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是文物景點,爲什麼有那麼多遊客去「撒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旅遊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許多家庭的經濟都足以支持在節假日出門旅行。

每到節假日期間,各省的名勝古蹟人山人海,接納著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國際遊客。但是在一些名勝古蹟中,卻發現了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有些景點處被撒滿了紙幣或硬幣,現場就像商場裡面的零錢募捐箱。

明明只是文物景點,為什麼有那麼多遊客去“撒幣”?

這是成都寬窄巷子景點中的一個池子,池子中修建有三個佛塔,重點是清澈的池子底部撒滿了硬幣。

其實這三座佛塔修建在這裡沒有別的用意,然而不知道是哪位遊客帶的頭,將硬幣拋向佛塔中,後來的人便紛紛效仿,認為將硬幣拋進佛塔能夠給人帶來好運。

明明只是文物景點,為什麼有那麼多遊客去“撒幣”?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給神仙或者是祖先送錢以祈求保佑是一種觀念。

在湖北宜昌屈原祠,戰國時期的懸棺葬展示廳,懸棺上游客投放的人民幣堆積如小山。人們希望將零錢祭獻給屈原,以祈禱自己身體健康,但是這樣自作主張的行為卻給展覽廳帶來了麻煩,並影響展廳的觀感。

明明只是文物景點,為什麼有那麼多遊客去“撒幣”?

在湖北宜昌的玉泉寺,遊客向玉泉寺內的巨型銅缸裡撒幣,而且還在銅缸壁上貼上紙幣祈福,這些紙幣有面值為1元的,5元的,10元的,20元的。但是據寺中管理人員介紹,該銅缸並沒有“撒幣祈福”的作用,也不知道遊客們是何時開始發起這樣的祈福方式的。

明明只是文物景點,為什麼有那麼多遊客去“撒幣”?

在北京的天壇,遊客們向雕刻有祥雲龍紋的石階撒了很多紙幣,試圖沾沾皇家“龍氣”,給自己帶來吉利的時運。

在一些名勝古蹟有文物古蹟修繕保護募捐箱,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捐錢,籌集到的錢將用於古蹟文物的保護,遊客們可以這樣做。對於在景點“撒幣”的行為,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