸得了劉邦,現在多半是勸不了了。



3.韓信和張良交情不深,張良沒必要阻止。


張良對劉邦的忠心要遠勝於他跟韓信的交情。張良追隨劉邦較早,一起出生入死,對劉邦感情較深;韓信投靠劉邦較晚,而且韓信和張良並沒有太過深厚的私交。張良只是認為韓信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對其為人處世,並不欣賞。


當初“月下追韓信”的蕭何,跟韓信關係那麼好,都會出謀劃策參與對韓信的捕殺,而張良跟韓信交情不深,為明哲保身,躲得遠點,這種態度很容易理解。


再說,韓信的軍事才能有目共睹,他的功勞又是如此之大。一旦劉邦死去,恐怕天下再無人可以震懾得了。不管張良還是蕭何,這些忠心幫著劉邦打天下的人,都不希望出現“韓信獨大”的局面。因此,不管是授意還是親自動手,劉邦在自己有生之年為皇家後代了除心頭大患,張良是不必要阻止的。


根據以上分析,有書君覺得,張良不阻止劉邦殺死韓信,自有他的理由。韓信雖是軍事奇才,他的死,也令人不免感到嘆惋,但他在政治上的弱智實在令人替他捉急。他不僅不識時務,還不會做人,所以最終導致在天下初定的大漢王朝失去了立錐之地。


韓信的結局對我們後世人也是一個警醒,那就是:做人永遠比做事更重要!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韓信,這個問題不妨反過來問問:張良為何要阻止劉邦殺韓信?

或者說,殺韓信對張良本人,或者對天下有什麼壞處?如果有壞處,我們可以責問張良為何不阻止。如果沒壞處,張良何必阻止?


那麼就要說到張良的政治志向。張良作為韓國貴族,年輕時志向大約是除滅暴君秦始皇,為韓國報仇,所以有博浪沙刺秦失敗。中年時大約是恢復韓國。但等到與劉邦遭遇之後,可以判斷,他的志向已經變成了輔佐在他看來能力出眾又有氣度,且懂得對百姓好的劉邦,成就一番功業。為此,他甚至不惜拋棄韓國跟隨劉邦,導致韓王被項羽報復殺害。

現在,經過數年的楚漢戰爭,劉邦統一了天下,張良可以說是心願已足。為此,他甚至拋下三萬戶侯的超級殊榮,隱居修道。

這種情況下,韓信的死活意義在哪裡呢?韓信作為一個軍事天才,政治白痴,又並非那種毫無雄心的爛好人。當初他之所以沒有聽從蒯徹的話背叛劉邦,完全是因為被劉邦的厚黑給忽悠住了。如今,對於新建立的大漢帝國而言,即使韓信此刻無反心,終究不能擔保永遠無反心,這是個潛在威脅。更何況韓信的粉絲陳郗已經勾結匈奴造反了。所以,殺掉韓信,無論對劉邦,對漢朝江山,或者對天下百姓,都是沒啥害處的。至於韓信個人的一些委屈,在這面前,又算什麼呢?

綜上,韓信之死對張良的平生志向有益無弊,韓信本人又和張良沒有啥關係,所以張良不會勸阻的。


巴山夜雨涮鍋


要搞清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張良是什麼樣的人,明白了這個就知道張良為何不阻止殺韓信。

張良出身官宦世家

他的祖父張開地,是韓國的三朝宰相。父親張平,也繼任韓國兩朝的宰相。這個韓國不是朝鮮半島“歐巴”那個韓國,而是戰國七雄之一

晉國原本是春秋時代一個大國,晉文公重耳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不過後來晉國逐漸衰落,春秋末年,晉國被掌握實權的韓、趙、魏三家瓜分,史稱“三家分晉”。韓國就是瓜分晉國土地而來的。

不過韓國滅亡的時候,有些韓國人為了躲避戰亂逃到了朝鮮半島,他們自稱韓人,和當地的土著逐漸融合。今天“歐巴”韓國的祖先實際上就是戰國時代的韓國人,所以現在韓國的國旗上印著中國的太極圖,四周配以八卦中的乾、坤、坎、離四卦圖形。

到張良長大成人,韓國也逐漸衰落,最終被秦國所滅,張良的好日子也就到了頭,家庭的落敗使得他非常仇恨秦國和後來的秦朝。

他開始想到的辦法是搞襲擊。

張良散盡家財,找到一名勇士,計劃用一柄超過30公斤的大鐵錘遠程攻擊。公元前218年,張良得到了秦始皇車隊要經過博浪沙(地名,今屬河南新鄉,跟浪沙絲襪沒關係哈)的情報,便和勇士早早埋伏。

秦始皇的車隊如期而至。本來秦始皇的座駕應該是六匹馬拉的,但是因為多次遇刺,比如前面講過的荊軻、高漸離等等,秦始皇將所有的馬車都改成四匹馬,而且自己坐哪一輛每次都是隨機的。

張良選擇了一輛看上去最為豪華的馬車,指揮勇士發動攻擊。30公斤的大鐵錘砸了過去,把馬車砸了個粉碎。張良趁亂跑了。然而,秦始皇的車駕並沒有被砸中。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但最終不了了之。這次恐怖襲擊史稱“博浪沙刺秦”。

從這次行動看,張良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執行力強。雖然因為難度係數太高而沒有成功,但自己完美脫身,比很多空想什麼用火焰槍打專列而沒執行的強多了,這應該跟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這次行動失敗後,張良隱姓埋名,等待機會。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老頭奇遇記”,史稱“張良撿鞋”。

這個奇遇是這樣的。張良一天在外閒逛,在一座橋上碰到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這個老頭走到張良旁邊,把鞋子脫了然後扔下去,回頭跟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撿起來。”誰碰到這種情況都會莫名其妙,張良也不例外,這麼無禮的老頭,真想打他一頓。但看在他歲數大的份上,張良

強忍住怒火,下去撿了鞋子。(《史記》記載“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老頭又說:“給我把鞋穿上。”MMD,過了啊,真過了!但曾經擊殺秦始皇的張良居然啥都沒說,跪著給老頭穿了鞋子。(“因長跪履之”)老頭穿好鞋,笑著走了。張良很驚奇,目送老頭。老頭走了一陣,又回來了,跟張良:“你小子可以教教,五天後天亮時跟我還在這兒見面。”張良覺得很奇怪,跪著說:“好”。我看張良這般做法也很奇怪。

五天後天亮,張良還到這裡,結果老頭已經在了,老頭髮怒說:“跟老人見面,為啥遲到?回去,五天後早點來!”五天後,雞剛剛打鳴,張良去了,老頭又已經在了,再一次罵“為啥又晚了,五天後再來。”再過了五天,張良半夜就到了,等了會兒,老頭才來,高興地說:“就應當如此。”於是拿出一本秘籍,神神叨叨地跟張良說:“把這本書讀完,你就可以輔佐將來的王;十年後可以興天下。十三年後,你到一個叫濟北谷城山下見我,看到一塊黃石,那就是你的老師。”老頭說完就走了。天亮後,張良一看,老頭給的書是《

太公兵法》,就是當年輔佐建立周朝,後又入了封神榜的姜子牙寫的兵法。張良得到這本奇書後,時常閱讀,本領大漲。

對這個奇遇,有各種說法。有說尊老有益處,可以得秘籍的;有說張良品格高尚,所以有好報的;有說應該隱忍,這樣才能成大事的。我只想說,這麼明顯的虛構故事,哪還這麼多事?

漏洞一:每次都在半夜,就張良和老頭兩人之間,前後耗時15天,老人又是世外高人,給完書就消失了,毫無對證。這事如果張良不說,別人怎麼會知道?這奇遇怎麼就記到史書上了?

漏洞二:張良是什麼人?能謀劃襲擊秦始皇的貴族後代,這種人會對一個素味平生且無禮的老頭這麼低三下四?襲擊失敗還能全身而退,說明他心思縝密、準備充分,在不知道對方底細,也不知道對方企圖的情況,張良會一連三次單獨半夜會面嗎?他那時還在躲秦始皇的追查呢,就不怕是朝廷來抓他的?

漏洞三:

張良得到的兵法奇書,又研習精深,為啥後面不見他帶兵打仗?打仗還是要靠韓信,哪怕韓信自己要求要當齊王劉邦都不敢不給。如果張良真把這上古的精妙兵法掌握那麼好,早沒韓信啥事了。

所以,不要再交智商稅了,這個故事本來就是後來編的,專門找了個死無對證的奇人,說了本源自上古的奇書,為的是增加張良的神秘感,他將來的成功都是冥冥自有天意。

類似的手法還有很多。比如陳勝、吳廣起兵時,事先將“陳勝王”的絹帛藏入魚肚子。然後讓人買來這條魚做飯,下面人看到這個絹帛,興奮地不得了,以為天意說陳勝能成王,自己也可以跟著發達了,於是到處大喊“大楚興,陳勝王”。只不過陳勝、吳廣最後都兵敗死亡,這個伎倆被暴了出來。(《史記·陳涉世家》)

再比如還有什麼劉邦斬蛇,或者哪個皇帝、貴人出生時滿室紅光

,沖天而起,或者大白天拿個手電照著讀經典等等,這都是包裝出來的形象和故事,千萬別當真。

但不管怎麼說,張良是個很厲害、很有想法的謀士。他總算機緣巧合碰到了劉邦,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其實我對這個記載深感懷疑,兩個人的性格、教育、地位相差那麼多,咋就相談甚歡了。但不管怎麼樣,包括中間還有些反覆,張良最終還是輔佐劉邦建立了漢朝。

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張良出了很多主意。

比如智取宛城、佔領咸陽、約法三章等,都是張良出的主意,不僅讓劉邦得了實惠,還贏得了聲望,軍事上、政治上都獲得了很大成功。而在鴻門宴上,張良又憑藉之前跟項羽叔父項梁經營多年的交情和智勇雙全的行動,不僅巧妙地幫助劉邦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產生了矛盾。

後來還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下邑之謀,安撫韓信、彭越,力薦滅楚等一系列謀劃,立下眾多功勞。

所以劉邦在漢朝建國晚宴上,讚揚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

一般人聽到老闆這樣表揚自己,多半會很高興,這是要加薪升職的節奏,比如出身寒門的韓信。老闆劉邦表揚說帶兵打仗自己不如韓信,韓信居然欣然接受。後來有一次跟老闆閒聊,劉邦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劉邦說:“你怎麼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這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個成語的來歷。

雖然後來劉邦笑著說:“你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轄制?”韓信說:“陛下不善於統領士卒而善於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轄制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看似稍微找回點氣氛,但顯然已經尬聊到位了,劉邦忌憚的就是韓信的帶兵能力太強,有造反的嫌疑,韓信還刺激劉邦,這完全是聊天終結者。

而有良好家教的貴族後代張良,完全就是另一種處理方式。論功行賞時,劉邦要張良自己在齊國選擇三萬戶賞賜給他。張良卻說,他家族破敗後淪落成普通人,現在能跟著劉邦推翻秦朝,國仇家恨都已報,自己已經很滿足。老闆賞三萬戶實在不敢當,願意要開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

留侯

這話說得劉邦十分舒服。即使功勞很大,也不貪心,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賞賜要的少,不構成威脅;而且要的地方還是和劉邦相遇的留地,暗指不忘舊情。念及於此,劉邦也就不會為難張良。

自從漢朝天下初定,張良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儘量不參與後面的爭權奪利。雖然被呂后逼著給保全劉盈太子位出了主意,但仍然能躲在後面,不限於其中,這份智慧終於讓張良得以善終。

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而要想這一生過得精彩,又能善始善終,則非得有知進退、懂取捨,當斷則斷的大智慧。

張良和韓信完全不是一類人,也談不上多深交情,劉邦得到天下後,張良以保全自己為主,不管是殺韓信,很多事情都不會發表自己意見更不用說出主意了。


愛吃奶糕的老吳


功高震主,是作臣子之大忌,韓信就是這樣,劉邦有殺心,張良是謀士,除掉韓信,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張良何樂而不為。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誰種下這禍秧。對於韓信成是蕭何,敗是張良,韓信到死也不知道張良是殺他的主謀之一。

韓信幫劉邦穩定天下,封為三齊王,君臣之間君是君,臣是臣,湯清水亮。

韓信無事不奉召,在封地操練兵馬,久而久之劉邦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不得不對韓信打了問號。

劉邦心血來潮,召韓信進宮賜宴,酒席間,劉邦問韓信,將軍看我能統多少兵馬,韓信曰,可統兵十萬。劉邦又問,將軍你哪?這時韓信酒過三杯,還像以前戰爭年代那樣回答主子的話。韓信曰,多多益善。

韓信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唐突,慌忙跪下請死罪,劉邦為了穩住韓信,貿然說了一句,天下還沒殺將軍的刀,將軍快快請起。

“多多益善”劉邦心裡很不是滋味,隨生殺韓之心,但是滿朝文武誰也不敢接這個差。

劉邦和皇后呂氏商量如何處死韓信。呂氏雖然是劉邦的結髮妻子,但是呂氏野心很大,剷除韓信呂氏求之不得。呂氏說這個不難,就交給我。呂氏和張良合計一段時間無計可施,用膳間發現廚女籃菜和,張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籃菜和提上酒菜把韓信灌醉,用切菜刀殺死韓信。

韓信殺死了籃菜和的母親,這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大漠甘露5


張良、韓信、蕭何被史學家成為“漢初三傑”。這三個人憑藉卓越的才能,在楚漢之爭中幫助劉邦成事,在項羽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硬是殺出重圍,草根逆襲,劉邦,靠的就是這幫人才。


韓信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為人勇猛,且兵權在握,軍事才能很強,在劉邦開國之時,貢獻了不可替代的力量。但是,等劉邦奪取天下之後,韓信一切的優點都變成了缺點,成了劉邦的一大威脅。

所以,劉邦經常試探韓信。一日,劉邦便問韓信,樊噲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也就5萬。劉邦笑了笑又問他自己還能帶多少兵,韓信隨口就說還能帶十萬吧。然後劉邦又問,那你自己呢?韓信說,至於我嘛,多少都行,多多益善!劉邦臉都綠了。



從此以後,劉邦就暗下決心一定要除掉韓信。而張良,並沒有能力去救一個被劉邦視為眼中釘的人,如果他去救,以劉邦的性格,可能會劉邦被誤以為同黨被一起殺掉。所以,他選擇淡泊名利,識時務的功成身退,保全自己。


歷史密探


劉邦誅除異姓王國是其鞏固皇權的必要舉措,張良犯不著螳臂當車

從劉邦的角度看,劉邦掌握了秦式的國家機器,並且根據秦律製作漢律治理漢朝的直轄郡縣,還從叔孫通制定的朝儀中體會到了皇權的威嚴。在這種情況下的劉邦,自然是希望自家皇權能夠恢復到秦始皇當年那般的威勢,至少,已近暮年的劉邦也絕不希望自家江山被權勢過大的異姓王侯取而代之。質言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等功臣勳舊的存在,已然實現在關東要害之處裂土封王的程度,暮年劉邦當然擔心自己的後代壓服不了這些個手中有領土、有自置官吏、有財、有糧、有兵的異姓諸侯咯。對於張良來說,他犯不著把自己放在漢帝皇權與諸王野心之間,而被雙方猜忌。

漢初諸侯王國自治權限過大,極有可能裂土封王,張良犯不著為虎作倀

從韓信等異姓諸侯王角度看,郡國並行製為他們提供了律法自治權、人事自治權、領土與財糧乃至必要的兵丁,只要熬死了暮年的劉邦,就可以利用手頭的王國全權割據自立,再利用自己當年的軍事資歷與軍事威望,以及關東與關西之間民眾的文化差異,再搞一場楚漢戰爭也是相當可能的。對於張良來說,他犯不著放著即將穩定的漢初局面不顧,而去為這些個軍頭說情。


張良決心歸隱,犯不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從張良的角度看,張良在漢朝建立後是選擇了歸隱的,這是因為張良家世代以韓王為主,為劉邦出謀劃策也只是因為當時的復國需要以及為知己報恩的心理。眼下,韓王復國難成,天下大勢已變,對於知己劉邦也算盡責了,張良便不再方便自居漢廷、做漢臣了,因此這才歸隱南山、不問朝政,以一個隱士、賓客的身份居住在漢國境內。所以,張良自然沒必要插手漢朝高層的一般權力鬥爭,何況張良與韓信的關係,反而還沒張良與劉邦的關係更近,自然犯不著去為韓信說情。



寒鯤


漢朝有兩個韓信。

一個是齊王,楚王,淮陰侯韓信;另一個是韓王信。

這文章的主角應該是淮陰侯韓信。張良要不要保全的應該就是他了。可問題偏偏出在韓王信身上。讓張良這段時間成了泥菩薩過河,自身不保,他還有心思去保全一條凳子上坐的韓信麼?

韓信的性格,功勞等等就不用說了,厲害角色一個,要不當不上"漢初三傑",只說一下張良和韓王信的相互關係。

張良窮其一生都在立志復韓,為什麼?為報張家五世相韓的恩情。博浪沙刺秦,立韓王成,逃離彭城回關中,又把韓太尉信立為韓王信。這都是一個目的,恢復韓國。可謂不遺餘力。可偏是,項羽完結後,劉邦要搞家天下,要收回落在異姓王侯手中的權利和封地。張良深刻領會了上級的意圖,想攔也攔不了,就抱病不出,由劉邦自己去折騰。

韓王信的封地在大漢的中心地帶,也就是在穎川,宛,葉這地區。劉邦以為應該騰出這地盤來,就下令韓王信舉國遷到北方寒涼荒漠的馬邑重建韓國,韓王信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去了。張良可是心頭明白劉邦的心思,但他阻止不了,因為張良就是個鐵桿擁韓粉絲。不敢表示任何意見。所以,躲著點好。

不料,韓王信的新都馬邑還沒建好,匈奴就來侵犯,雙方惡戰幾場。沒個高下,這時,漢朝陳稀反叛漢朝後的殘餘王黃等人,就來聯絡韓壬信,誘惑韓壬信與匈奴達成交易,不打仗了,做生意交換物品。韓王信就同意了。漢朝廷一聽諸侯國揹著中央與敵人達成協議,不是叛國是什麼?就派兵討伐。並把韓國從大漢地圖上一筆抹去。韓王信走投無路投降匈奴。這事若追究起來,牽連到的大員必定不少。所以,張良非萬不得已,不出房門。這是韓王信給累及的,再出面,惹翻上級,有好果子吃?

淮陰侯韓信犯事,是遲早的事,張良不想惹火燒身,一個韓王信讓他處境狼狽,再給韓信出主意,去保全他去救他,不是飛蛾撲火麼。所以,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閒事。少去招惹為好。要不,咋死的都弄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