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評劇歌舞團團長趙德平:與時代同行,才能一路向前

大廠評劇歌舞團團長趙德平:

與時代同行,才能一路向前

創業者訪談錄②

大厂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与时代同行,才能一路向前

大廠評劇歌舞團團長趙德平接受河北日報記者採訪。 記者霍豔恩攝

[人物名片]

趙德平 大廠評劇歌舞團團長,20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他帶領大廠評劇歌舞團走上了改革之路,將一個縣級劇團逐步發展為享譽全國的文化企業。他創作了大量關注農村題材,反映時代主旋律的影視和舞臺作品,曾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大廠回族自治縣並沒有大的廠礦,最早讓這個小縣城聲名遠揚的是大廠評劇歌舞團這張“文化名片”。

入夏後,大廠每週都要在縣劇團門口廣場上演消夏晚會,而這早已成為大廠人離不開的文化休閒生活。2018年6月1日晚,臺下裡三層外三層的觀眾群裡,一位老人以專業眼光審視著舞臺上的節目,挨個“挑刺”。他就是趙德平。

大厂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与时代同行,才能一路向前

5月18日,由大廠評劇歌舞團創排的2018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新編現代評劇《秋月》首場彙報演出現場(河北日報資料片)。 記者霍豔恩攝

“思想碰撞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步自封”

1982年,36歲的趙德平出任大廠評劇團團長,他帶領這個瀕臨倒閉解散的劇團正式開啟改革之路。

2009年,劇團進行改制,實行企業化管理,探索出一條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之路,被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截至2018年,該劇團總資產過億元,年演出200餘場,涉足舞臺演出以及電影、電視劇拍攝等多個文化業態。

從瀕臨解散的縣級劇團,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再到拍攝影視劇、建設全省第一個農村文化題材影視基地……趙德平帶領大廠評劇歌舞團(原大廠評劇團),經歷了中國文化體制改革艱辛而輝煌的歷程。

記者:您接手大廠評劇團時,劇團處於怎樣一種境況?為什麼要改革?

趙德平:當時,演員是自己揹著乾糧來上班,上午排練完,吃不起菜就拿饅頭蘸著醬油當午飯。記得1981年春節前,團裡發不出工資,大年初一全團都沒休息,在縣禮堂演出評劇《花為媒》。結果兩塊錢一張的票才賣出去7張。沒錢、沒市場,劇團面臨解散。

我當上團長後,就一個心思——劇團死活不能散,那必須走改革這條路。

我始終堅信改革會讓劇團越來越好。一路走來,邊改革,邊探索,真是摸著石頭過河。

記者:當時主要制約是什麼?您改革第一步是怎麼選的?

趙德平:改革開放初期,思想的閥門還需要進一步打開。一方面人們亟需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另一方面,文化體制、演出機制和人們的觀念還存在某些禁錮,條條框框太多。

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人們思想解放的過程。面對時代機遇,誰改革創新意識強,醒得早、起得快、力度大,誰就能增強活力、贏得市場、快速發展。

劇團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有一定的自主權,劇團改革第一步便是要來“三權”:財權、人權、劇目上演權。體制活了,劇團也就活了,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記者:劇團第一部走市場的新編評劇現代戲《嫁不出去的姑娘》一經推出,轟動全國,被譽為改革開放標誌性劇目。當年,您推出這部戲的底氣從何而來?

趙德平:這部戲就是反映現實生活,緊跟時代脈搏,這是我的底氣之源。改革開放之初,各院團熱衷的不是新編古裝戲,就是“傷痕”題材的現代戲。這部戲推出後,有人說,新時期農村形勢一片大好,你怎麼弄個諷刺戲出來?還有人說,把歌舞和快板融進評劇,不倫不類。

記者:一部戲引發了思想碰撞。

趙德平:思想碰撞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步自封。

起初,人們對思想文化領域的創新有過一些質疑的聲音,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人民的喜愛和認可就是試金石。《嫁不出去的姑娘》引發爭議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觸及了時代的痛點,引人思考。後來這部戲被拍成戲曲電影,火遍大江南北。我們從中看到了大眾文化需求的迫切性,這為全國演藝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堅定了劇團為人民演出的決心。

“改制釋放了藝術生產力”

6月2日,團裡大部分演員正在西安演出,這是該團2018年的第110場演出。目前,劇團的演出檔期已經排到了“十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劇團演出場次逐年增加,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後來,舞臺演出受到一些新興文藝形式以及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一部分專業文藝院團停滯在虧損或半虧損狀態。而此時,大廠評劇歌舞團卻再次主動要求改制,實行企業化管理。這次改製為大廠評劇歌舞團成功轉型升級為年收入超千萬的現代文化企業打通了穴位,激活了內循環。

記者:2003年6月,中央召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其中院團體制改革是重點也是難點。大廠評劇歌舞團已經是全國聞名的明星劇團了,為什麼還要改制?

趙德平:文化體制改革,不僅對於我們,對於全國的各級各類文藝院團來說都是一個重大機遇。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於文化藝術的需求不斷提高,文化市場日益活躍。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院團,都是在與市場面對面之後,才逐漸認識了市場的重要性,開始轉變觀念,研究市場,適應市場。

比如,國有文藝院團舊有體制的滯後、人員素質偏低、經濟效益相對萎縮等問題暴露出來。在這個節骨眼上,國家相繼出臺了對文化院團和文藝演出鼓勵和扶持的政策。有了政策支持,劇團及時實施了改制,進行企業化管理,把原來國有院團體制束縛藝術發展的障礙徹底清除了。

記者: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改革是被市場倒逼出來的?

趙德平: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倒逼,是主動改制。只有解放生產力,才能生產出藝術精品。當時我的心情很迫切,早就盼望著用制度管人、管事。

說實話,改制時大家思想也有過波動,就連我自己也有過顧慮。最終,經過有關部門的協商,劇團確定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實行企業化管理。多年的劇團發展經歷證明:只有改革,才能發展。後來演員們都很痛快地簽訂了勞動合同。只用了3天,我們順利實現改制。

記者:這次改制帶來了哪些實質性的變化?

趙德平:企業化管理,意味著丟掉了鐵飯碗,“靠山”沒有了,要生存就要靠自己在市場大潮裡搏擊。企業化模式非常殘酷也非常公平,勞動合同兩年一簽,演員們每個月進行評比考試,節目創新與工資績效掛鉤,激發出演員們的危機感和創新動力。

改制前,劇團演出一場收入兩三萬元就不低了。改制後,一場演出收入15萬元是常事。劇團實行營銷經紀人制,聘請全國7位知名經紀人,組建演出營銷部,主動出擊,拓寬演出市場。另外,文化產品也要供給側改革,劇團推出了“私人訂製”,變“我有什麼你看什麼”為“你看什麼我有什麼”,實現了出人、出戏,出效益。

記者:並不是所有的藝術院團都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有些院團,對改革是存在畏難情緒的。

趙德平:出現這種情況有多種原因。時代變了,國情變了,市場變了,院團的觀念和思路不變,拿不出應對辦法,不敢往前走,無法適應市場。如果一味靠政府“輸血”“等米下鍋”過日子,路會越走越窄。文藝院團的發展,關鍵在於順應時代,探索出一套走市場的路子,儘快完成自身“造血”。

“得時刻想著擁抱新時代”

排練大廳裡,新編大型現代評劇《秋月》主演、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馮玉萍正在反覆揣摩劇情,研究如何更加精準地演繹出主人公秋月在巨大社會變遷中的命運故事。

這是大廠評劇歌舞團剛創排完成的一部“重頭戲”。今年5月,已獲評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在大廠民族文化宮首演後,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記者:無論是舞臺劇目,還是影視劇作品,劇團幾乎每年都有叫得響的新作品出現。改革難,創新更難,您是怎麼做到的?

趙德平:只有緊緊跟上時代步伐,才能不被時代甩到身後。無論是劇目創作還是體制改革,得時刻想著擁抱新時代。

就拿戲曲來說,兩百年前的戲曲和現在的戲曲肯定不一樣,它一定是跟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的。所以,我們在傳承中創新,推出戲曲小品、戲歌等新形式。去年我們開始拍新編大型現代評劇《秋月》,在傳統戲曲中加入影視劇的拍攝手法,在燈光、音響、舞美等方面引入高科技手段,觀眾看評劇有了全新的感受。

記者:內容上怎麼做到更貼近觀眾,讓他們認可呢?

趙德平: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我們縣級劇團面對的是最基層的農村觀眾,這就要求節目必須接地氣,得用老百姓的語言演,結合農村現狀,創造出有溫度、有筋骨、有情懷的好作品,讓老百姓從節目裡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

從《嫁不出去的姑娘》到《當家的女人》《進錯門的女人》等,我們一直關注農村題材。

2015年,劇團根據著名詩人劉迅甫的詩集,創排了展現農民工群體和城市文明博弈、融合的音樂歌舞詩劇《農民工之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演,並在全國巡演,還走出國門進行國際文化交流。2017年,劇團第一時間排演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主題晚會《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到全省各地基層村鎮進行演出和宣傳,受到觀眾好評。

記者:最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釋放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信號。大廠評劇歌舞團如何成為新一輪文化領域改革的排頭兵?

趙德平: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開放40年來,無論哪個領域的變革,都是一輪接一輪地改,像潮水一樣。

如果我們劇團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就會被新興的文化消費浪潮所吞沒。要想成為常青樹,就得時刻讓劇團、讓演員處在“生命不息,創新不止”的狀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研究琢磨新節目新亮點,不能被時代落下。

唱評劇一樣能唱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新時代的風采。

此外,要在抵制“三俗”等不健康文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們要求自己,要讓觀眾感動地哭、健康地笑,用積極向上的健康文化引導基層群眾,引領村風文明建設,並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中去。

我們縣級劇團可以利用“團小、人少、節目有特色”的優勢,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走農村路線,用“農村包圍城市”演出模式,保持自己的市場發展勢頭。

這樣暢想一下,我們團的未來發展空間不是窄了,而是會越來越寬。

記者: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全國各地演藝市場活躍。作為文化領域改革的先行者,對未來發展如何定位?

趙德平:必須緊跟時代,必須擁抱時代。在網絡信息化時代,觀眾的審美變化太快,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必須用互聯網+、文化+,以及高科技等先進理念和手段,把舞臺作品打造成高端文化產品和藝術精品,做成高精尖的經典劇場體驗作品。

此外,還要拓展多業態,以劇團為“圓心”,不斷延展文化產業集團外延。全省首家農村文化題材影視基地、農村題材藝術創作研發中心的建立只是開始。要想發揮出文化產業集團優勢,還得找準特色,深耕細作。

目前,大廠回族自治縣正在以大廠評劇歌舞團為基地,籌建中國戲劇小鎮,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人文氣息濃厚的特色小鎮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記者曹錚、劉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