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想睡覺,是我「太懶」嗎?

在吃好飯的幾分鐘後,小編總是覺得有一股睏意襲來,唉,又想睡覺了。可是這個時候,麻麻往往會催促小編去把碗刷了、桌子收拾了、屋子收拾了。小心翼翼地提出要“睡一覺再收拾”的時候,肯定會被罵“懶”。

可是這“睏意”來了,誰也控制不住嘛,是我太懶了,才會吃完飯就想睡覺嗎?

飯後胃血流量大,大腦缺氧造成“困”?

吃完飯就想睡覺,是我“太懶”嗎?

睡覺

很多“科學”解釋都說,飯後容易困,是因為在吃完飯之後,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系統,幫助胃腸蠕動和消化,造成大腦供血不足,讓大腦缺氧了,才會讓你覺得“困”。

這麼說來,這個“困”還真不是“困”,這是暈啊。

可是,這種說法真的沒啥道理。

我們的大腦作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身體默認大腦運轉作為“首要任務”,會首先保證大腦的血液供應,而胃消化只是灑灑水的“小事情”,根本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兒讓大腦供血去支援消化。

甚至有研究發現,在飯後大腦的血流量不止沒有變少,還增多了呢,這種說法實在是不靠譜。

膽囊收縮素,會帶來“睡意”

吃完飯就想睡覺,是我“太懶”嗎?

腸道

大家會發現,在我們“吃大餐”之後,往往疲憊想睡覺的感覺更甚,很多人都覺得可能是吃得“太飽了”,其實,是吃得太油了。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膽囊收縮素可能與餐後的睡意有關。研究人員測試了吃飯前後受測者膽囊收縮素的分泌量和睡意量表分數,發現兩者成正相關。

如果我們吃得太油膩的話,膽囊收縮素大量分泌,我們覺得“困”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飯後血糖高,也讓你“犯困”

吃完飯就想睡覺,是我“太懶”嗎?

血糖

另外,餐後血糖升高,也可能會讓你犯困。

餐後血糖升高,就會抑制下丘腦分泌一種“食慾素”,它和人類的飢餓感、睡眠有著直接的關係。當食慾素含量低下,人就會覺得昏昏欲睡和不想運動;相反的,當血糖下降,食慾素的分泌量上升,就會讓我們覺得清醒。

吃完飯就想睡覺,和“懶”不懶沒啥關係,只是我們的身體本能反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