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札记604 士大夫只有坚持哪三点才配发表言论?

【王夫之在评论这三位进谏汉武帝的事情,说了一番题外话,角度毕竟新颖。他是从这些人该如何处理君臣关系角度来说的。毕竟这三位一上来就获得了武帝的认可,而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深究的:

读资治通鉴札记604 士大夫只有坚持哪三点才配发表言论?

主父偃、徐乐、严安,皆天下之憸【按:xiān】人【按:小人,奸佞的人。王夫之给人家这样的结论,是否如此我们不去深究,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而其初上书以徼【按:贪求。】武帝之知,皆切利害而不悖于道【按:三人上书的内容,王夫之是肯定的。】。然则言固不足以取人矣乎?【按:提出了老问题就是从言论看人的问题。】夫人未有乐为不道之言者也,则夫人亦未有乐为不道之行者也【按:王夫之还是秉承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士之未遇,与民相迩【按,读音为ěr,意为距离浅近,接近。与“遐”反义。士之未遇,说的是知识分子没有遇到明主。在未遇到明主之前,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的距离是很近的,就是接近老百姓的意思。】;与天下之公论相习【按:熟悉。】。习而欲当于人心,则其言善矣【按:这里还是从民心角度出发,掌握理解和赞同民心的人说话就善。这是王夫之的此时的看法。我们这里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天下公论就是善言。但,公论往往非一,有这种公论,也有那种公论,而且这两种公论也往往会冲突。抗击匈奴,保证汉帝国的安全,这是汉帝国的公论,而抗击匈奴会带来灭亡,这又是一种公论。我们不能说武帝抗击匈奴不是公论否则就不会有卜式献产,就不会有李广这样的积极抗击敌人的名将。而抗击匈奴却是要死人的,要花钱的,要动摇传统体制的。甚至是对帝国带来很大的伤害。那么,这种善恶又该怎么评价呢?不打击匈奴是善,难道打击匈奴保护自己的人民反倒是恶了吗?天下之公论未必善,而天下之不欲,也未必善。

】。言之善也,而人主不得不为之动【按:言善,则动人主。到此算是一层意思。】。

读资治通鉴札记604 士大夫只有坚持哪三点才配发表言论?

迨其已得当于人主,而人主之所好而为者不在是【按:这是第二层意思了。这个意思是再另外的 环境下,就是知识分子和当权者已经走到一起去了的情况。你这个知识分子是不是还再坚持自己的道理和理想?这对于已经能够和皇帝共天下的明代知识分子来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里是指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知识分子已经进入统治阶级,另一个就是君主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上而朝廷,下而郡邑,士大夫之所求合于当世者,又不在是【按:这点很厉害,就是知识分子和当代社会的联系点,也发生了变化。其实就是所谓的时位之移人。在野的知识分分子和在朝的肯定是不一样的。】;遂与人主之私好,士大夫怀禄结主之风尚相习【按:这是个恐怕的情况。你已经同流合污了。】。习而欲合乎时之所趋,则其行邪而言亦随之【按:习惯了君主的豢养,而还要跟上趋势,那么就得玩歪门邪道了。因为君主之所好和天下之所趋是有矛盾的。这是王夫之的潜台词。】故不患天下之无善言也,患夫天下之为善言者行之不顾也【

案:善言更需要善行来维持。】。不患言之善而人主不动也,患夫下之动上也,以谔谔于俄顷【案:以耸人听闻的舆论说法来对皇帝劝谏是不可取的。长久的事业必须是道理上也还是要平易些。】;而下之动于上也,目荧耳易,心倾神往,而不能自守也【案:提出建议的人要能够坚守自己的诺言。言行一致,不危言耸听,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三点是王夫之对知识分子公开言论的要求。】。

读资治通鉴札记604 士大夫只有坚持哪三点才配发表言论?

中人者,情生其性,而性不制其情【案:这是说中等人是容易改变的。】。移其情者,在上之所好、俗之所尚而已【案:改变的原因。】。使天下而有道,徐乐、严安、主父偃亦奚不可与后先而疏附哉!【案:疏附,是作为疏远者亲附。说白了就是草根阶层靠近主流阶层。】故文之有四友,惟文王有之也【案:文王有道,故此有人跟随。】。若夫穷居【穷居:谓隐居不仕。】而以天下为心,不求当于天下之论【案:这是私下的言论,当然怎么说都可以,不必求得天下的认同和社会责任。这里已经将言论分为公言和私言两种了。】;遇主而以所言为守,不数变以求遂其私;此龙德也,非可轻责之天下者也【案:至高的标准并不是责求一般人的。而关键还是再也让知识分子言行一致。这段重点还是在于强调私人言论和公开言论的区别。王夫之的研究确实非常的深刻。犹如今天的餐桌上的言论和公众号之区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