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財報告:我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承受極限 流動性命懸一線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田國強教授等人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從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來看,中國家庭債務問題已非常嚴重,逼近家庭部門能承受的極限。

上財報告:我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承受極限 流動性命懸一線

圖說: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教授

這份報告稱,表面上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確實是最低的,但由此就簡單地認為家庭部門的債務問題並不嚴重,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大,則是一種危險的錯判。

雖然從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來看,截至2017年這一比值僅為48%,但這也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更重要的是,我國GDP與居民收入之間的相關性較弱,且家庭部門加槓桿的主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遠遠落後於GDP的增速,而這正是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

報告認為,衡量國內家庭債務的水平時,應該更多地關注適合我國的指標,即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經超過美國當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並且,由於隱藏的民間借貸等無法被統計的部分,實際上中國很多家庭已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家庭流動性已到了命懸一線的地步。

上財報告:我國家庭債務已逼近承受極限 流動性命懸一線

報告指出,家庭在加槓桿的同時,區域性不均衡的問題變得愈加突出,部分區域的債務負擔更是嚴重。截至2017年,已有超過10個省市的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超過100%。其中,福建、廣東、浙江等三個省份已超過美國金融危機前的峰值,而重慶與北京這兩個直轄市也正在逼近這一峰值。此外,伴隨著部分區域房地產市場的升溫,許多棚戶區改造熱點地區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內家庭槓桿率就有很大升高。較之於2017年9月,江蘇、河南和山東三個棚改大省家庭槓桿率在2018年一季度末分別上升7.8、6.3和3.3個百分點。棚改在改善家庭居住條件的同時,也累積了大量的家庭債務。而如果經濟發展不能支撐過高的家庭債務,則可能在局部引起系統性風險,這一點特別值得警惕。

報告認為,從短期風險應對來看,只是試圖對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務的局部去槓桿,而不採用全局均衡的協同推進結構性去槓桿,忽視各部門間的相互影響,這不僅不能解決債務問題,還會反過來會推升宏觀槓桿率。長期來看,中國要以更大的改革決心、力度,推進要素配置的市場化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