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車和船,土樓客家人怎麼生活?

以前沒有車和船,土樓客家人怎麼生活?

河坑村

有一位阿姨,她原來住在河坑村南薰樓,後來搬到外地去住了,她時不時還會回到河坑來看一看。

在她懂事的時候,家裡很窮,平時都是吃完上一頓不知道下一頓怎麼解決的,穿的衣服都是縫縫補補三年又三年,穿的鞋都是自己拿砍柴刀去山上砍松樹回來做的木板鞋(也是我們常說的木屐)。

在高頭鄉年前趕集日那天,不單單是她一家人,還有整個河坑村的人,他們都要把之前用木頭燒出來的火炭用扁擔一擔一擔的挑到高頭鄉去賣。

那時候,高頭鄉周圍的山上都沒什麼樹木,而河坑村滿山都是樹林,他們可以砍樹木來做火炭,所以,冬天一來,高頭鄉的人為了過冬取暖,他們要買河坑村的木炭。河坑村的人把賣掉木炭得來的錢拿去買高頭鄉的豬板油,然後把豬板油掛在扁擔兩頭,再挑著回到河坑村。

以前,河坑村到高頭鄉的路是老一輩們用條石鋪出來的,如今,這樣的路還可以在很多土樓村落裡看得到。

雖說河坑村離高頭鄉有七八公里,看起來不是很遠,但是要想從河坑村用扁擔把火炭一擔一擔的挑出去,那也得花一個多小時很費勁的往山上走一段路再下坡才到高頭鄉。

以前沒有車和船,土樓客家人怎麼生活?

高頭鄉

阿姨的父親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

在以前,河坑村通往外面的路都是隻能供人行走的山路,阿姨的父親在山上砍了很多杉木,為了把這些杉木運到船場鎮,他把所有杉木都扛到村口河邊,然後把這些杉木放到河水中,等把這些杉木放完後,他就拿著一個自制的鐵鉤子站在一根杉木上,然後隨著杉木一起往船場鎮方向流動。

每一次放的杉木都有上百根,所以要想在河中把這些杉木運到幾十公里外的船場鎮去,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每次遇到石頭或者河流轉彎的地方,杉木的流動方向就會改變了,這時就要及時的用鐵鉤子給它們改變方向,要不然就會發生意外。

阿姨的父親因為水性很好,所以,在每次把杉木運到船場鎮的過程中,既可以站在杉木上調整所有杉木流動方向,又可以潛游在所有杉木的下方來調整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