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人,都没勇气做自己

看了越多关于王传君的采访和文章,越想为这个将吕受益演进大家心里的人喝彩,那个当初在微博上用一句“我不喜欢”把自己送上微博热搜的耿直boy,那个留着长发胡渣诀别“关谷神奇”的真男儿终于在沉寂后爆发,给大家隆重地重新介绍了自己“

大家好,我是王传君”。

除了《我不是药神》,最近很火的综艺《明日之子》第二季里,同样也有一个执拗到偏执的人,他叫华晨宇

大多数的人,都没勇气做自己

第一次看到华晨宇时不是在《快乐男声》的舞台,而是在让他几乎成为全网黑的《花儿与少年》,节目里所展现出的华晨宇孤僻、爱闯祸、难搞……似乎只要是讨人厌的品质,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清楚地记得在宿舍里看《花少》的室友总是会被节目里的他气得跺脚,上蹿下跳,一个同学说她老妈看这个节目时总会被华晨宇和许晴气得半死,说他和许晴是“什么锅配什么盖”。

但四年后的今天,华晨宇成为了大家公认的音乐才子,他的歌和歌声让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他,愿意去看到他这份“怪异”背后的执着与单纯,就像他说的:“要是没有人听我的歌了,我就退出这个圈子”。相比起这个圈子里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噱头,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是句实话。

如同那首他在《快乐男声》里唱的《无字歌》一般,除了尚雯婕,蔡国庆和陶晶莹都没能理解接受,但那又如何呢,音乐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的喜怒哀乐都在里面,无论坐在他对面的人能否理解,他都尊重自己的内心。对于他而言,如果离开了音乐去关注太多别的东西,那他就再也不是华晨宇了。

还好,他坚持下去了,也做到了,让所有人有幸认识了一位叫做华晨宇的火星音乐怪才。

如果说做自己,那还有一个人也不能忽略,他是巨星毛不易。从《明日之子》节目开始到最后,他始终都有一种“即使这一轮淘汰,我也能够了无遗憾地接受”的平静感,即使在最后公布总冠军是他时,他也是满脸的怎么可能。

大多数的人,都没勇气做自己

他一直崇尚平凡,在这个不甘平凡的时代里别具一格。他喜欢唱歌,唱功不错,但这充其量也只是让他成为校园里的小明星,朋友KTV聚会里的麦霸,至于成为歌星,估计他从未真正想过,即使是弹琴写歌也只是在实习时才开始的一项业余活动,他一直在不慌不忙地做一个普通人。

我也觉得毛不易是被眷顾的孩子,但我也同时觉得即使没有薛之谦,没有《明日之子》,他依旧能过得很好,因为他热爱的是生活本身,没有携杂名与利的追求,对于他而言,巨星与平民的不同,只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会改变他的本真。

我羡慕王传君、华晨宇、毛不易,羡慕他们在做自己的这条路上走得义无反顾,也羡慕他们终于找到了沿途的光,能够在这条独一无二的路上一走到底。

相比起他们,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在蒙着眼睛做别人,还在心中说服自己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但其实生活从未真正限制过我们的选择,让我们迈不开腿的,是未来无尽的不确定、害怕被否定和我们身上所背负的所谓的责任。

我们会因为想要成为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放弃兴趣爱好,我们会因为家境不好而放弃自己想要走艺术的道路,我们会因为觉得自己肢体不协调而放弃对跳舞的热爱,我们会因为自己文笔不好而放弃成为作家的想象,我们会因为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而一昧选择顺从……

我们一次次地放弃,一次次地妥协,为生活妥协,为父母妥协,为境况妥协,我认为暂时性的妥协是避免冲突,是选择当下,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在妥协之后选择的不是积蓄能量,争取早日出发,而是在避风港里彻底地放弃。

《向往的生活》里,黄磊在聊天时说到,当初的很多大学同学都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其实就是没有坚持下去,如果坚持到现在,肯定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比起很多幸运的人,普通的我们或许在选择时会有更多的羁绊,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成功了的人不是没有羁绊,而是在羁绊面前要么义无反顾,要么“曲线救国”。

曲线救国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实现梦想,追求自我的最好途径,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和破釜沉舟的勇气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遵从内心,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能被生活眼花缭乱的诱惑里被冲昏头脑,要想做自己,就只能老老实实去努力,老老实实地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然后静静等待机会敲响房门。

华晨宇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独特,但当独特真正出现时,大家又会否定和压制它。

” 做自己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不要害怕自己与周边世界的格格不入,也不要害怕得不到所谓的认可和支持,你要相信,这个社会有足够的包容,只要你能做到极致,掌声就会在黑暗中为你带来光明。

大多数的人,都没勇气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