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與天津“泥人張”、江蘇無錫“惠山泥人”並稱為中國三大泥塑。

“大吳泥塑”出自於廣東潮州市浮洋鎮大吳村。浮洋鎮的大吳村、顏厝村以及相鄰的龍湖鎮後郭村三個自然村,自古均有生產泥塑的傳統,而且分工明確,各有特色,因而也稱為“浮洋泥塑”。大吳村以生產戲曲、民俗人物“翁仔屏”、戲劇臉譜而著稱;顏厝村以生產喜童、耍貨為主;後郭村則擅長於生產神、佛像。其中以大吳村生產的“翁仔屏”技藝最為精湛和最有代表性,大吳泥塑”因此而得名。潮州民間流傳俗語:“銀湖小姐,大吳翁仔”(在潮汕將泥塑俗稱“塗翁仔”,潮語“翁”讀音“安”),不僅形容潮安縣銀湖的小姐貌美俊俏,更是贊浮洋鎮大吳村的“土翁仔”巧奪天工,美妙絕倫。

大吳泥塑歷史悠久,據民間口口相傳,南宋末年福建漳浦人吳靜山,曾隨父親在無錫經商並學會了惠山泥塑藝術,宋末為避元兵入侵戰患,南遷入潮至大吳村定居,以製作泥塑玩具為生,從此技藝代代相傳,至清代乾隆始興,清末最為鼎盛。大吳泥塑伴隨著潮汕的民俗喜慶節日而生,寄託著民眾相互之間的美好祝願而倍受人們喜愛。在清末民初大吳泥塑的鼎盛時期,1000餘人口的大吳村就有從事泥塑藝人400多人,“農忙耕作忙,農閒捏泥人”,幾乎是戶戶有作坊,人人會泥塑。浮洋市形成了一條泥塑買賣“翁仔街”,吸引著海內外八方來客,尤以東南亞一帶客商為最。現今可考的老“字號”即有近四十家,反映出大吳泥塑從事生產的藝人,在當年已有較強的的“品牌”、“知識產權”商業意識。

其中以清末著名藝人吳潘強的“強合”最有代表性。民間也盛傳吳潘強被迫為地主塑像,智鬥老財的傳說,充滿傳奇色彩。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內容多取材於地方傳統潮劇、民間傳說和章回小說故事中的主要情節,另一方面取材與大眾生活中有意趣的內容,多為人民大眾喜見樂聞的題材。組合可概括分為五大門類:第一類即戲曲故事人物,具體為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第二類是臉譜、木偶頭、紗燈頭。第三類是肖像,多以真人為形象進行雕塑,是名師高手方能如此,有較高的藝術性。第四類為神佛像,供人敬神膜拜的產品。第五類是兒童玩具,如動物、胖娃娃、喜童,塗嘰咕(哨子),也稱“耍貨”“雜錦”。

大吳泥塑的製作成型技藝工序分為:挖泥、煉泥、捏塑、燒坯、彩繪五個環節。藝術表現手法多采用雕、塑、捏、貼、刻、印、彩結合,其中貼、印、彩的緊密有機結合形成了很強的民族風格,特別是打泥片貼塑的技藝更是爐火純青,衣紋轉折線條飄逸,有“吳帶當風”之妙。泥塑技藝可概括為“七分塑、三分彩”,且塑彩具佳,頗具宋塑遺韻,較好保留了中國傳統泥塑藝術的精髓,這一特點優於其它民間泥塑門類。作品以戲劇、故事人物組合為主,人物造型與構圖大膽誇張,形象生動逼真。而“耍貨”、“雜錦”則多用印坯或注漿製作,相對較為簡單粗糙,但仍充滿意趣,具有濃烈的地方藝術特色。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大吳泥塑”在過去民俗活動中曾經扮演重要角色,並且技藝傳授具有群體世代傳承的特點。新中國成立後,部分泥塑藝人轉入楓溪鎮進行陶瓷生產與創作,對楓溪陶瓷藝術風格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著名藝人吳金福上世紀50年代創作的《薛丁山與樊梨花》,就是採用大吳泥塑貼塑技藝運用於瓷塑上的成功之作。其中用於陳設觀賞的“翁仔屏”有較強的觀賞性,具備較高的文化、藝術審美價值,同時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中國三大泥塑之一:潮州大吳泥塑

(圖為吳光讓先生)

大吳泥塑在解放後出口數量銳減,文革期間被列為“四舊”受到毀滅性摧殘,至此從藝人才凋零。改革開放後,清末至民初的泥塑精品被古董商大量收購流往海外、東南亞及臺灣地區,留存於潮汕本土的佳作可謂鳳毛麟角,尤為難求。大吳泥塑近年才得以復甦,被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知名藝人吳光讓、吳維清被命名為國家級、廣東省級泥塑技藝傳承人。

國家對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視,為大吳泥塑更好地保護傳承、“復興”創造了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