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周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圖、文 | 本報記者於蘇甫·艾尼 通訊員賽永傑

整齊劃一的安居富民房,平坦寬闊的柏油路,乾淨整潔的院落……2018年8月3日,記者再次來到精河縣托里鎮烏蘭旦達蓋村,面貌煥然一新的村莊讓人欣喜不已。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一年前,精河縣境內發生6.6級地震,位於震源中心的烏蘭旦達蓋村受災嚴重。

“現在,我們村建設得越來越美麗,我們愛護村裡的一切。以前大家習慣隨意堆放垃圾,現在連孩子都會主動把垃圾倒進垃圾箱裡。”烏蘭旦達蓋村29歲的村民孟克其其格說。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2017年8月9日7時27分,熟睡中的孟克其其格一家被地震時巨大的聲響驚醒。夫妻倆急忙將孩子和老人背出搖晃的房屋,暫時安置在遠離危險的村道上。

“當時非常害怕,看著自家的房子迅速坍塌,我腦子裡一片空白。”孟克其其格回憶說。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正在絕望之時,解放軍、武警戰士、公安民警組成的救援隊趕到了村裡,將孟克其其格一家人撤離到村委會大院裡,並給他們搭建了臨時帳篷。

“那時候,黨委、政府和各支救援隊給我們幫了很多忙,救援物資也從四面八方送來。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孟克其其格說。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地震第7天,精河縣黨委、政府拿出了災後重建房規劃圖,讓受災群眾選擇戶型,這讓受災群眾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當日,臨時安置點被撤離,受災群眾回到自己的院落裡搭建帳篷。孟克其其格在臨時帳篷裡鋪了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還要繼續。我們不能失去生活希望,要給老人和孩子們做榜樣。”

2017年11月底,孟克其其格一家人搬進了安居富民房,開始了新的生活……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今年春天,精河縣境內又發生了一次輕微的地震,我立刻緊張起來,喊家人趕緊往屋外跑,而丈夫卻非常淡定,他笑著對我說,這是抗震房,輕微地震對它沒有影響的。”孟克其其格說。

丈夫尼·葉爾代和孟克其其格都是村級防疫員,每年工資收入約3萬元;種了40畝棉花,每年收入約3萬元;養殖140只羊,每年收入約2萬元,一家人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但也衣食無憂。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今年,他們的女兒上小學二年級,在精河縣第一小學就讀,他們還準備把兒子送到縣城幼兒園就讀。

“去年,我們在精河縣買了一套樓房,想讓父母在縣城安享晚年,也可以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尼·葉爾代說。

地震一週年 再看精河|新村新貌新生活

210套安居富民房、7.3公里柏油路、89盞路燈、3000株風景樹、28000平方米集中養殖棚圈……這些數字印證烏蘭旦達蓋村一年來發生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