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潮之後,風控體現網貸「真功夫」

雷潮之后,风控体现网贷“真功夫”


從今年6月以來,網貸平臺進入一個“風險釋放期”。很多平臺宣佈“清盤”或者直接出現了極端性的風險。為什麼網貸平臺會集中出現問題呢?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又在哪裡呢?


許多投資者對如何分辨合規平臺有諸多困惑,以至於變得無所適從甚至恐慌。而從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無外乎兩個原因。


從整個市場來看,外部因素導致的流動性風險是重要原因。然而,網貸平臺本身的風控能力不足,同樣也是引發此次“雷潮”的誘因。


說到底,外部因素是大環境導致,內部因素是因為風控不嚴,內外部的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網貸平臺現階段的“風險釋放”。歐洲有一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網貸平臺的風險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很多問題平臺也許從一開始的產品設計、風控模型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外加貸後管理不科學,不統一,從而導致網貸平臺在面對風險的時候不堪一擊。


綜合兩方面來分析,會發現風控依舊是最重要的“命門”。此外,風險定價能力仍是網貸平臺的核心能力。


來自外部的風險:流動性危機

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顧名思義,是不斷地讓資金流動起來,這樣整個市場才能盤活。資金有進有出,有借有還。那麼,為什麼網貸行業會遭遇流動性危機?


據網貸之家數據,2017年全年網絡借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8048.49億元,相比2016年全年網貸成交量(20638.72億元)增長了35.9%。在2017年,網絡借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6萬億元大關。保守估計,現在的網貸行業仍然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那麼問題來了,這上萬億的資金體量,真真正正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能有多少?有多少資金真正給到了需要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如果網貸平臺的資產端,真的像宣傳的那樣風險可控,有抵質押物有擔保措施,為何還會面臨外部流動性風險?


事實上,問題的本質在於某些網貸平臺的資產端不牢靠,更有甚者,直接突破政策變相給上市公司輸血,還有平臺進行了大規模的自融。


股市行情不佳,影響到了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進一步傳導到了那些給上市公司“輸血”的網貸平臺。上市公司沒有錢還款了,造成了網貸平臺的逾期,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典型的風險傳導。這個傳導的“介質”就是上市公司,而最終承擔風險的是網貸平臺,這就造成了網貸平臺資產端的“塌陷”。


政策對上述做法沒有限制嗎?非也!


根據824監管新政對網貸限額的約束:單筆個人不超過20萬,總體不超過100萬。企業借款單筆不超過100萬,總體不超過500萬。給上市公司“輸血”的網貸平臺,往往這部分資產的交易量佔有很大比重,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些網貸平臺涉嫌違規,突破了政策中規定的限額。


追根溯源,這些網貸平臺一開始選擇的資產端就是錯誤的,在突破政策約束的同時,埋下了風險的隱患。畢竟,風險傳導的源頭是來自於股市的下跌,外部風險並非網貸平臺能夠把控。此外,這些網貸平臺的內部風控也沒有做到位,涉及上市公司融資的問題,是否放鬆了風控尺度,是否疏於風險管控,讓風控流於形式?


內部的風險控制,是平臺防控風險的最後一道抓手,也是網貸平臺運營的精髓所在。


風險控制:源頭很重要

優質的的風控講究整體,就像大師作畫一樣,需要描繪一個大的場景,而不是僅限於局部。風控還是一個科學和系統的工程,並不是在某一節點上把控風險,而是全方位立體的來進行綜合風險控制。


這裡需要明確一個問題,風控並不是變相的抬高借款人門檻,而是做好借款人的風險偵測,把錢給到“真正的借款人”。眾所周知,現階段的網貸平臺借款人經常出現違約問題,還有很多借款人當起了“老賴”,或者存在逃廢債的行為。這些問題的根源是風控不嚴導致,但倘若客觀的來看,風控雖然要承擔主要責任,但也不是全部責任。


問題的癥結在於

:在引入資產端,選取借款人的第一步降低了門檻,放低了標準,從而讓很多“不合格借款人”渾水摸魚,第一步便出現了瑕疵和紕漏。很多網貸平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對借款人的門檻過於“低”,即俗稱的“能喘氣的就能來借款。”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從資產端引入到中間審核環節,再到貸後管理環節要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


事實上,行業內已經有了一些積極的嘗試。譬如,美股上市的網貸平臺——和信貸(NASDAQ:HX),正式推出全方位的資產保障體系,並取名為“和芯”。據悉 “和芯”將從資產獲取、風險定價、貸後管理、風險轉移四個環節全鏈條保障資產安全,為出借人提供更加安全的網絡信貸及投資服務。


“和芯”作為全方位的資產保障體系,最耀眼的地方在於網貸平臺把整個風控過程分為四個環節來進行。這四個環節貫穿了整個網貸平臺的借貸流程,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風險定價:平臺的核心能力

在中國,仍有很多收入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人,得不到合適的金融服務。解決這部分人群的融資和投資需求,給了P2P、消費金融、小貸公司商業機會。”和信貸首席執行官周歆明認為,這是公司得到快速發展的基礎,也是中國消費信貸市場未來的動力。


融資需求與融資供給得不到相應的平衡,需求者的融資得不到相應的滿足,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阻礙。傳統金融機構在貸款申請過程中,對於借款人門檻設立較高,時間週期較長,抬升了“時間成本”,讓借款人錯失機會。


但是,

網貸平臺本質上是信息中介機構,對接投融兩方財富增值需求和融資需求。網貸平臺並不是“慈善機構”,不是所有人能夠來借錢,更不是所有來借錢的都要進行充分對接。這就需要從源頭進行風控,把握好資產引入的尺度。


前文中所介紹的“和芯”,建立在業內最頂尖的大數據風控和網絡技術上,疊加外部合作伙伴的風控模式及海量信用數據,以及和信貸多年在經營中積累的真實業務數據,具有穩定、全面、真實、高效、嚴格的特點。


從審核環節看,“和芯”最為亮點的地方在於風險定價。說的通俗一點,風險定價是對借款人的風險評估,通過數據分析和人工篩選,綜合評估出借款人風險。


“風險定價”環節包含了和信貸自主研發的名為“凌風”的大數據風控系統。“凌風”系統是由和信貸自主開發底層架構,並與近30家徵信機構、第三方大數據風控公司合作。據介紹,和信貸已與美國最大徵信機構FICO合作了FICO決策引擎,與澳洲GBG公司合作了Instinct反欺詐系統。在全球領先的模型和工具基礎上,

和信貸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造,結合自身過去5年信用貸的運營經驗和累積的數據,豐富了134個維度,通過這些子維度對人群進行分類歸集,並做出個性化的風險定價。


實際上,引起風險的因素有很多種,不管是借款人還是借款企業,每一個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譬如,從個人借款角度出發,判斷的維度就可以有很多種。譬如,借款人本身的情況,如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居住地環境等等;家庭情況,如婚姻狀況、家庭和睦情況等;工作情況,也可以叫收入情況,如干什麼工作、每月掙多少錢等等。以上維度都可以獲取信息,用來判斷借款人的風險度。


增加多重的風控維度,採用了較多的參照信息,大數據風控的優勢在此明顯的展現出來。比如:借款用途,是用於消費還是自身的經營週轉。還款來源,這個不單單是每個月掙多少錢的問題,這個要看借款人還有沒有其他收入,並能識別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要想快速瞭解一個人,不僅僅要看他現在幹了什麼,還要知道他之前幹了什麼。信用記錄就是一個很好的“歷史證明”。如果說,信用記錄上顯示借款人“長期違約”或者“習慣性違約”。那麼,借款主體的信用風險就完全暴露。因為之前幹了“不光彩”的事,現在就遭到了別人的“拒絕”。用業內的一句話說,這就是叫“堅壁清野、清掃外圍。”

  

從公司借款角度出發,風險識別的著重點除了“基礎資料”以外,還要重點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尤其是小微企業、或者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這類借款主體比大型企業更容易成為“小額信貸”的客戶。因為,小微企業自身資產實力有限,抵押、擔保等借款等“反擔保”手段不足。可以從小微企業的財務狀況入手,看看資金流水、主營業務收入能不能覆蓋“信貸借款”。從行業前景、社會知名度等方面入手,看看小微企業能不能每月有足夠的影響力來賺取更多的資金。這些可風控的目標,都是能引發“違約”的風險點。如果一個小微企業自身能力不強,收入、利潤有限,甚至出現過偷逃稅、或者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等現象。那麼該企業的信譽度、還款能力以及企業本身,都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所以,通過分類不難發現,對於不同的借款主體,識別風險的著力點是不同的。對於借款人來說,還款意願是最大的識別區,也許這個借款人有錢,就是不還你,這不是還款能力的問題,這是信用問題、道德問題。行業內的老賴們,也不乏這種現象存在。對於借款企業來說,

除了還款意願,更重要的是還款能力,畢竟企業看得見、摸得著,生產、加工、銷售都是有據可查。而且企業構成相對複雜,並不是一個人的利益,還有股東權益。


總結一下,風險定價的特性在於多維度、多角度的來對借款人進行充分的審核,形成一個科學、客觀的風控結論。這一點“凌風”系統有嚴格的風控篩選機制,數據層、風控策略、工具層、工作流4個大模塊構成了系統完整的風控邏輯。舉個例子,100個借款申請提交進來,首先會經過自動化系統和人工篩選,然後GBG層層評估篩選後,僅23%的借款申請人獲得批准。


風險釋放期的網貸平臺最終比拼的是“真功夫”。在外部風險較大的前提下,把握好網貸平臺本身的風險控制才是真諦。風控的精髓在於多維度、多層次、多角度的審核,不管是從資產端引入門檻的提升,還是從審核端風險定價的多維度,貸後管理的科學性,風險轉移的有序性,都彰顯出網貸平臺對風控下的“功夫”。

找準風險點、把握風險點、防止風險也是網貸平臺可持續發展經營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