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不同时代的王或皇帝,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结局

一,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曾“九合诸侯”,使齐国成为当时的诸侯之长

三个不同时代的王或皇帝,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结局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剧照

齐桓公,即是公子小白姜姓,姜太公吕尚第十二代孙。齐襄公时期,齐国政治混乱,公子无知杀掉齐襄公,自立为君;不久,公子无知也被齐国大夫雍廪所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躲在莒国;而管仲保护公子纠,躲在鲁国。两人都想争夺国君之位,就看谁先回到国都了。

管仲带兵在公子小白回国的路上埋伏,一箭射去,见公子小白倒地不起,以为大功告成,便通知公子纠可以慢行;谁知那一箭并未伤及要害,公子小白假装身死,而后兼程赶回齐国,继任国君,史称齐桓公。

三个不同时代的王或皇帝,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结局

三个不同时代的王或皇帝,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结局

齐桓公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可见一斑)和管仲,而鲍叔牙却力保管仲,称要成就霸业,必须要有管仲辅佐(成语管鲍之交,讲的就是他们)。于是,管仲被放入囚车,押送回齐国,经过一番交谈,齐桓公发现管仲确有大才,便管仲为相,实行改革。(

管仲本就是商人出身,又设立了最早的官营妓院,故而被商人和古代的妓女奉为祖师)。

在管仲的改革下,齐国渐渐强大起来。齐桓公遂打上“尊王攘夷”的旗号,出面调停各诸侯国的矛盾,联合各国驱逐北方山戎部落的侵犯,遏制南方楚国的扩张(当时的楚国,并不被中原各国认同)。史载:“九合诸侯”,为诸侯之长。齐桓公也由此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到了晚年,齐桓公宠幸易牙,公子开方,竖刁等人。易牙,厨师的祖师,为了讨好齐桓公,不惜杀死自己的4岁儿子,做成肉汤进献,把齐桓公感动的一塌糊涂。公子开方,卫国公子,至齐15年,连父母去世也没有回去奔丧(人之大不孝,同样感动齐桓公)。竖刁,自行阉割,入宫为宦官。管仲曾劝诫齐桓公,驱逐此三人,因其一个不爱子,一个不爱父母,一个不爱自身,焉能爱君?可在管仲死后,齐桓公又召回了三人。终于,在齐桓公病危之时,三人作乱,断绝饭食,

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可悲可叹!


二,赵武灵王:战国后期,赵国能和秦国分庭抗礼的实力,是由他奠定的

三个不同时代的王或皇帝,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结局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赵武灵王剧照

赵雍,嬴姓(赵国君主和秦国君主是同一祖先,故而也是嬴姓),可谓是战国时赵国的中兴之主,死后谥号武灵王。

即位之初,赵国实力不强,西有秦,南有魏,东有齐,北有娄烦,林胡等游牧民族,东北方和燕国之间还有一个中山国,可谓是四面楚歌。

当时赵国的骑兵,常常败于游牧民族骑兵。故而赵武灵王决心推行“胡服骑射”,改穿胡服,学习胡人骑兵的机动性,并在阴山修筑长城,防御胡人。

此后赵国击败匈奴,取得河套之地,建立云中郡,九原郡;灭亡中山国,解除了一个心腹大患。

可谁想,竟然因为儿子作乱,导致他被围困在沙丘离宫中,三个月时间无粮无水,最后饿死。若他多活几年,赵国实力更加强大,完全能和秦国争天下,到那时,鹿死谁手,就很难说了。


三,梁武帝:南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南梁开国之君

三个不同时代的王或皇帝,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结局

萧衍

萧衍,西汉丞相萧何二十五世孙(被他取代的南齐的建立者萧道成,是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谥号武皇帝。

年轻时,带兵抵御北魏进犯,后南齐皇室内乱,萧衍趁机起兵,一步步夺取南齐江山,建立梁,史称南梁。

初期,他勤于政务,特别节俭,改革了许多南齐的弊政,使得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但同时,他也特别纵容和包庇子弟,使得在与北魏的作战中,损失惨重。

晚年萧衍信奉佛教,大力兴建佛寺,曾四次出家为僧,导致朝廷无主;大臣们每次都以上亿钱赎回,这严重加剧了百姓的负担,加剧社会动荡

羯族人侯景,其性反复无常。本来在高欢(东魏实际掌权人)手下,高欢死后,与其子高澄不和,先投宇文泰(西魏实际掌权人),后依附南梁。因为不满南梁和东魏讲和,自己要被送回东魏,性命堪忧,索性起兵造反,南下包围建康,史称“侯景之乱”。南梁各路援军心怀鬼胎,并不尽力,加上侄子萧正德打开城门,接应侯景,梁武帝在台城被俘。染病之后,又饿又渴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