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脫貧攻堅」,南澗被無數人點讚!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近日,本報記者隨媒體採訪團走進大理州南澗縣採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情況。在當地走村串寨,深入農戶田間地頭、企業生產車間採訪的過程中,一個個鮮活的扶貧故事,一個個脫貧攻堅的“金點子”“好辦法”,讓本報記者看到了不一樣的南澗畫卷。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因地制宜抓實產業扶貧,突出特色實施文化富民,發揮優勢帶動企業扶貧……一幅幅熱火朝天的扶貧畫面,在南澗秀美山水間徐徐鋪開。

南澗縣委書記吉向陽向本報記者介紹,圍繞不拖全省全州後腿、打造“南澗速度”目標,南澗縣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首位,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的“南澗答卷”。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據統計,過去4年,南澗縣累計淨脫貧9264戶36998人,實現3個貧困鄉鎮和13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32.22%降至2017年底的10.07%。

7個創新

群眾得實惠、經濟快發展、社會更和諧,既是脫貧攻堅的目標,也是精準扶貧的關鍵所在。

吉向陽介紹,在南澗縣精準脫貧工作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全縣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部門、鄉鎮、工作隊、工作人員發揮敢於擔當的精神,呈現出敢抓敢管、敢於負責的良好工作局面。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現的一些突出問題,通過及時上報、研判和整改到位,得到了切實解決,有效提升了脫貧攻堅工作質量。

通過集中研究和分析,實現了南澗縣脫貧攻堅的7個創新。

創新提出“一二四八”精準扶貧工作思路。即: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個群體;突出“房子”“票子”兩個重點;採取易地搬遷、拆除重建、修繕加固、兜底建房四種措施,推進安居房建設;採取發展產業收入、投資入股分紅收入、勞務轉移收入、政策性收入四種措施,增加貧困戶收入;實現有吃穿、有房住、有學上、有病看、有水喝、有電用、有電視及寬帶網絡、有路行“八有”目標。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創新推出“政擔銀農保”一體化扶貧專項貸款。設立財政扶貧擔保風險基金,籌措4000萬元擔保金,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擔保貼息、風險補償,發揮放大效應,破解貧困群眾貸款難,貧困戶發展產業可獲得不超過5萬元的貼息貸款,累計為9286戶發放貸款4.2億元。

創新推出村組公路“345”政策。通過自然村或村民小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修建路面寬6.5米、5.5米、4.5米的村組公路,縣財政分別給予每公里5萬元、4萬元、3萬元的“以獎代補”補助,目前已實施村組扶貧公路提級改造1356公里,村組道路硬化112公里。

創新設立教育扶貧基金和產業扶貧基金。採取“募捐—投資—收益—助學”模式,募集教育扶貧基金1200萬元,委託清華大學啟迪控股集團管理運營,每年保本分紅不低於10%,專項用於資助貧困大學生。通過整合財政專項資金、村集體股本金、互助資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滬滇合作產業資金、捐贈資金等,籌集遠期2000萬元、當期1000萬元的產業扶貧基金,以競爭性談判的方式確定產業扶貧基金合作對象,以“保底收益(債)+利潤分配(股)”方式分配收益,採取產金互促模式,量化股份給貧困戶,增加貧困戶收入。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創新“5天4夜駐村”和“微信定位點名”管理制度,從嚴管理81支駐村工作隊385名工作隊員,駐村幹部在崗率和住村率提高到98%以上,居全省第一。

創新推出“政治責任狀”“工作責任狀”,全縣632名扶貧幹部作出“摘不掉貧困帽子,就摘掉自己帽子”的承諾。

堅持黨建扶貧雙推進。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結合“六個一”高原特色產業,建立“三七創業園”“無量山烏骨雞創業園”等12個創業園,帶動貧困戶增收。

發揮企業優勢助推精準扶貧

南澗縣素有“茶葉之鄉”的美譽,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和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縣有茶園11萬畝,茶葉專業合作社35個,茶企36家,產值達6.5億元,茶葉產業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骨幹產業。

成立於2005年的南澗鳳凰沱茶有限公司作為當地的骨幹企業和雲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積極承擔起了企業助推精準扶貧的重任。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當地及周邊老百姓都能夠到公司務工,公司每年支付的員工工資達上百萬元,茶產業為南澗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希望,讓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南澗縣領導對鳳凰沱茶有限公司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貢獻給予了高度認可和肯定。

據介紹,根據南澗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動員會各方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民營企業掛鉤幫扶貧困行政村的通知》精神,南澗鳳凰沱茶有限公司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抓好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按照“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積極投身精準扶貧工作,掛鉤幫扶的擁翠鄉龍鳳村委會、公郎鎮官地村委會建檔立卡貧困戶247戶、873人,黨支部根據實際制定了精準的幫扶措施。

股份合作分紅,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出力。公司先後與南澗鎮瓦折村黨總支、文啟村黨總支、擁翠鄉龍鳳村黨總支、溫泉村黨總支簽訂了投資入股合作協議,每年按20%固定分紅村集體,實現瓦折、文啟、龍鳳、溫泉4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各2萬元。

產金互促分紅,為增加貧困戶收入加油。吸納了擁翠鄉、無量山鎮、小灣東鎮、南澗鎮3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發展貸款入股給企業,再按每年10%固定分紅給建檔立卡貧困戶,累計股本750多萬元,實現了每戶每年增加1000元的分紅收入的農戶250戶,實現了每戶每年增加6000元的分紅收入的農戶100戶。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勞動技能培訓,為提高貧困農民素能服務。積極組織茶葉種植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茶葉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初加工、精加工實用技能培訓,先後組織開展了各類技能培訓13場次,培訓人數達700多人次,建立了人才培養基地。

提供就業崗位,為穩定貧困戶收入開路。掛鉤幫扶的2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願意到企業務工的,提供勞動就業崗位,工資略高於同類崗位水平,穩定增加貧困戶的收入,目前已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67人次。

訂單合作保底收購,為貧困戶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公司掛鉤幫扶的2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所生產加工的初製茶,公司按高於同期市場價10%的保底價進行收購,簽訂訂單式收購合同,目前已簽訂茶葉收購合同74份。

實施文化富民工程

“原來家裡的收入都指望著田間地頭的莊稼,收入來源有限,一年到頭,日子過得緊巴巴!自參加跳菜表演隊後,我每個月最低可收入2000多元,十冬臘月每個月可收入4000多元,家庭的收入來源增加了,日子也過得笑哈哈!”南澗縣黃草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加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說。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本報記者瞭解到,羅加喜是南澗公郎鎮自強村委會黃草壩村查永章、張玉香夫婦在村裡成立的跳菜隊隊員。查永章、張玉香夫婦自2007年開始學習跳菜表演,後來成立跳菜文藝隊,十多年間培訓出了20名跳菜隊員。不僅如此,夫婦倆還帶著他們的跳菜隊跳出南澗,跑到各地進行跳菜表演,一年下來共跳100多場次,10年來他們跳遍了楚雄、麗江、景東等周邊州縣市。

“每場次按每人150多元計算,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近2000元,冬季喜事多,表演多,隊員們可收入到4000多元。”最讓張玉香覺得開心的是,十多年來不僅能一直從事自己喜愛的跳菜表演,還能和鄉親們靠跳菜,過上好生活。

這是南澗跳菜新時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南澗文化富民的生動寫照。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吉向陽介紹,近年來,南澗立足“南澗跳菜”民族文化資源,按照“文化搭臺,旅遊唱戲”的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深入實施百支跳菜隊伍、百家跳菜名店、百名跳菜藝人、百座跳菜舞臺、百個跳菜名村的“五個一百”工程,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文化旅遊業發展中得實惠。

州市|“脱贫攻坚”,南涧被无数人点赞!

目前,全縣有370多支跳菜文藝隊、隊員20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600多人;有86支跳菜隊專門從事文化經營活動、隊員715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130人,每人每年僅演出就可增收7000元以上。南澗縣民族文化,逐步實現了從“樂民、育民”向“惠民、富民”方向發展。

記者 李 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