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问题简述和未来发展

我国外贸问题简述和未来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追求出口数量,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低附加值、高耗资源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高;注重利用外资的数量,忽视利用外资的质量,引进的很多项目属于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的加工制造业项目,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的产品生产和出口,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居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这样的发展不可以持续。而持续巨额贸易顺差,扰乱中国的宏观经济,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川普先生这次突然发难,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我国自2000年来较长时间的国际收支顺差造成的后果,一是强化汇率市场升值预期,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二是导致基础货币过量投放,加剧资金过剩;三是导致利率政策不能发挥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四是引起金融资产、产业和不动产泡沫。

在出口上的我们的对策是中央设立一个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战略管理机构,将利率、汇率手段并用,使人民币在一定时间内国际化,加强资本流入的管理和控制,适度抑制资金流入,协调区域发展。

我国储蓄率高,资金过剩,但国内人民币却缺乏投资渠道,而让国外资金在投资赚钱。我们必须逐渐扭转这种局面,在现阶段进行技术、研究、品牌、知识产权、创新等实体经济的投资,而不是让资金在金融部门之间流动,(衍生品交易、房产、股市)。倘若实体经济没有竞争力,金融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就有如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随时会被外部投机打垮。换句话说,我国如果能实现成功转型,实体经济非常强大,现在人民币也不会贬值,而是升值了。

我国在外贸中现在主要提高的应该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水平,仅靠劳动密集型行业获得出口优势,势必不能保持长久,也和我国扩大内需的基本战略格格不入。一方面加大和扶持我国在纺织、服装、鞋类、陶瓷的传统出口产业优势,巩固和发展在机电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水平,一方面要大力淘汰和控制钢铁、水泥、多晶硅这些高耗能项目的对外出口,以期获得环保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中国是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相信在这次我们理顺外贸进出口机制后,虽有短暂的阵痛,但将来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广阔的,外语、外贸、外联等各类人才都将在这一领域找到自己大展身手之地,其行业细分、技术运用和产业链组合会造就更多的新型外贸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