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在「死後」會變成什麼樣的?


太陽在“死後”會變成什麼樣的?

行星狀星雲Abell 39的直徑約為5光年,距地球約7,000光年

所有的恆星都會死去,在大約50億年內,我們的太陽也會如此。一旦太陽的氫氣供應耗盡,其生命的最後戲劇性階段將展開,因為我們的太陽將成為紅色巨人,然後將自己撕成碎片凝結成白矮星。

恆星壽命的長短取決於它的大小。據美國宇航局稱,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直徑約864,000英里(140萬公里),約為地球大小的109倍。黃矮星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中年恆星,差不多有45億歲。

一旦氫氣供應消耗殆盡,太陽將開始消耗更重的元素。在這個動盪不安的階段,當太陽的身體膨脹到目前的100倍時,大量的恆星物質將衝入太空,成為紅色巨人。然後,它會縮小成一個極小的,密度極高的白矮星,與地球大小相當。

據估計,90%的垂死星體會發出幽靈般的塵埃暈,這種塵埃暈持續數千年,但幾十年前建立的電腦模型表明,恆星需要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的兩倍,才能產生足夠亮的雲。

然而,這個預言並不符合星系閃爍的證據。模型預測,可見星雲在年輕的螺旋星系中閃爍,這些螺旋星系已知可容納大質量恆星,在其生命盡頭可能容易產生髮光的塵埃雲。

但星雲也在老橢圓星系中亮起,星系的質量較低; 根據計算機模型,這些恆星根本不應該能夠產生可見的雲。國際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寫道,這種令人困惑的明顯矛盾構成了關於低質量恆星週期最後階段的"長期謎團"。

為了解決這個謎題,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機模型來預測恆星的生命週期。

根據他們的新計算,一旦擴大的紅巨星噴射組成星雲的灰塵和氣體,它們比以前的模型建議快三倍。這種加速的加熱將使得即使是質量較低的恆星,如我們的太陽,也能形成可見的星雲。

"我們發現質量是太陽質量1.1倍的恆星會產生較暗的星雲,而恆星的質量比太陽質量大3倍的話,將產生更亮的星雲,"研究報告合著者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阿爾伯特茲傑爾斯特拉曼徹斯特發表聲明說。

"但其餘的,預測的亮度與觀察到的非常接近,"Zijlstra補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