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典型」余樹林:不向命運低頭,靠勤勞雙手做勞動致富新農民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縣鄉幹部的真幫實扶,讓我家能夠迅速改變貧困面貌,今年我家種植檳榔芋預計可以掙到10萬元,真的實現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少年的致富夢”。回顧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這二年,餘樹林感慨地說。

「身邊典型」餘樹林:不向命運低頭,靠勤勞雙手做勞動致富新農民

不向命運低頭,靠勤勞雙手支撐整個家庭

餘樹林是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龍虎鄉獅子村麻灘洲屯農民,男,今年47歲,全家4口人(夫妻2人,1個9歲兒子、1個84歲高齡的母親),全家參加新農合,自有承包地20畝,僅1人有勞動能力,屬因病致貧缺勞動力複合型貧困戶。多年來,餘樹林一直在龍虎鄉獅子村居住,別人都勸他外出打工,但是考慮到家裡負擔較重,妻子屬於精神智障病人,一直依靠藥物治療,每年醫藥費用開支較大,再加上上有84歲老人和年幼的兒子需要照顧,根本走不開。他是家庭唯一的勞動力,家裡的生活可以說是舉步為艱,生活異常貧困。面對如此困境,餘樹林沒有退縮,勇敢的承擔起家庭這副重擔,憑著勤勞的雙手發展產業,向土地要效益,大力種植沙田柚,期望能有一個好收成,得到一個好收入,改善家庭現狀。

「身邊典型」餘樹林:不向命運低頭,靠勤勞雙手做勞動致富新農民

餘樹林在忙完農活後回家照顧84歲的母親

也許是命運的捉弄,不但沒有盼來好收成,還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由於柑桔黃龍病的影響,所種植的沙田柚樹全部必須剷除,不但沒掙到錢,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家裡的日子該該如何過下去?”餘樹林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給他帶來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極大信心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縣鄉幹部來到了他家、包村幹部來到他家,與他談起了未來的打算,並向他介紹全縣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有關幫扶政策,比如2016年開展的扶貧貼息小額貸款,就可以用貼息貸款發展產業,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在幫扶人和包村幹部的幫助下,餘樹林順利從銀行借到5萬元的貼息貸款,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發揮發揮自身能力,當年種植10畝的檳榔芋,實現收入8萬元,並於2016年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成為其他貧困戶學習的榜樣。

「身邊典型」餘樹林:不向命運低頭,靠勤勞雙手做勞動致富新農民

幫扶聯繫人看到田間現場指導填寫產業調整有關資料

​穩定脫貧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能致富

在感到國家政策溫暖的同時,也為了一家人能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餘樹林鼓足了幹勁,立志要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致富,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2018年擴大檳榔芋的種植規模,今年流轉承包土地20畝。同時可以帶動其它貧困戶發展產業的信心,目前種植的芋頭長勢喜人,預計可年增加收入10萬元以上。現在他腰桿子挺起來了,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已經沒有那種因為自己是貧困戶而感到自卑的感覺,也改變了左鄰右舍對他的看法。同時,他也從危房中搬到了新房子。讓幫扶責任人感到欣慰的是,餘樹林意識到勤快的重要性,他說:“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沒用,政府能幫我們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剩下的要靠自己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堅韌推開了困難,勤勞戰勝了貧窮。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下,他的脫貧致富之路會更加平坦寬廣,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美滿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