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客要哭!「放水」後 房價上漲預期或遭證僞

對於炒房客來說,近期壞消息不斷,先是最新40城數據顯示,全國樓市下半年開局降溫,而後期盼已久的房地產稅立法進程也正在加速,而有機構研究顯示,貨幣政策調整後,最為擔心的房價繼續大漲的可能性也被證偽。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減少6%,同比增長20%。今年前7個月,40城累計成交面積約17411萬平方米,累計同比增長2%,仍處於下行通道中。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詹毅凡表示,下半年開局40城成交出現下滑,一、二、三線三類城市全部出現成交面積環比下降的情況,市場降溫態勢顯現。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傳遞出對房地產市場持續嚴厲的調控信號,疊加收緊的信貸環境,預計全國樓市將降溫,三季度40城成交將繼續下滑。

詹毅凡稱,分城市類別看,一線城市成交由於已經處於低位,下跌空間有限,有望企穩;東部二線和中部二線城市成交量將逐漸萎縮;其他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全年則面臨較大的下跌風險。

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當前市場已經進入自發降溫階段,房價進一步上漲的基本面已經減弱。

下半年調控仍然趨緊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內業共識是下半年政策調控仍然趨緊,市場走向難有大的變化。這體現在監管層對樓市調控不放鬆。

8月7日,住建部在遼寧瀋陽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在此次座談會上,住建部對未來房地產調控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並提出將對樓市調控不力的城市堅決問責。

楊現領認為,這意味著調控短期內不會放鬆,為了遏制房價上漲,限購限價等行政措施短期內退出的可能性不大。

楊現領表示,“下一階段,地方政府在調控中的主體責任將進一步加大,考核機制也應更加明確與精準。”

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密集調控仍在持續。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7月,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出臺住房政策20項。

其中,部分城市的新政力度較大,引起市場強烈關注。如深圳就規定,暫停企業購買住房(含新房和二手房),居民購買的商品住房3年內禁止轉讓;並大幅提高離婚2年內購房人首付款比例。

房地產稅立法有望加速

而被公眾視作抑制房價的大殺器—房地產稅立法也有望加快推進。房地產稅專家、長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長勇表示,根據立法法的規定、部委工作的進程和往年的立法,預計房地產稅法草案將會在今年12月份初審。

王長勇表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房地產稅徵收將會分步進行,包括徵稅範圍逐步擴大、開徵城市逐步增加等。

王長勇預測初期開徵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南京等。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熊偉表示,房地產稅對於基本住房需求可能給予免稅或低稅的方式,因此,對於一般普通家庭房地產稅不見得有多大的影響;針對超面積的房子來徵稅,擁有的房屋越多,交稅可能會越多,起到調節收入的功能。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則表示,在優惠政策上,業內似乎較多傾向於給予一定人均免徵面積。不是按套數徵收,而是按照面積並作合理扣除,結合價格來確定稅基,比如允許人均50平米的面積扣除。

王長勇認為,目前對於房地產稅的功能定位的爭議比較大,有人認為是調節分配,有人認為是更多傾向於籌集收入。爭議較大的情況下,房地產稅初期應該會採取簡明的做法,折中各方利益和意見的方式,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意願,所以房地產稅立法不會是一個追求共識的過程。

從今年官方透露的信息看,目前傾向於調節分配功能,徵稅初期會把大部分人排除在外,房地產稅不會籌集很多收入,初期大概徵收2000億元。

“放水”後房價大漲論被證偽

而在近期貨幣政策轉向後,曾有觀點擔心“放水”後,房價是不是又要大漲。但易居研究院新發布的《金融環境與房地產研究》報告顯示,M2-GDP-CPI指標連續3個季度為負,意味著房價不太可能大漲。

易居研究院對於“M2-GDP-CPI”的定義是廣義貨幣增速減去經濟增速、減去消費品價格增速,所得到的增速差額,可以用來衡量潛在流進資產品市場的貨幣增速。

該增速差額越大,意味著越可能推高房價(屬於資產價格),反之,該增速差額越小,意味著越不可能推高房價。

炒房客要哭!“放水”後 房價上漲預期或遭證偽

易居研究院報告顯示,從2011年三季度至2012年三季度,M2-GDP-CPI的增速差額一路上行,從-2.1%上升到5.5%,此後該增速差額在4%附近振盪前行,一直延續到2015年底,之後,從2016年初至今,該增速差額保持了下行趨勢,2017年四季度進入負區間。2018年二季度,該增速差額為-0.6%,與一季度的-0.7%相比略有上升。目前該指標已連續三個季度呈負值,預計未來有望逐漸平穩。

根據歷史經驗判斷,該增速差額的合理區間為2%-3%。目前該增速差額低於合理水平,意味著會略制約經濟的增速(但有助於實現經濟有質量的增長),但同時有利於控制房價的大漲。

預計隨著去槓桿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迴歸為實體經濟服務,比過去低一些的M2增速將成為新的常態,而M2-GDP-CPI的增速差額也可能維持在較低水平,不會對樓市造成“大水漫灌”。

中國房地產業金融環境指數不斷攀升,於2016年一季度達到階段性高點,此後便一路下滑至今,已連續9個季度下跌。

易居研究院認為,金融環境指數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本季度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持續攀升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滑。

炒房客要哭!“放水”後 房價上漲預期或遭證偽

而經過幾次漲跌週期的驗證,發現中國房地產業金融環境指數和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二者走向一致,並且中國房地產業金融環境指數具有一定的領先性,房價表現出明顯的“貨幣”效應。

此輪房地產週期中,房價同比增幅滯後於金融環境指數大概3個季度,根據金融環境指數的走勢,預計房價同比增幅仍將繼續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