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改良连排式架的设计!改良连排式架各结构的功能

火龙果改良连排式架的设计!改良连排式架各结构的功能

一、改良连排式架的设计

1.火龙果架式概述

火龙果的支架模式(简称“架式”)直接影响田间操作和管理效率。目前主要的支架模式有连排(篱壁)式、单柱式和圈筒式等。

连排式架在平地火龙果园的应用日渐增多,其主要以水泥柱(或钢管柱)、钢绞线(或钢管、铁条)为支架材料,种植成纵向连续的树篱式,让枝条向两侧下垂生长。连排式架走向以南北为宜,使受光较为均匀。

2.改良连排式架的设计

改良连排式架的结构和参数:

行距2.5~3.0 m左右(可根据日后可能使用的田间机械型号占用的宽度做适当调整),行内按每2.0 m种一根立柱。立柱材料可选用钢管、水泥混凝土柱或其它高强度耐用材料。

常规柱(1-2)总长度190 cm,地上高度140 cm,入土深度50 cm;行头第一根支柱(即边柱1-1)总长度240 cm,地上高度190 cm,粗度和耐折力宜比大些(冬季无霜冻风险的地区可不设边柱和防寒托膜线,全部用常规柱)。

于距地面高度140 cm处(即常规柱顶)设连杆1道,宜用钢绞线、钢条、钢管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老化的材料。

于距地面高度100 cm处设1条与行向垂直的横担(3),长度80cm,两端各设1道与行向平行的托枝线(4-4-1,4-4-2)。

托枝线宜用大棚托膜线或钢线等韧性强、耐老化软线。托枝线上每隔8 cm(可根据栽培品种的结果枝平均粗度调整设定值)设1道固定扎线,长度应足以把枝条扣稳固定住。

分别于距地面高度30 cm(4-1第一固蔓线)、65 cm(4-2第二固蔓线)、100 cm(4-4第三固蔓线)和190 cm处各设1道拉线(4-5防寒托膜线)。于第二固蔓线下方设1条喷灌管,管径20mm。

火龙果改良连排式架的设计!改良连排式架各结构的功能

图1火龙果改良型连排(篱壁)式架示意图

3.改良连排式架各结构的功能

①边柱(1-1)主要作用是收边和固定各条拉线的末端。材料规格宜比常规柱粗大,以增强栽培架两端的支撑力和抗变形力。实际施工时边柱宜向外倾斜30°(或加内斜撑杆),以减少日后支架整体的变形程度。

②常规柱(1-2)主要作用是支撑连杆和各条拉线。每隔4条常规柱应种1条190cm的加长常规柱,其顶部用于支撑防寒托膜线,以防止盖膜时薄膜过度下垂。

③连杆(2)主要作用是支撑主蔓和整个植株。

④横担(3)主要作用是支撑固定托枝线。

⑤托枝线(4-4-1、4-4-2)主要作用是支撑并固定结果枝,使结果枝保持合理的开张角度。

⑥固蔓线(4-1、4-2、4-3)主要作用是固定主蔓(主干),第二固蔓线还起到固定喷灌管的作用。

⑦喷灌管(5)主要作用是提供水肥喷淋。

⑧防寒托膜线(4-5)主要作用是在冬季盖薄膜防霜冻时,方便盖膜和支撑薄膜,防止枝条刺座卡扯薄膜。

4.改良连排式架的改进

(1)常见连排式架的缺陷:

①连杆整体高度>150cm,不利于修剪等操作管理;或连杆高度<130cm,使结果枝层幕高度整体偏低,空间利用率低且不利于果园的通风透气。

②无防寒托膜线。冬季盖薄膜防霜冻时,枝条刺座容易卡扯薄膜,盖膜效率低且容易撕破膜,影响保温效果。

③无横担和托枝线。结果枝的开张角度过小,光能利用率低。

④托枝线上无固定扎线。结果枝摆放不整齐,数量不固定,长短不一,各个结果枝的质量不一致。

⑤采用喷滴灌带,通常贴着地面走。导致树盘湿润面窄,水肥易下渗流失,不利于须根广泛生长和除草铺有机肥等作业。

⑥支柱采用A型支撑方式,虽增加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但也令行间操作道宽度变窄,不利于田间机械操作。

(2)改良连排式架的改进效果:

①顶部连杆高度140cm,符合南方人的身高特点,既方便修剪等操作,又使结果枝层幕高度保持最大,利于通风透气。

②连杆上方50cm处增设防寒托膜线一道,方便盖膜防寒,可有效降低冻死植株的风险。

③1米高度设横担和托枝线,使结果枝开张角度保持45°左右,光能利用率高,且喷药周到。

④托枝线上每8cm设固定扎线1道,利用实施标准化整枝,结果枝摆放整齐、数量确定、长度一致,、质量稳定,利于果品质量稳定,且方便下一步的去蕾产期调节。

⑤把滴灌带改成喷灌管,由贴地走改成空中喷雾,有利于增大树盘湿润面和控制根系分布层的湿度,同时减少水肥下渗流失,符合火龙果根系浅、分布广的特点,有利于根系在树盘浅层广泛生长。

⑥支柱由改为A型支撑改为单柱支撑,使行间操作道可利用的宽度加大,利于田间管理机械走动。遇到台风、大风等可能导致整排支架倒伏的情况时,可通过提前放置临时防倒伏斜撑支柱的办法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