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廣煜

ABlackCoverDesign創始人、美術指導,AGI會員。2009年獲得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 D&AD 提名獎;2008、2004年獲得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 TDC Prize,第85、86屆紐約國際藝術指導俱樂部 ADC 優異獎,2010年擔任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 TDC 評委。

童年的廣煜和大多數小孩兒一樣,獨處的時候居多,在院子裡玩花、動草、抖螞蟻,或者蹲在地上用石頭畫畫,畫出那些存在於想象中的卡通人物,源於這份對畫畫的喜愛,廣煜也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始接觸美術方面的培訓。16歲那年,他下定決心想要成為藝術家,於是廣煜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並在畢業後,與劉治治、何君一同成立了米未設計聯盟,2004年,不到30歲的廣煜就獲得了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TOKYO TDC)非會員組大獎,不從事設計的人也許並不清楚TOKYO TDC的重要性,TOKYO TDC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國際性設計年賽,設計界沒有人不知道這個獎項,而TOKYO TDC的評選機制是由設計師選設計師,因此能夠獲獎的作品也就意味著這是設計師們認可的好設計。能夠獲得這樣重要的一個獎項對廣煜來說無疑是推動他繼續前行的動力,2008年,他再次獲得TOKYO TDC大獎。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N12 No.1》獲得2004 TOKYO TDC非會員組大獎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N12 No.1》 獲得2004 TOKYO TDC非會員組大獎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光滑系列”——Adidas Originals 產品手冊獲得2008 TOKYO TDC大獎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光滑系列”——Adidas Originals 產品手冊獲得2008 TOKYO TDC大獎

2009年廣煜成立了“獾和出版社”更多地接手一些書籍設計的工作。設計師的表達通過書籍更為立體地呈現出來,除了封面帶來的視覺上的直觀感受之外,翻開書的聲音,紙張的味道,手指感觸到的質感,我們對書籍的閱讀體驗已然從設計中展開。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仇曉飛 《黑龍江盒》

在設計仇曉飛的《黑龍江盒》時,廣煜從藝術家的回憶中挖掘對他有影響的物和事,最終尋找到了一種可以寄託藝術家情緒的材料,一個用來珍藏“至寶”的盒子,這樣的設計會讓讀者自發地產生一種好奇,究竟盒子裡面裝的是什麼,這些東西和藝術家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回憶,廣煜的設計帶給了作品更多的可能性,設計不再侷限於某種形式,它變得有趣,讓人愉悅。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仇曉飛 《黑龍江盒》

2015年,廣煜與Nod Young成立了A Black Cover Design,堅持用新的思路和設計方式來對待每一個項目,他說:“正因為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是一樣的,因此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就是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它們。”他願意為“合適”尋找任何一種可能性,也歡喜於“合適”一次次所帶來的興奮與收穫。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陳哲 《BEES & THE BEARABLE》

《BEES & THE BEARABLE》是藝術家陳哲更為早期的創作,作品中有著藝術家在那個階段的青澀、不成熟和立場搖擺,廣煜的設計中,以騎馬訂的手札中插入鎖線裝的攝影畫冊的方式,保留了藝術家在早期創作中的特質,讓這本書的設計和內容產生關聯,而手札和攝影畫冊穿插在一起,也呈現了一種更為開放式的互動關係。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陳哲 《BEES & THE BEARABLE》

2018年,一通深夜的委託電話,讓廣煜既興奮又猶豫,這是一份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仲條正義設計展畫冊的設計工作。現年85歲的仲條正義曾在資生堂企業文化內刊《花椿》雜誌擔任了40年的藝術總監,他的設計中總是流露出小孩子的古靈精怪,那些怪異的組合予以固守陳規的漂亮設計重重的一擊,打破規範的他帶領著《花椿》步入了充滿無限可能的仲條正義時代。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花椿》內頁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花椿》內頁

仲條正義設計展能夠以畫冊形式呈現對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這讓我們能夠親手去展開那一個個巧妙絕倫的設計,但對廣煜來說這是一份肯定也是一份激勵更是一份壓力,因為仲條正義是廣煜從大學時代起就很喜歡的設計師,對仲條正義的關注更是從未間斷過。因此當他接到這項委託的時候,他也曾問自己:“我能做好嗎?”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畫冊的四種封面

但當你真正翻開這本畫冊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設計真的非他莫屬,所謂的非他莫屬與他長長的獲獎經歷無關,而是他對仲條正義的理解。畫冊的封面交錯使用了金銀兩色的錫紙,大膽又簡單明瞭地傳達著一種時代氣息,它脆弱、廉價、粗魯,直接。而仲條正義本人又很愛抽菸,錫紙的使用也貼合了香菸的包裝紙,就好像拿著書的你已經打開了煙盒,而翻開書之後,一個活生生的仲條正義似乎就抽著煙站在你面前,一臉不願意地和你抱怨著今天不想早起。

而廣煜究竟是如何操刀老頑童的畫冊的呢?不如就讓我們伴隨著這本畫冊的展開,走進設計師廣煜的創作。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封面細節

YT:設計仲條正義的畫冊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或者至少在現階段為止對你來說有著什麼不同的意義?

廣煜:首先我喜歡的設計師並不多,其次,能有為自己喜歡的設計師做設計的機會更為難得。我一直稱呼“仲條正義”為老爺爺,一方面是出於對他的尊敬和愛,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對他的設計非常感同身受。今天,可以為老爺爺設計他的畫冊,我不想說這具體意味著什麼,只能說這對我而言,意義巨大,我做不到像面對其他書籍設計時一樣的從容。當我接到這個消息時,緊張到無法當即給予肯定的回答,我跟對方說,請給我24小時來考慮,但其實接下來的24小時裡,我已經在思考設計該怎麼做了。相當於一場接力賽,第一棒是老爺爺本人,第二棒是葛西薰,現在這一棒交到我手裡,並且在我之後也可能是很牛逼的人,我還沒自信到可以接過棒來直接上去就跑了。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仲條正義設計展畫冊封面

YT:在做這本畫冊的時候,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某一個仲條正義的設計還是他說過的話還是其他什麼嗎?

廣煜:我試圖還原我所理解的老爺爺的性格。在我看來,他不是一個正襟危坐的人。其實包括王序在內,我特別欣賞這些榜樣人物的面貌和性格,他們在為人方面從不高高在上,接觸起來毫無壓力,甚至於時不時地流露出玩世不恭、挑釁或者自嘲的姿態;但是他們的作品又無懈可擊。這就是我心目中神的樣子,距離很近,是真實的存在。我夢想成為那樣的人。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畫冊內頁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畫冊內頁

YT:你說每個人身上都有童年烙印,你的童年烙印是什麼?

廣煜:不久前我跟Nod在工作室聊起葛西薰,得出的結論之一是:一個人的出身決定了他設計出來的東西是否優雅。我想每個人身上都有童年的烙印,它會成為這個人善於駕馭的氣質。而我,就屬於那種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這也是我在看老爺爺的作品時,捕捉到的氣質認同,我覺得我們是一樣的:市井、廉價,有點混蛋,玩世不恭,但我喜歡。當我身處於日本街頭社區中的小型遊樂場時,在那裡坐上一整天我都不會嫌煩,哪怕周圍一切都很老舊,但那是屬於我的環境和回憶。同樣地,在為畫冊排版時,讀到老爺爺自己寫下的文字,我也常會瞬間切換到他描述的環境中。“市井”這個標籤屬於我,只有讓我做一個群眾演員時,那才是我。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被動的圖像》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被動的圖像》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封面細節

YT:這本畫冊的設計憑藉著你個人對仲條正義的理解而完成,但仲條正義是你非常喜歡的設計師,你對他的作品會相對了解,那麼在設計你並不熟悉的藝術家書籍時,你會從哪裡入手?

廣煜:我想這裡的“熟悉”與否,不取決於我是不是跟這位藝術家認識很久,而是他的作品能不能讓我快速理解到他想要表達的內容。所以,作品是我的切入點。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郭鴻蔚《怪陸離光》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郭鴻蔚《怪陸離光》

YT:當我們去解讀一件作品的時候,每個人對作品的感受都會產生差異,那在設計的時候,你是否會考慮這種理解的差異性,你會選擇一個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對於作品的感受來作為設計方向嗎?另外當你的感受與藝術家想要表達的內容產生差異的時候,你會怎麼做?是會更看重藝術家想要通過作品傳達的內容還是依然遵從自己的感覺?

廣煜:設計的過程也是一個討論的過程,誰更“合理”就應該尊重誰的想法,大家都可以拿出自己的論據去說服對方。一旦出現了彼此不能說服的情況,我想一種職業的態度應該是:聽你的。對此我並不會感到被動,“被動”在我看來是:我在說理由時,對方跟我說個人感受。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歐陽春《一粒塵埃》

YT:在《Mr.White》這本小書中,你既是作品的拍攝者又是書籍的設計者,那麼這本書當你作為拍攝者時與作為設計者時,站在不同身份的立場所觀看到的作品是否會有不同?

廣煜:不會,只是增加了一個編輯的身份。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廣煜《Mr.White》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廣煜《Mr.White》

YT:為了達到對書籍更精準的設計,設計師身份的轉化也更為多元,你曾嘗試過以作者身份,攝影師身份來審視作品,那麼你是否也曾以編輯身份參與到編輯工作中?你怎樣理解在設計中所涉及到的編輯工作?或者說你是怎樣處理這樣的工作的?

廣煜:設計中的編輯工作其實跟我是沒關係的,除非完全沒有編輯、或者編輯很亂。如果對方真的缺乏編輯方面的梳理,我會按照我的經驗幫助他去構架。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胡曉媛《胡曉媛2011-2015》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胡曉媛《胡曉媛2011-2015》

YT:你是否會對自己的設計作品進行梳理性的回看?

廣煜:經常回看,差不多每個月都會,但也都是被動的,我想應該沒有人會主動地去回看自己的作品吧?比如有人採訪我,需要我提供作品,那麼我才會回看並從中進行選擇;也有時是在瀏覽網站時發現對方po了我的作品,那我自然地就想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和誰的作品放在了一起?對方做得如何?是不是有些優秀的地方我可以學習?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Goofy Calendar Art Director: Guang Yu Designer: Guang Yu Illustrator: Nod Young / Guang Yu / Mia / Papa / Hui / W.Q / Pan Year: 2016 Client: Details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Goofy Calendar Art Director: Guang Yu Designer: Guang Yu Illustrator: Nod Young / Guang Yu / Mia / Papa / Hui / W.Q / Pan Year: 2016 Client: Details

YT:在2018年投稿Tokyo TDC的作品中,有以你個人作品形式投稿,哪些作品你會將它們定義為個人作品,或者說,是否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來區分你的個人作品與商業作品?

廣煜:首先我不會以“商業”和“個人”來進行分類,在外界看來屬於我的“個人作品”的那部分,應該是大家對我的一個誤會。在一件設計作品中,如果我的參與程度都一致,那麼它們就全是我的個人作品,我會很開心。非要進行分類的話,我想會存在有“商業”作品和“文化”作品這兩種分類,它們因為受眾多少而有所區分。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和 馬巖松《感覺即真實》

YT:做為設計師,你在挑選書的時候是否會品鑑這本書的設計?以及是否可以透露你最近買的一本書是什麼?

廣煜:我是一個圖像動物,我喜歡買畫冊,畫冊是我買的數量最多的一類書。最近收入的書,獲贈自荷蘭設計師萊姆科·範·布萊德爾(Remco van Bladel)。上週六(2018年7月28日)我與他一起參加了在尤倫斯舉辦的一場講座,從2011年至今,他總共有七本書曾獲得荷蘭最美的圖書獎,特別開心能有機會面對面跟他交流。

廣煜:自詡“圖像動物”,自己是適合輸出“廉價感”的設計師

廣煜在講座現場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